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市政协委员提议设“北京全民阅读公益基金”

2014年01月18日 0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上官云) 近日,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刘明清日前联合新闻出版界在北京“两会上”提出《关于设立北京全民阅读公益基金的提案》,希冀能够吸收民间力量创办阅读公益基金,推动全民阅读。 刘明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每年出版图书数量虽多,但却并非图书强国,并且国民阅读率一直较低。如果不读书,仅有经济发展也只能算“土豪”。而“全民阅读”相关工作又比较繁杂,政府机构可能难以兼顾。因此,他呼吁设立吸收民间力量设立“全民阅读公益基金”。

  是图书出版大国而非出版强国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百姓的文化需求日益增强。2013年,全民阅读立法正式纳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同时,民间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会等活动,这都意味着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即将进入更加广阔的阶段。然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我国国民阅读率一直远远落后世界发达国家。刘明清表示,北京市的人均阅读率虽然高于全国水准,但与其它国际大都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我们是图书出版大国,但并非图书出版强国。”刘明清谈到,去年国内出版图书品种超过40万,但能受到国际舆论关注的却很少,并且出版界始终未出现一家跨国大企业。

  “很可能目前外国人对中国图书的了解还是四大名著为主。”刘明清坦言,国家与民族的图书阅读很重要。能否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建立书香社会,这对国家民族的文化底蕴乃至道德水准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大家都不读书,社会便会缺少读书氛围,进而导致信仰缺失。这很可能会使整个民族走向享乐主义,甚至堕落。”刘明清忧心道,“若仅有经济发展,那也只能是‘土豪’。”

  谈文化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国民阅读率下降的危害显而易见。刘明清称,这会使中国离“书香社会”的目标越来越远。

  “有些城市是世界图书之都。北京市号称文化之都,但却没能获得这个称呼。这也证明了我们的‘全民阅读基础’仍存问题。”刘明清介绍,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发布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的人均阅读量很低,这其中还包括在校学生。

  “好多人一年都读不了一本书。”刘明清坦言。“中国是几千年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对阅读十分重视。在传统社会中,中国人常讲耕读传家。商务印书馆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影响力,但如今却达不到当初的水平。”刘明清表示,要讲文化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在刘明清看来,目前在推动全民阅读的工作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国家倡导文化大发展,也取得了不少成效。比如认识到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开始组织一些“阅读季”之类的活动,助力营造文化氛围。而在一些大城市里,读书的种子在萌芽,“比如北京一些大型社区会依托社区图书馆和书店,自发组织民间读书会,这些读书会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

  设立“全民公益基金”引导阅读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推动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视,“买书难”的情况已有所缓解。刘明清告表示,目前大家在图书选择方面的问题是缺乏专业选书指导、缺少相关专家解读图书内容、难有新颖形式激发阅读欲望。而国家机构对全民阅读的具体推动工作又难以兼顾,因此,刘明清认为,由政府发起倡议、吸收民间力量设立“全民阅读公益基金”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具体做法上,刘明清认为,政府可拿出一部分钱,倡议民间机构与企业合力设立公益基金,或发出倡议,由民间力量设立基金亦可。

  “目前一些读书会的组织者在组织经验方面仍有欠缺。此时‘全民阅读公益基金’便可发挥作用,对有意愿组织读书会的热心人进行集中培训,以起到引导阅读的作用。”

  刘明清进一步分析,这样的公益基金还可以在“全民阅读”书目选择上起到作用。“如果一个读书会要长期举办,势必要设计一整套阅读计划,包括书目选择。这时就可以由基金来组织专家、媒体人研究哪些书适合阅读,并进行推荐。”

  刘明清建议,如果有一些媒体或机构为推进全民阅读作出突出贡献,还可由公益基金组织进行奖励,在社会公共领域里面对阅读进行引导。

  最后,刘明清表示,深入阅读能够影响人的一生,发动民间力量来设立这样一个公益基金,很有助于推动全名阅读。因此,他相信这份提案能够顺利立案。

【编辑:官志雄】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