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共文化空间岂容私密会所“作恶多端”

2014年01月20日 17: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中央重拳反腐,成效明显。近日更有会所的“秘密”浮出水面,立即成为过街老鼠。在中央下发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后,北京、杭州等地这几日已经纷纷采取实际措施,关停了一批建在公园里的私人会所,令人拍手称快。“会所腐败已成为一种新型贿赂方式” ,专家的断言,点明了在反腐领域整治会所歪风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文化领域,其实也早已深受会所歪风之害。

  首先,会所增加了文物安全隐患。最近,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一场大火,让我们对文物古建的安全空前关注起来。而会所,恰恰喜欢“傍”文物古建:北京的“乙十六会所” ,就建在昔日皇家祭祀“皇地祗神”的地坛公园一隅;太原的“王公馆”餐饮会所,选址前身就是太原市重点保护的民国时期古建“王靖国故居” ……这些会所,借助文物古建的名气和吸引力,生意红火,但它们给文物古建“回馈”的又是什么呢?轻则,增加了更多的消防隐患,重则,直接让文物古建面目全非,令人痛惜。

  其次,会所侵占了公共文化空间。会所以“私密性”为招牌,甚至取名也多带“私人”字样,但当相当一部分会所选择公园作为藏身之地时,会所的“私”和公园的“公” ,就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公园本是社会大众休闲游乐的文化场所,它的一山一水一亭一阁一草一木本应是大众都能光顾之处,但是,公园里那些不是一般人能随便进入的会所,人为剥夺了公众的这项文化权利,也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比如,广州市珠江公园深处有一栋小木屋,是2006年加拿大卑诗省送给广州的一个景观项目,普通人想进去参观?不行!因为这里现已被改为私人会所。杭州西湖景区公园内1月15日关停西湖会、莲庄、抱青会馆、柳莺玖号等五家私人会所,也正是着眼于“还湖于民,还园于民,还景于民” 。

  最后,会所营造的是一种不值得倡导的文化心态和风气。“四周墙壁雕龙画凤金黄璀璨,正对面是金漆雕龙宝座背景墙。人均餐费标准800元到2000元不等,一桌十来人也就是两三万元” 、“目前东亚地区成为法国名酒存量最大的酒窖之一,酒窖‘镇店之宝’罗曼尼康帝一瓶38万元” ……这几句对北京和广州两家会所的描述,令人咋舌。“皇家” 、“宫廷” 、“外国”等等,几乎是大多数会所宣传的惯用口号,看似“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背后,充满了对封建皇权的高度迷恋和对外国的过度迷信。昂贵的消费,更是无限助长了奢靡之风。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会所还专门打出传承发展某种文化的牌子,为自己的经营行为披上一件高雅的外衣,但说到底,无外乎就是两个字:权、钱。而当这两个字的拥有者在会所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相遇,想不发生腐败都难。

  不可否认,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在一个各种亚文化都可以得到平等对待的文明国家里,会所有特定人群市场存在,也有它自身存在的深层逻辑。但是,再“高端”的生活方式,再“隐私”的行为场所,也需要规范进行,绝不应成为权钱交易、违法乱纪的温床和遮羞布。同样,会所里各种各样的“小众文化” ,也不应成为社会大众文化的妨碍者。相信通过一系列整治举措,特别是更加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会所里的歪风”必将得到有效的遏制。所谓会所,请你远离公共文化空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