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大理再次考虑收古城维护费 旅游业人士谨慎赞同(3)

2014年01月22日 14:25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0)

  他城一瞥

  通海:古宅曾因规划缺失几近消亡

  在素有礼乐名邦美誉的通海县,四处洋溢着浓厚的古风遗韵气息。然而有多少人知道,由于保护不当,如今安详的古城一度也面临消亡之虞。

  现状:国家级、省级重点文保单位近10处

  “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等众多闪亮桂冠,让通海这个素有礼乐名邦的小县城享誉云南乃至全国。

  通海县文化局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通海县共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其中国家级、省级的重点文保单位近10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私人藏品、各类型出土文物、捐赠物品等陆续入库并得到妥善保管,仅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就多达4500余件,集中反映了通海崇文重教、礼兴乐盛的风尚。

  据介绍,近几年通海县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为了对秀山古建筑群进行维修及安防工程,截至去年底,通海县共争取到国家文物局重点文物保护资金2930万元,完成了对古乐馆、三圣宫的修缮工程。

  旧事:古城年久失修 政府出大力改造

  “古城的民宅代表着我们通海的一种精气神,一种端庄整洁的仪态,我们不能将一座破破烂烂不伦不类的古城展现在中外游客面前。”通海老街凉糕摊的储老板告诉记者,老街曾经由于未被重视而年久失修,其本身的美与深邃几乎被湮没。2005年起,县里开始对连接秀山公园的文庙街进行了改造,拆迁面积近3万平方米。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如今通海已经变成了弥漫着古风遗韵的都市公园。

  据了解,在那次改造中,政府补贴了每家原住户几十万元作为装修费,改造后房屋一楼为铺面,二、三楼为住宅,所有权仍然归居民所有。

  前景:以新区建设带动古城重建

  记者从通海县规划局了解到,在以往县城总面积没有得到相应扩容的情况下,现代民居厂房和古宅的保护便发生了冲突,古城一度被严重挤压,几近消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多被藏在“深闺”之中,其中一些由于年代久远,产权已不太清晰,古城整体缺乏保护规划。但随着玉溪市提出打造五山一村滇中旅游线路,通海县又走上了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道路。

  然而,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使通海古城改造步步维艰,以新区建设来带动古城重建成了解决瓶颈的出路。

  在接下来的规划中,通海县各大机关单位将退出古城核心保护区,将以前占据的黄金地段还给古城;有一定污染的企业将迁往里山工业区,无污染的食品加工类企业将迁往曲陀关工业园区。搬迁后的黄金地段经拍卖将资金回收,用于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随着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分解,老县城面临的压力终于得到了缓解。

  丽江:保护古城 步步有法可依

  丽江古城声名在外,其保护工作也为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多年来除了投入大量资金,还围绕古城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经验1 十多年投入19亿进行基建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和束河民居建筑群,面积共7.279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1.456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为5.823平方公里。丽江古城主体部分为大研古城,面积为5.39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200多户,2.5万余人,其中70%为纳西族。大研古城现有重点保护民居46户、保护民居66户。

  据了解,十多年来,丽江古城累计投入19亿多元,实施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一系列保护性建设工程,新建和完善了5个系统工程:古城排水,排污系统、街巷照明系统,供水管网与消防系统,电力、电信系统及古城路网(五花石铺设、三线两管入地)系统;增加了4个设施:高标准的公共厕所和环卫设施,绿化、绿地设施,文化设施,旅游接待设施;改造了3条街道:以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和改造了以新华、光义、四方街为主的主要街道;实现了两个降低:通过拆除内部影响古城景观和整体风貌的不协调建筑物,实现了建筑和人口密度的降低。

  经验2 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体系

  据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副局长和红阳介绍,丽江古城在全国、全省率先制定和施行了两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记忆遗产的省级地方法规,一部是2006年3月1日实施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另一部是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

  同时,丽江古城还先后编制完成《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管理规划》、《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传统商业文化保护管理专项规划》、《丽江古城环境风貌保护整治手册》、《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和《丽江古城民居修缮施工队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丽江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基金,用于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展示等保护工作。

  丽江古城组织实施古城民居修缮工程,与美国全球遗产基金会共同签署了《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修复协议》,并根据《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规定,共同出资完成了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299户传统民居、236个院落的恢复性修缮,该项目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丽江古城积极采用最先进的手段来管理古城。如今,丽江古城完成了古城视频监控系统、古城数据库及古城多媒体联网查询系统建设,古城核心区域内的视频采集点已达94个。

  问题 供排水、排污等系统需提升

  尽管摸索出很多保护古城的经验,但丽江古城周边以及古城内仍有大量不协调的建筑存在,改造难度大。据了解,由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原有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压力大,目前古城供排水、电力负荷、户外线路改造、排污系统、消防设施等还需要不断提升。

  此外,由于丽江古城没有城墙,对游客的引导和流量控制工作很难开展。

  统筹:韩海阔 姜志

  摄影:马宏波

  李美娇 吴奔明 杨文媛 高俊 和慧东 李婧 韩海阔(云南信息报)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