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春晚是什么”促使个人反思

2014年01月30日 09:1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央视马年春晚节目单近日正式发布,上榜的语言类节目仅有五个,整台晚会更多的是欢歌笑语、歌舞升平。弱势的语言类节目阵容让网友吐槽不少,“看了一整年的唱歌比赛了,春晚让我们看看相声吧。”“冲着小品相声去的,结果整这么一出,全是尿点,你开个演唱会算了。”有趣的是,今年春晚的第一个节目叫《春晚是什么》。

  “仅五个语言类节目”堪称“史上最少”。要知道,最近几年的春晚,都把语言类节目调到1/3的比例,所以如此落差,让许多观众大呼接受不了,也让这届冯小刚、赵本山和张国立等大腕联袂打造的春晚,招来了此起彼伏的骂声。然而,语言类节目是救不了春晚的,即便直接办成相声与小品的专场,观众对春晚的赞扬和骂声,也都不会增加或减少多少。有些时候,骂春晚或评论春晚,本身就是春晚文化。

  春晚,首先是有自己的审美和自己的要求。春晚的要求非常之高,语言类节目能够做到如往年的赵本山那样雅俗共赏,非常之难。

  第二个原因是,公众的平均笑点,每年都在提高。当下,微信、QQ、微博中,能够让人捧腹的段子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些段子的水平,能够达到上春晚的水平,甚至有可能比春晚的段子更拉风、更可乐。如是观之,即便是把春晚办成相声和小品的专场,如果没有到位的“包袱”,也不如刷手机看段子搞笑。因此,边看春晚、边刷手机,将成为新的除夕文化。

  春晚作为一台拥有三十年历史的集全国力量、搞全国联欢的大型晚会,在本质和形式上一直没有多少变化:一是,春晚是一台综合性晚会,要照顾到各类节目;二是,春晚是全国的晚会,要照顾到各地的节目;三是春晚是面向全国观众的,要照顾到各个年龄段和各个学历层次的观众。

  春晚的本质与形式,不是由哪一位导演能决定了的。冯小刚不是救星,语言类节目也不是救星。在时代的洪流里,在每个人都是媒体的时代里,“一台晚会笼络全国人民”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因此,别指望语言类节目能为春晚带来多少色彩。

  今年的春晚第一个节目叫《春晚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它能促使我们每一个人反思——春晚到底是什么?其实,说白了,春晚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看春晚只是一种过节的习惯。比起春晚,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回到父母的身边;更重要的是,在除夕晚上,一家人能在一起看电视,至于看电视里演什么,都并不重要。

  需要庆幸的是,娱乐多元化促使每一位个体学会思考,思考什么是春晚,什么是娱乐,什么是民俗,什么又是亲情……需要反思的是,什么时候合家欢式的娱乐方式能够得到改变?

  王传涛(山东 教师)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