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沪剧《董梅卿》新春将“换脸” 茅善玉:决不再演

2014年01月30日 16:07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马年正月十五,去年刚刚获得“二度梅”的茅善玉将在逸夫舞台上演最后一场沪剧《董梅卿》,并宣布从此以后“封箱”不再演出该剧。而第二天,茅善玉的学生吉燕萍也将在这个舞台上上演该剧,以示传承。戏曲的传承很大程度上就是师徒传承,不过以这样“决绝”的方式呈现却并不多,记者因而采访了这对师徒,听她们说说心里话。

  老师“交班”态度坚决

  说到“封箱”,茅善玉态度很坚决:“封箱是百分之一百的,我不会再演这个戏了,里面的折子戏也不演了。以后再要看《董梅卿》就看吉燕萍的了,我交班了。”茅善玉说,之所以要“封箱”、要“交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以自己的年龄再演《董梅卿》中十八九岁的少女有些勉强了,“演员应该给观众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而另一个原因是“这个戏吉燕萍完全可以拿下。”茅善玉显然也希望用这样一种“决绝”的退出方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作为原版的“董梅卿”,茅善玉对这个演了十多年的戏颇有感情,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可以把这个戏传承下去,“这个戏很有可看性,唱段又好听,景又唯美,不演是一种浪费。”

  学生“接班”压力不小

  面对这次“封箱”和传承演出,吉燕萍说自己觉得很幸运,压力也很大。吉燕萍是个用功的学生,老师茅善玉在排练时她总是在一边看,所以有一次茅善玉因嗓子原因不能演出《瑞珏》时,吉燕萍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替上去了。而《董梅卿》更是吉燕萍离开校门没几年就开始学习的大戏,不过,这次演出吉燕萍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压力,特别是老师演前一天、自己演后一天,观众难免要作比较。吉燕萍把自己定位为承上启下的角色,“我们现在是沪剧院的中坚力量,要把老师的好剧目接下来,也希望将来把老师这些好的剧目传给下面的80后、90后,身上的担子蛮重的。”

  事实上,从艺已20多年、年近不惑的吉燕萍,严格地说已不能算青年演员,但沪剧院的这一代演员很少有真正出挑、真正当红的,于是给人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了青年演员上。茅善玉坦言,这一代演员上世纪90年代初进上海沪剧院时戏曲已经开始不景气了,他们的成长环境无法与自己这一代人相比,“他们戏演得不少,却一直没有一炮走红的机会。”的确,五六年前吉燕萍担纲主演的沪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首演时也曾出现过爆满、加座的盛况,但热闹之后终归于平淡。不过在老师茅善玉的眼中,吉燕萍这些年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她现在成熟了。”茅善玉说。也许这也是促使茅善玉下决心“封箱”的一个原因吧。 本报记者 王剑虹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