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一退休教师编成白话版《弟子规》

2014年02月07日 14:21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弟子规》在古代就是儿童启蒙读物,内容好又通俗,所以普及广、影响大。但是白话文推广了一百年,《弟子规》对古人通俗,对现在的人却不浅显。所以我弄了个白话版的《弟子规》,这一周终于定稿了。”1月27日,退休教师王邦喜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欣喜不已。

  王邦喜是新绛人,今年72岁,与经典古籍《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同乡,多年从事语文教育,国学根基深厚,擅长书法,退休后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推广,白话版《弟子规》是其历时两年所做。

  两年多时间翻译《弟子规》

  《弟子规》是清代新绛学者李毓秀所做。李毓秀是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顺治年间,科举考试止步于秀才,放弃仕途后倾力于治学和教育。康熙年间,李毓秀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著成《训蒙文》也即《弟子规》,列述未成年人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全文贯穿儒家伦理教育理念,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来朗朗上口,成书后迅速流传,成为和《百家姓》《千字文》并列的儿童启蒙教育教材,李毓秀因而被时人称为“李夫子”,入列中国古代教育家。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弟子规》的价值被重新发现,解读甚至揭秘的文章出现了不少。在李毓秀家乡新绛县,《弟子规》自然更受重视。退休后一直致力推广传统伦理文化的王邦喜发现,《弟子规》中的很多字词,不翻译的话现在很多人还是不好理解。“那时候,《弟子规》能推广,就是因为好懂好读所以好记,它是个行为规范,记住了就好照着做。但是,对现在的人,再怎么说都是文言文。”王邦喜说。

  《弟子规》总叙后的第一部分“入则孝”,原文开头是这样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在王邦喜看来,现在的人要准确理解,很多词需要对照翻译。他完成的白话《弟子规》,这些句子就改成了:“父母叫,即应声,父母令,速完成,父母教,须恭听,父母责,应顺从。冬穿暖,夏须凉,早请安,晚铺床,出必告,返必面,居室稳,事业定。”

  “《弟子规》接近童谣也就是现在说的儿歌,我就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王邦喜认为,重拾《弟子规》,光是翻译还不够,一定要吸取弟子规原来好懂又好读的优点。

  从2011年开始,王邦喜就开始了自己儿歌式翻译《弟子规》的工作。在家里苦思冥想,查字典,出门的时候带个本子,想到了随时记下来。到有了初稿后,他就整篇打印出来装在身上,以便随时改动。这种反反复复的修改一直坚持到上周才结束。“不是没可改的了,现在拿出来算是达到了不至于让人笑话的程度。”王邦喜说。

  翻译古籍传孝道

  其实,在白话《弟子规》之前,王邦喜还完成了《劝孝篇》《百孝篇》《家训》等通俗版、歌谣式的伦理道德文章翻译,原则是好记好懂能照着做。内容紧扣中国传统的德孝伦理主题,紧贴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为什么要讲孝?我自己有观察、有体会。我老家在村里,有的老人去世了,兄弟多人都不想出头埋,还得干部们挨家上门做工作。为什么?孩子们条件不好,手头钱紧。有的老人生前有地位,去世了儿子们抢着操办埋葬,抢得还打架。为什么?能收礼钱。我就讲,孝子贫穷能致富,不孝虽富难平安。”王邦喜说,“《劝孝篇》是说为什么要孝,《百孝篇》是说怎样尽孝,我把古人已经总结过的和现在人成熟的做法、经验告诉你。《家训》是仿照《朱子家训》写的,保证农村的姑娘小伙、老婆老汉都能看懂。”

  创作中,王邦喜充分注意在生活中提炼。一次,在太原工作的侄女回到老家,进了院子就和王邦喜搭话,可惜王邦喜耳背,叫了几声都没听到,等回过头来看见侄女,就问:“你回来了,怎么不和伯伯说话?”侄女委屈了,辩解说:“是你不理我,不是我没说。”在《百孝篇》中,王邦喜写过“孝亲见面笑声唤,此孝赛过顺气丸”。他这是实际经验的总结,老人耳背,经常因为这个原因和小辈们产生误会。所以他给侄女解释,以后和长辈、老人见面,要做到高声称呼,避免尴尬还显亲热,这就是一个很细节的孝。侄女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以后都照此办理。

  书法作品免费送人

  王邦喜擅书法,书法作品还获过奖。每有新作,他就拿大纸写好了贴到村里的墙上,让过往行人看、评判。他行楷隶篆草都写得好,可每次都只楷不草,力求让村里人看得懂。

  王邦喜的著述在当地渐渐地有了影响,他老伴说,包括老家在内的好多村子的人都来找他,想要他的作品,有的还要刻到碑上,立在村里教化村民,每次王邦喜都工工整整写好,不刻碑的王邦喜还习惯自己掏钱装裱了免费送人,为此贴了不少钱,但是家里人都支持他。

  说到打算,王邦喜说,加上以前的作品,一起印成小册子,散发给家乡人看,尽自己力量,能印多少印多少。

  本报记者 胡增春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