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爸爸去哪儿》合了观众口味

2014年02月07日 14:27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12月,《爸爸去哪儿》在湖南卫视完美谢幕;马年大年初一,我们迎来了《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版。据统计,《爸爸去哪儿》电影版首日票房就突破9000万,刷新了《私人订制》首日8000万的2D国产片首日票房纪录。而它的单日观影人次约为260万左右,场均超过110个人,两项指标均创下国产片首日票房纪录,首日上座率也近九成,超过了《让子弹飞》81.19%的单日最高上座率。面对如此火爆的现状,我们不得不借此对当今国人的观影口味重新进行审视。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讲述的是林志颖&KIMI,郭涛&郭子睿,张亮&张悦轩,王岳伦&王诗龄,田亮&田雨橙,5对明星父子(女)来到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与长颈鹿、河马、考拉等动物共度5天时光并完成相应任务的故事。延续《爸爸去哪儿》在电视节目中的传统,他们在与动物们“亲密接触”时完成的任务,更加严峻又富有挑战性。

  通过对《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的商业成功因素进行分析,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电影院播综艺节目,绝无仅有。

  从《爸爸去哪儿》电影版本身来看,它根本不属于电影,是名副其实的娱乐节目。它的剧情是富有弹性的,因为“演员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它的拍摄也是极具多变性的。40多台机器5天内基本在同一时间工作,这部“电影”在前期根本就没有分镜头脚本,而后期的剪辑也全是凭借着工作人员对素材进行筛选而拼成的。再来看拍摄素材的总时长,自从彩色电影进入人们的生活以来,能够一星期内完成拍摄的电影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正因为多方面的不确定性,才赋予了这部电影非常独特的吸引力。将综艺节目的“神字幕”运用在电影中,使观众可以注意到电影的细枝末节,也将40多个机位同时拍摄而成的片子的“无死角”表现得淋漓尽致。说到“神字幕”,就不得不称赞一下该片的字幕组:他们在电影素材拍摄完成之后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整个片子的剪辑,使得最终95分钟的电影能够平均每10秒一个笑点。而在一部影片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字幕组也在电影史上独一无二。

  二、电视节目华丽转身,观众叫好。

  《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之所以能够拥有这么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也归结于在电影上映之前相关综艺节目的成功。首先,纵观《爸爸去哪儿》电视版总计12期的收视率,每一期在同一时刻都位于全国收视榜榜首。这在2013年的电视节目中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自从2006年超级女声以来,中国的电视节目产业不容乐观,而《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不仅为电视节目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它的电影版赚得了很多固定观众,奠定了票房基础。由于基础观影人数十分庞大,信息化时代的拉拢效应招来了更多慕名而来的观众,让票房“芝麻开花节节高”。这部片子的观众并没有把重心放在电影形式与电影本质大相径庭上,而是更加注重电影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和电视节目留给他们继续观看下去的欲望。电视节目的成功为电影的大卖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得影片的商业效益能够最大化。

  三、星爸萌娃真人秀,亲情制胜。

  不论是电影形式还是后期制作,一部电影能够优秀的本质在于它能通过影片将导演想传达的思想准确地传输到观众心中。《爸爸去哪儿》的电影版就将这一本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总是单纯的,而每个人也都经历过年少和懵懂,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让观众能在电影中找到些许自己的影子,而他们在“找回自己”的同时,电影就已经深入内心。除了孩子们,每一个星爸的所作所为也能让坐在观众席的家长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能想起自己和孩子一同成长的岁月。亲情是世界上最能打动人的东西,而亲情的受众面也是最广的,下到四五岁的小朋友,上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被亲情所牵连,也都在亲情中生活,于是《爸爸去哪儿》中即使是最微小的感动,也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共鸣引发称赞,观众找到了电影中的“自己”,电影也就赢得了口碑。

  有人拍手叫好,也有人给差评。许多网友直言不讳:“它就是一部综艺节目再加上明星效应的炒作,凭什么以电影的名义给它好评。”即使如此,面对《爸爸去哪儿》电影版成本不过5000万而票房大丰收,它的商业效益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化。基于这一点,我们也应该为它的成功而拍手称道。

  自《失恋33天》以来,众多小成本的2D影片都以高票房的结局收尾。纵观包括《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在内的此类影片,拍观众爱看的、能引起心灵共鸣的电影,才是使影片能够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明智之举。

  张彦婷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