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昆虫伉俪"编"本虫纲目" 采虫30年发现330新物种

2014年02月10日 10:1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李利珍、赵梅君夫妇在实验室研究昆虫标本。 (资料照片)

  李利珍与李时珍,一字之差。与遍尝百草、采药九州的先辈相比,如今李利珍的标本采集地也覆盖了约30个省份,只不过他采的都是“虫”。夫人赵梅君与李利珍一路同行,这对上海师大生物系教授夫妇,这些天正忙于编录一部《本“虫”纲目》,为数万种昆虫制作“身份证”。

  “虫媒现象”,成全几对

  大自然,昆虫是花粉传播媒介,李利珍夫妇的“媒人”也正是小虫。30多年前,李利珍考入山西农大植物保护系,结识了同班同学赵梅君,他们学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害虫。两人双双毕业留校,从教多年后赶上“留学潮”,相继赴日攻读硕博。虫鸣的季节,逢上周末,他们骑着摩托车,到学校周边的山林中采集昆虫样本。学成后,两人又双双归国,先后调入上师大。

  他俩的宝贝虫子都是 “鞘翅目隐翅虫科”的。相比灵长目人科、食肉目猫科,“鞘翅目隐翅虫科”似乎很冷僻。李利珍说:“鞘翅目就是甲虫,而隐翅虫与瓢虫、金龟子、天牛等并列,都是属于甲虫的各科。”他多少有些自豪地说,“这个世界上,人类已知动物约150万种,其中昆虫多达100万种,其中甲虫占到33万种,其中隐翅虫就有五六万种。”可以说,隐翅虫是地球上最大的一个科。

  在师大园第一教学楼顶楼,他们实验室库房,仿佛一座昆虫博物馆。桌上、橱里以及橱顶,都叠放着带玻璃盖的标本盒。盒子侧面,用标记笔写下序号,已达4位数。粗略统计,这个“环境昆虫学实验室”保存了10万只隐翅虫标本,乃全国最大“馆藏”。每一种隐翅虫的标本,都经野外采集、灭活防腐,再经显微镜下测量、拍摄、解剖等,连虫子尾部生殖器有几根毛都记录在案。人虫共处一室,“虫媒现象”在李利珍夫妇实验室十几名学生中传播开来。

  李利珍笑着说,他的博士大弟子、二弟子留校任教,都与当年的实验室“室友”成了家,在读的博士生殷子为也是“夫妻档”,其他已毕业离校的同学还有好几对。“他们总是悄悄地,一开始不让人知道,后来才告诉我们。”

  几遭被咬,仍不怕虫

  然而,野外考察绝非浪漫的事,李利珍就遭到隐翅虫毒手。一次他在溪边点着夜灯,招来小虫飞进了脖领间,他下意识地扑打了一下,没想到竟是最熟悉的隐翅虫——这下糟了!这种红绿相间的隐翅虫,不足1厘米长,体液带毒,被打后在皮肤上留下一道红印。一两天后,引发皮炎,感觉火烧一般。过了半月,伤处变黑,才逐渐恢复。

  他捋起裤脚管,在袜口周边,白净的皮肤上还隐约可见好些小斑。那次是去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李利珍一失足踩进了马蜂窝,一只脚上顿时被叮上一二十只马蜂。尽管隔着长袜子,脚踝上方仍迅速肿起,就像打了绑腿。深山老林里,得开一天车才能送医,李利珍只能咬咬牙,“等腿麻了,就没啥感觉了”。幸好只是小马蜂,没让他送命。

  几次三番受伤,却仍不怕虫咬,哪里“原始”去哪里。长白山地下森林,最令李利珍兴奋。那里枯叶及膝,像踩在雪地里。他告诫身边3名师生,若离开栈道百米,务必及时回到栈道。自己却只身带着采集工具,一网一网地筛落叶,一时兴起,他深入林中,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栈道了。李利珍只得孤注一掷,朝一个方向死命地走。尽管实际上走错了方向,但他最终幸运地在落日时回到同伴身边。

  经年累积,李利珍夫妇及学生们忠实记录下这个“多彩的昆虫世界”,他们主编出版了同名生态图集,披露600种昆虫在原始环境下的生活照。每一幅都是扛着沉重的微距摄影器材,静静守候多时才拍下的。这部饱含冒险精神和科学审美的大书,与众多科研成果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有用,只是最后一步

  不止一个人问过这对“昆虫伉俪”:研究这些小虫子有什么用吗?“‘有用’只是最后一步。”李利珍语气坦然,带着远见。

  李利珍桌上并排着两台电脑显示屏,两屏窗口可以左右拖移,全是长长的电子表格,“词条”是拉丁文打头的。原来,他和夫人正在主编13卷本《中国甲虫名录》的“隐翅虫科”一卷,全国隐翅虫共有3000多种,生物资源信息是海量的。从硕士生期间发现4个新种算起,李利珍夫妇已发现330多个从未在国际上报道的新物种,占中国种十分之一,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在那些标本盒中,每根标本针的底下都插着一张小纸片,类似“出生牌”。如果标牌是红色的,就代表这具标本是首个被报道的新种,且独此一件物证。李利珍不无遗憾地说,从前中国昆虫学家研究国内新种,不得不去海外博物馆讨要“红牌标本”,因为老外从19世纪起就来华搜集虫种。

  “昆虫伉俪”每每端详这些“红牌”小虫,就爱不释手。他们说,隐翅虫潜在的用处或许不少,比如它们食肉,飞行速度快,可捕小害虫;它们也食腐,可分解动植物残体,成为循环界“清道夫”。最近,校内其他课题组发现隐翅虫毒素以毒攻毒,能用于皮肤溃疡等。折叠在甲壳内的“隐形翅膀”,终会展开。

  记者 徐瑞哲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