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乾隆时避暑山庄政治活动:随围朝觐 使臣觐见等

2014年02月10日 17:04 来源:中国文物报 参与互动(0)

  清初,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考量,自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丁卯顺治皇帝幸边外行猎开始,开启了清帝出边巡幸的序幕。在从京师至木兰围场的漫漫行程中,通过修建众多行宫来解决皇帝及其随员的生活起居问题。避暑山庄的前身热河上营行宫只是这些行宫中的一座,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康熙皇帝的目光,遂于1703年大规模改扩建此处行宫。后又经过乾隆皇帝数十年苦心经营,避暑山庄终于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遂有“康乾七十二景”之概。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起热河行宫规模大定后,在热河行宫驻跸时间大幅增加。皇帝每年在此处理国政,与在北京无异,热河行宫俨然成了北京之外的临时政治中心。据统计,自乾隆六年(1741年)首巡热河至乾隆六十年共55年间,巡幸避暑山庄共49次,其中乾隆十九年巡幸2次,巡幸年份实际为48年。历年巡幸时间最长达167天,最短也有55天,合计共4654天,每月以30天计,约有155个月,以48年分计,每年平均约有三个半月在热河。启跸时间,一般都在七八月份,自乾隆三十七年以后,启跸时间提前到了五月,日后遂以为常。  

  巡行活动中重要一环是与政治相关的活动,乾隆时期的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随围朝觐、使臣觐见、处理政务等几方面。

  随围朝觐

  表贡与册封是清朝对外藩的政策。在清朝,蒙古、西藏、回部、哈萨克、布鲁特、朝鲜、安南、琉球、浩罕、巴达克山等不分中外,统称其为“藩部”。和清朝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为内属藩部,即蒙古、西藏、回部等,和清朝有宗藩关系的为外属藩部。宗藩关系指接受清朝册封、奉清朝为正朔、定期朝贡,清朝有保护藩属国的义务,有关藩属国的内政外交,任其自主,清朝不加干涉。这些关系的建立实行通常是在北京,然而因巡幸活动改在热河举行。在这里随围朝觐等活动主要指和清朝有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内属藩部。乾隆时期到避暑山庄入觐的藩部属邦,除蒙古诸部外,还包括卫拉特的杜尔伯特、辉特、绰罗斯、和硕特、土尔扈特台吉;吐鲁番、回部、喀什噶尔郡王、阿奇木伯克;青海扎萨克郡王;哈萨克、布鲁特、朝鲜、缅甸、南掌、英吉利等国使臣;金川木坪宣慰司,台湾生番头目等。比起康熙朝来,不仅内属藩部的阵容加大,外属藩部的朝觐亦有在热河为之者。乾隆时期,避暑山庄内的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卷阿胜境殿、万树园等处均为皇帝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及各邦使臣的主要场所。尤以乾隆十九年乾隆皇帝接见准噶尔部杜尔伯特三策凌、乾隆三十六年接见土尔扈特部东归英雄渥巴锡及乾隆四十五年接见藏传佛教首领六世班禅而著名。这些朝觐与接见活动,在宾主谈笑风生之间密切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得棘手的边疆事务得到处理,可谓皇帝睿智至极。

  使臣觐见

  因避暑山庄而繁盛的热河小城,乾隆时期,热闹的街市上常能见到操不同语言的外藩人,他们是身负特种使命的各国使臣,汇集到热河,目的只有一个,觐见乾隆皇帝。  乾隆四十五年六月,朝鲜锦城尉朴明源被任命为正使,郑元始为副使,赵鼎镇为书状官,组成使节团,赴中国祝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当时四十三岁的朴趾源应朴明源之邀,以观光客身份随行。回国后,撰成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对这次热河之行描写的很详细,对研究当年的这段历史很有借鉴意义。 

  乾隆五十五年,为乾隆80大寿,朝鲜、琉球、安南、巴勒布(尼泊尔)等使节先到山庄为乾隆祝寿,事后随乾隆返回北京,在圆明园再受到宴赏。  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戈尔尼在万树园觐见乾隆皇帝,根据当时马葛尔尼和副使斯当东的记录,可知当时万树园觐见的情形。八月初十日当天大清早,英国正副使由馆舍启程,经一个多小时到达避暑山庄园门,下马步行而入。在万树园中有一庄严的圆形大幄,圆周总长二十四至二十六码之间,四周架着镀金的花纹支柱,大幄装饰的非常华丽。大幄的前面竖起几个小的圆形帐篷,其中之一是使节等候皇帝休息的地方,其余几个是为等候在热河准备向皇帝祝寿的各属国君主、外藩使臣和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而设置的。这些人都在大幄前恭候皇帝。没过多久,皇帝在侍卫们的前呼后拥中,坐在由16人抬着的肩舆中,缓缓而来。皇帝升座后,使臣也跟随着进入御幄,呈上英王亲笔书函及礼物,皇帝回赠礼品,觐见完毕,在御幄赐宴。  

  马戈尔尼在游览了热河之后不禁赞叹地说:“热河一处,本系荒僻之乡,今乃美如锦縤,灿若春花,令吾辈得徜徉其间,饱享清福,实不得不拜谢康熙大帝之赐,而大帝开创热河之奇功,尤足动后人之景仰也。

  处理政务

  乾隆每次到避暑山庄,除皇子皇孙、妃嫔随行外,文武官员、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皆陪同至此,宛若朝廷的大搬家。在避暑山庄门前,有两排东西相对的平房,其功能等同于北京紫禁城午门前的朝房,是为六部“值庐”,文武官员和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许多在北京举行的例行事务,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改在热河举行,不因巡幸而有所偏废。  

  一如官员的引见。清代规定,凡京察、大计、军政后或在一些官员的升迁调补中,照例由吏、兵二部带领觐见皇帝,由皇帝做最后的审定、核准,这种制度称为引见。对于中下级官员的引见,一般在乾清宫、养心殿或御门听政时成批进行。如遇皇帝巡幸热河时,下级官员由留守王大臣验看,而知县以上文员,守备以上武员,则令吏、兵两部每月各轮一人带至山庄引见。所以,除北京之外,热河就成为一部分官员仕途是否顺畅的重要场所。  又如判处死刑案件的“勾到”仪式,也随着皇帝的巡幸热河而在当地举行。“勾到”又称勾决,是秋审后的最后一道程序,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批准犯人的死刑执行。巡行热河时的勾到不仅在热河举行,在巡行途次也举行,可见热河作为北京之外第二政治中心的历史地位。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