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曾两次掀“邓波儿热” 照片印上香粉肥皂盒

2014年02月12日 08:5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毫无疑问,秀兰·邓波儿是好莱坞的符号,但她更是全世界的宠儿。她去世的消息在中国影迷中引起了巨大震动,到昨天晚上10点30分,仅新浪微博上与此相关的讨论就达到35万条。电影史专家、教授石川表示,中国曾经两次掀起过秀兰·邓波儿热潮,“这种影响力跨越了几代人,也弥合了几代人;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她是一种童真的启蒙”。

  大光明大戏院曾经挂出她的海报

  在石川担任总策划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四楼的大光明大戏院海报展区展出了秀兰·邓波儿最早“登陆”上海的足迹。那是1935年,大光明大戏院放映其作品《亮眼睛》,当时被译作《小情人》。在上映之前的电影说明书上还印有这样的文字:秀兰·邓波儿新杰作。

  影片甫一上映立刻引起轰动,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她在上海有多受欢迎:上世纪30年代后期红遍上海的童星胡蓉蓉,走的就是模仿秀兰·邓波儿的路线,她在第一部作品《压岁钱》中的扮相几乎全盘拷贝了秀兰·邓波儿;很多市售的香粉、肥皂盒等日用品上都印有秀兰·邓波儿的照片:更不用说《玲珑》、《良友》、《电声》等当时的杂志刊发了大量她的照片和主演的电影介绍;美国电影公司为迎合当时的中国电影市场,还专门让秀兰·邓波儿穿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拍照。

  在《玲珑》杂志推出的秀兰·邓波儿专刊里,有这样一段编者的话:“我国社会,素重家庭伦常。愿读者读本刊后,对家庭儿童,有所借镜,此为本刊之目的所在。”这段话,实际上解释了当时她大受欢迎的原因。石川说,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文化里,儿童几乎是不被当作主体存在的,而秀兰·邓波儿和她的电影,向当时的中国观众展示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的童年里都有一个秀兰·邓波儿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小上校》、《小酒窝》、《小水手》等一批秀兰·邓波儿作品在央视播出,中国再次掀起邓波儿热。担任配音的央视主持人刘纯燕还因此在1989年获得“飞天奖”优秀女配音演员奖。

  今天的许多影迷,正是从当时的电视上看到秀兰·邓波儿的。“小时候漫漫暑假和寒假,看的就是秀兰·邓波儿又唱又跳的电影。”昨天,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洋在微博上写下这句话。而迷影网特约影评人桃桃林林小淘淘则说:“好像很多人的童年都看过那么一点秀兰·邓波儿的表演。”在石川看来,这些留言恰恰标记出这一代影迷和上世纪30年代影迷的不同:秀兰·邓波儿第一次进入中国时,迷倒了一大批成人;第二次,则俘获了无数孩子的心。“几代观众因此有了共同语言。这意味着,她以一己之力,实现了不同代际间价值观的分享和传递。这一点非常厉害,而中国目前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文化产品。”

  首席记者 邵岭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