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圆明园将归国的石柱:保存非常完好

2014年02月13日 14:26 来源:半岛晨报 参与互动(0)

  今年9月,根据中国和挪威的一份民间协议,流入挪威的7根圆明园石柱有望回归中国。促成此次协议的为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他已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给挪威卑尔根KODE博物馆,并希望后者能将圆明园石柱归还中国。黄怒波称,这批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回归是否会继续?

  据KODE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馆内有约4000件中国与东亚的文物藏品,其中有21根圆明园石柱,但因场馆限制,只展出7根。

  剩余中国文物是否也将归还?KODE博物馆高级顾问海德表示,归还7根石柱的事宜正在按照第一份合约内容执行,“我们可以期望,以后可能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但需双方协商,然后签订新协议。 ”

  11日,挪威外交部发言人对KODE博物馆的决定表示赞同,但挪威政府并未参与归还的项目。

  谁促成这次协议?

  对圆明园流失文物颇感兴趣的黄怒波获悉后,向KODE博物馆资助1000万挪威克朗(约合160万美元),作为后者修缮中国艺术藏品展位计划的一半资金来源。

  不过,KODE博物馆新任馆长卡琳·汉斯波认为,博物馆方面并非仅仅因接受黄怒波捐赠而将圆明园文物归还中国。

  归国后将如何处置?

  黄怒波称,这批圆明园石柱将在北京大学赛古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解读

  专家:这是继兔首和鼠首后最大一批圆明园回归文物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谁收藏了圆明园》作者刘阳昨日表示,7根圆明园大理石柱保存非常完好。一旦圆明园石柱回归,将是继去年兔首和鼠首后,目前最大的一批圆明园回归文物。

  背景介绍

  馆藏石刻皆一人捐赠

  据媒体报道,蒙特在中国生活了五十余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

  该博物馆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

  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捐赠者曾参与甲午海战

  蒙特出身行伍,起初是挪威军队的一名骑兵军官,1887年来到中国后,供职于中国海关。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为中方作战,并被后来成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的袁世凯任命为副都统。蒙特成为中国雕像、陶器以及包括那7根石柱在内的其他文物的热心收藏者。不清楚他是怎样获得这些文物的。

  综合《新京报》、《法制晚报》报道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