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著名纪录片导演周兵:打捞历史,是为了看见当下

2014年02月14日 14:00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周兵,曾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特别节目《记忆》总编导、《纪事》栏目制片人。2003年,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特别节目组制片人、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总导演。现任中央新影集团特别节目部主任;中国纪录片委员会学术研究院秘书长。采写/记者 顾学文

  不久前,大型纪录片《下南洋》登陆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赞之为“漂亮的打捞”、“迟到的致敬”。

  长达2000多年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今天,将镜头对准这片海域、这段历史的意义又何在?

  《下南洋》联合总导演周兵的回答是:南洋是面镜子,照得出我们的历史、当下乃至未来。

  在长期被我们忽视的南洋,保存着完整的中华文明基因

  ■在南洋的文化生态中,中华文化处于弱势,能生长已属不易,而生长得这么好,更让人惊讶。

  ■祖先的牌位他们一直带着,没丢。而更重要的“没丢”,是渗透在生活中的种种。

  解放周末:为什么把镜头对准南洋这片海域、投向下南洋这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它好像并不像您曾导演的《故宫》、《敦煌》、《外滩》等纪录片那样,有着显而易见的理由。

  周兵:缘起不是我。先是《下南洋》的另一位联合总导演祝捷提出这个选题的。一开始我只想做监制,并没有特别大的冲动做总导演。

  解放周末:后来为什么改主意了?

  周兵:主要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开始对这个题材兴奋起来了。

  相较于“东南亚”,“南洋”这个名字总是带着更多的情感记忆和历史背景。华人有2000多年的下南洋历史,在原始莽林,他们是怎样克服重重险阻、建立家园的?在不同的殖民统治下,华人的命运几起几落,血泪与苦难是否让他们构筑起理智、良性的社会体系?是什么力量支撑了族群文化的生生不息?

  我们想用影像回答这些问题;即使回答不了,至少也想通过影像向观众展示一个与我们血脉相连的南洋。

  解放周末:带着这样的愿望出发,当您踏上南洋那片土地时,最直观的印象是什么?

  周兵:在南洋,散落在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有大大小小两万多个岛屿。在马来西亚吉胆岛,我看到华人用一根根木柱子,在海滩上建起他们的房子,每天两次的潮起潮落,都会把柱子淹没。那里最年长的村民也说不清,曾有过多少根这样的柱子,多少间这样的房子。

  从海上望去,吉胆岛就像是一艘停在海面上的大船,房子就是甲板上的船舱。一批又一批的华人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这块看似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上建起村落,那个村落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吉胆岛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南洋华人是在海水浸泡中建起家园的。

  解放周末:南洋华人将种子埋进了海里,居然也生根发芽了。

  周兵:以个体存在的种子有生有死;但华人的种子在南洋确实生根发芽了。他们特别在意自己的根,每年用一个又一个重要的节日来确认。比如清明节,在吉隆坡、槟城、马六甲、邦加、泗水这些华人聚集地的一些山冈上,都会升起袅袅青烟。那些平时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南洋人,都会回到祖先埋葬处上香,先祖墓碑上的文字显示他们的根在中国某地的某个小村庄。

  我曾在一个偏僻山村,看到挂着的匾额上写着“敦煌”两字,代表着他们的族群是从敦煌迁来。祠堂里供的祖先牌位也是千年前的。从中原到福建、广东,最后到南洋,祖先的牌位他们一直带着,没丢。而更重要的“没丢”,是渗透在生活中的种种,如学校里“诚爱忠信”的校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

  解放周末:您在拍摄《台北故宫》时,应该也会看到过类似的场景,为什么南洋给您以特别的震撼?

  周兵:那是不一样的。台湾是单一的华人社会,南洋不是,华人在那里并不是大多数,比如在印尼,华人只占百分之一二。在南洋的文化生态中,中华文化处于弱势,能生长已属不易,而生长得这么好,更让我惊讶。当我们想要寻根时,却发现在长期被我们忽视的南洋保存着完整的中华文明基因。在很多地方,不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保存得非常好。

  解放周末:为什么南洋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著甚至超过了很多身在祖国的人?

  周兵:在不是自己故土的地方生存,南洋华人要维护族群,有尊严地生存,文化就成了有力武器。他们不想被印度、马来西亚、印尼等外族文化同化,就要寻找和保护自己文化的根。为此,他们曾发动过“保根”运动。比如,对汉语的坚持就是一种具体表现。

  不是要追究对与错,而是为了还原历史,不让历史“留白”

  ■不能做一个忘记历史和丢弃文化的民族。

  ■每个人都是打捞历史沉船的纤绳上的那双手。

  解放周末:历史上,华人为什么选择下南洋?

  周兵:有的是为了避难,有的是为了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很多人就选择以南洋为迁徙地。

  解放周末:主持人白岩松称《下南洋》是一次“漂亮的打捞”,需要打捞意味着曾经湮没。

  周兵:这部片子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我们看到这段历史,一段被我们长期忽略、其实非常重要的历史。

  近代中国在科学文化、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进步,有相当部分来自南洋华人的推动。比如1910年南京举办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就是一位叫张振勋的南洋华侨实业家向慈禧建议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引进了许多世界先进技术,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孙中山的支持者中有很多是南洋华人;抗日战争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南洋华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很多人应征入伍。新中国建立之初,大批南洋华侨回来参与新中国建设,这种联系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从未间断。南洋华人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对他们的关注却很少。

  解放周末:为了向这些华人致敬,所以你们用“历时3年、深入9国、寻访上百座城市”的深入,完成了这次特殊的“打捞”。

  周兵:出品人、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主席张晓卿曾经这样描述他的心情——“每当我想起海外华人数千年来的苦难与血泪的时候,不禁动念,那就是,一个民族苦难、漂泊与被欺凌、被杀戮的历史,我们应该要做好记录、整理、研究和保存。我们应该让子子孙孙记住历史,了解过去。我们不能做一个忘记历史和丢弃文化的民族。”他说出了我们整个团队的心情。

  解放周末:这种对历史的打捞,注定伴随艰辛。

  周兵:我们的打捞是靠着无数人的努力来完成的。70多岁的华人陈来华曾在新加坡自费建过一个 “石叻坡民俗文化馆”,收集早期华侨在新加坡创业时期的文物。我们剧组去新加坡调研时,他帮忙联络。他跟着剧组跑了几天后,我们发现他的脚有点跛,这才知道因为走路太多,他的脚都磨破了。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个人都是打捞历史沉船的纤绳上的那双手。

  解放周末:这种打捞,意义何在?

  周兵:我们不是要追究历史的对与错,而是为了还原历史,找出可供后人反思和学习的灵感和素材,不让历史“留白”和埋没。

  要平实、中肯地回观文化自身,简单的民族自豪和自卑都不足够理性

  ■在这些故事中,有我们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源泉。

  ■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解放周末:《下南洋》的片花中有这样一句话:下南洋,见中华。你们选择用什么样的视角去打量和看见?

  周兵:在历史影像中去捕捉和发现人类曾有的情绪和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有我们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源泉。就像《下南洋》学术顾问麦天枢说的,南洋之行是中国十几亿人心灵情感、价值荣辱的一面镜子:南洋华人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或自愿或被迫的使者,他们的命运本身不来源于南洋,而来源于他们的母国,这个宏大国家的每一次自我震荡和颠簸都成为南洋华人社会命运的高峰和波浪。

  解放周末:所以,探索南洋更是为了反观和审视自我?

  周兵:是的。下南洋,对于中华文化的自我理解、促使国人自省与思考的价值更大。中国社会要建立自己的理性,根本一点就是要平实、中肯地回观文化自身,简单的民族自豪和自卑都不足够理性。

  2000多年后的今天,移民依然是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与当年下南洋的环境不同,有很多不一样。全球性迁徙和自由生存是全人类获得的现代财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有着共同历史文化源流的同胞,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与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的邻居分享社会资源,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景象。因此,南洋既是悠远的发端,也是现代的启示。

  要让别人从我们的文化中收获启发,而不是光对人说,“我就是牛,就是好”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资源分享,更是文化分享。

  ■不要太急着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子,那是要出问题的。

  解放周末:无论是当年下南洋,还是今天的全球化,融合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华人受排挤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周兵:我们应该思考:受排挤是否和我们的做事方式、组织形态、文化传统有关?为什么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唐人街,却没有英国街、美国街?华人更喜欢小圈子里的“内循环”,华人社团在与当地文化融合方面存有欠缺,融合度始终是不够的。

  再比如我们的一些企业,从全球各地获取资源、发展自己;但当你拿走那些资源的时候,给当地留下了什么?仅仅帮助当地人修建公路等硬件设施是不够的。我们要从中华文化中提取出对人类有贡献、大家易于接受的东西,传扬那些附着我们的价值观、对人们实际生活有用的东西,比如中医,比如一些和当下生活紧密结合的艺术形式。美国的流行音乐就混杂了多种文化元素,有巴西的、非洲的、欧洲的,也有美国本土的,它得到了全世界文化的滋养,所以才能走向世界。

  解放周末:如何让世界共享中华文化,这方面我们的思考和行动还都不够。

  周兵:你说得对。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资源分享,更是文化分享;但惭愧的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应该拿什么出来分享。老祖宗留下了许多好东西,可我们捏在手里不知道怎么用,甚至在破坏。

  比如,很多地方搞特别大的建筑工程,几个亿,几十个亿,说是恢复传统文化;但造出来的东西都只是钢筋水泥,没有灵魂,吸引谁去呢?你要给人以什么滋养?老子西出函谷关,留给后人的5000字《道德经》在全世界流行,告诉人类怎么和自然相处,那才叫厉害。

  解放周末:引发出这些思考,是否正是《下南洋》对当下更为重要的意义?

  周兵:近一两百年,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是缺少主流话语权的,西方是制订游戏规则的一方,所以华人在南洋的土地上所经历的震荡、来回拉锯的痛苦、生活的复杂程度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处于东西方文明碰撞最前沿的实验地。

  拍《下南洋》给我的最大启发是,要和当地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和主流人群进行非常密切地交流,要懂得转换多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文化。

  解放周末:具体来说,应该怎么表达?

  周兵:不能指望一劳永逸,比如拍个宣传片放到人家广场大屏幕上播,文化就传播出去了吗?不是这么简单的。

  李安是个成功的例子,你看他的电影完全是用全人类的视角拍的。传播中华文化,要有中华文化的内核,也要有超越中华文化的表达,要让别人从我们的文化中收获启发,而不是光对人说“我就是牛,就是好”。

  解放周末:在南洋历史这面镜子里,确实照出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融合的路径和图景。

  周兵:南洋的当下,也是一面镜子。未来的中国和南洋很像,将既保有很多传统的东西,也有西方的东西,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到底怎样,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新加坡、马来西亚。

  但我们不要太急着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子,那是要出问题的。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是值得保存的,单一的文化很可怕,北京人和上海人不一样,北京的四合院和上海的石库门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但遗憾的是,无论是四合院还是石库门,都被拆了很多。所以,《下南洋》只是展现了问题,对于如何既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又真正地融入国际社会,我们只是为未来解决问题做了点准备工作。

  记者手记

  大导演的紧张

  当周兵告诉我,执导 《下南洋》让他很紧张时,我愣住了——毕竟,眼前的他曾执导过多部优秀作品、堪称国内最出色的纪录片导演之一。

  “是的,我很紧张,我做每部片子都很紧张。”

  紧张是因为,周兵每次选择的都是宏大主题,每个主题背后都是一门深奥学科,海量的信息需要迅速吸收、消化。“我常常担心,片子里要说错了可怎么办。”这份谨小慎微,让他潜心学习中医相关知识三年后,依然不敢轻易开拍他最感兴趣的《中医》。

  紧张还因为,周兵始终认为,语言、文字、画面都是有能量的,传递怎样的能量,需要小心对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过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在未来几十年里,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将会遇到的一个大挑战是,如何管理全球除去13亿中国人后的那57亿人对中国的情绪。”《下南洋》正是为应对这个大挑战所做的历史“作业”。

  一部纪录片承担不了太多,却也承担了不少,不可轻慢。比如《下南洋》,如何通过再现屠华历史场景去启发人们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激发民族愤慨。分寸的拿捏,让他费尽思量。

  所谓紧张,更是因为责任在心。虽然每过三五年才推出一部作品;但因为坚持在这条路上不疾不徐地走,久了,身后自然伫立起一幢由优秀作品构成的巍峨大厦。

  但这还不够。

  周兵的心中,有一条清晰的轴线,从近现代到明清,一直到唐宋,他要一点一点地用影像梳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历史,用画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