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冯骥才:俄罗斯对经典作品敬畏并尊重

2014年02月28日 16:5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冯骥才 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曾经担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今年,冯骥才共推出《凌汛》《文化诘问》《离我太远了》《春天最初是闻到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修订版)《西欧思想游记》《文化先觉》《中国木版画代表作》8本书。文化遗产保护、学院的工作、文化创作、绘画——冯骥才自称是他的“四驾马车”。对于他来说,有太多重要的事要做,他怎么会有如此多的经历,那么高的产量?对此,他笑答:“去年是多写了一些,不过我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平行的工作方式。”

  对于经典作品,冯骥才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特别重视。“从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就能够看出,俄罗斯对他们自己的经典是多么敬畏和热爱。如果把经典当做陈旧的东西,那则非常荒唐和无知。”

  “谢晋教我‘一天两用’”

  “就像我曾画过一幅画,画的是很多在春风里纵横穿梭、飘飞的柳条,我在上面写了两句诗:枝乱我不乱,从容看万条。”谈到当前自己忙碌的工作状态,冯骥才这样形容道。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传统村落的普查和评审、大学的工作、文学创作、绘画……都是错综反复地交叉在他的工作生活中。“我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平行的工作方式。如果我在写一段思考性的文字,同时又在写散文,那种感性、形象思维,对理性思维往往是一种缓冲。写作过程中,会有一种自我很适然的调节。”还有一个原因,在《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看来,真可谓创作秘诀。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冯骥才习惯下午6点下班后,先回家睡一个“黄昏觉”,大概7点左右,晚饭后,会接着工作到午夜以后。“这样休息方式的好处是,把一天的劳累放在了睡觉前面,醒来后,会有到了第二天的感觉,脑子会特别地清亮。这个‘一天两用’的方法是电影导演谢晋教我的,而且一用就是15年。”

  近些年,冯骥才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今年推出的8本书,有一半都是关于文化方面的思考。在他看来,文化遗产保护是他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也是这一代知识分子应该要做的事情。“当前我们的时代正面临转型,农耕文明正面临瓦解,如果我们不做的话,我们后代不会看见的。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责任,这也是我做这件事最重要的思想动力。这跟画画、文学创作是完全不同的。”“这些事情都存在于我身上,每个人都像一个收音机,会有很多不同频道存在,但这种频道不只是播放,还有接收。接收和播放频率是同步的、一致的。一个人身上的接收频道有多少,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释放出来。”

  “更怀念那个时代人的纯粹感”

  人民文学出版社已建社60多年,所在地朝阳门内大街166号这座中国文学标志性建筑大楼即将拆除,这里见证了中国新文学及出版的历史,承载着很多作家编辑的记忆。而冯骥才新书《凌汛》讲述的就是,作者1977年~1979年在人文社“借调式写作”时经历的人和事,这部文学回忆录,为这座即将消失的大楼留下一份珍贵的遗存。谈到为何要用“凌汛”这个名字,冯骥才介绍说,前苏联作家爱伦堡,1957年曾写过《解冻》,讲述的是当时苏联的思想解冻期。我们国家的黄河和松花江,每年春天会进入凌汛期,那种冰块破裂,冲击到岸上的极大响声,象征着一种解放了的活力,一种澎湃的,生命本身爆发的力量。“这种力量,特别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那个时代所经历的各种思想的碰撞。”“因此,我也非常欣赏和感谢《凌汛》一书的设计者——他们很用心,书封上,‘朝阳门内大街166’门牌号上还残留着一点点的冰雪,这样的设计表明他们懂得我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冯骥才看来,《凌汛》不仅仅是一本怀旧书,“虽然我很怀念那个时代的一些朋友,但我更想念,也更怀念,同时也特别尊重那个时代,人的纯粹感——对文学的纯粹、对生活的纯粹、对写作自由的纯粹、对责任与精神工作的纯粹。我想让读者知道那一代人对文学的情感和责任,他们知道文学是什么,文学的责任是什么。”冯骥才则表示,这样的文学回忆录,他还会接着再写三部,一本是1979年~1989年,写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那时是一个中国文学解放的时代,涌现出大量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而且潮起潮落,各种流派纷呈,书名已经想好,暂定为《在激流中》,而且今年会完成。另外两部,一个时间段是1989年~1994年,作家陷入思考和沉静期,也是思想徘徊期,另一个时间段是1994年~2014年,主要写20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另外,《泰山挑山工纪事》和《俗世奇人2》也是冯骥才今年的写作内容。

  “经典值得一读再读”

  《凌汛》一书的设计,让冯骥才非常欣赏的细节,不只是封面中“朝阳门内大街166”这一门牌号上残留的冰雪,还有用绿格子稿纸作为这本书的隔页和腰封,“当年那种500字一页的稿纸是我最喜欢用的,现在自己还收藏了几本,不舍得再用了。”然而时代在变,读写方式也在变,现在iPad已经成为冯骥才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今年新推出的《西欧思想游记》就是用iPad完成的。“iPad写东西非常干净,而且很方便,当然,修改时我还是会打印出纸样。”谈到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电子、移动阅读,冯骥才显然并不支持。“我不主张我的学生每天抱着电脑,虽然它非常方便,但电脑给人两个问题:一个是碎片化,看过就是看过,就像碎片一样给扫走了,有些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另外,电脑很难完成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的培育,而这种修养应该是全方位的、现场的、文化生命之中的。”

  谈到私阅读,冯骥才说,自己最近又重读《浮生六记》。“我有时会把先前看的一些书拿出来再看,这是一种很随性的阅读。”在他看来,阅读分两种,一种是兴趣性的阅读,另一种是目的性的阅读。“兴趣性的阅读,一是经典需要反复看,二是读书要杂。”他认为,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和历史的精华,而且人生经历的阶段不同,重新再看时,感知也会不一样,值得一读再读。范燕莹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