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导演顾桃推出纪录片"犴达罕" 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

2014年03月03日 14:38 来源:长江网 参与互动(0)

  3月1日,由顾桃导演的纪录片《犴达罕》,在武汉万达影城放映。现场有近200名观众到访支持。甚至连楼梯过道都挤满了人。导演顾桃也来到了万达影城与观众进行亲切的交流,他开心的说,万万没想到啊!这是影片自放映以来,观影人数最多的一次。此次活动由星宇放映主办,万达影城免费为其提供观影场地。并有数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可见纪录片市场在武汉已经悄无声息的火热起来。

  中国纪录片市场

  影片为何受到追捧?记者认为除了本地媒体对纪录片有一定的引导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武汉乃至内地,纪录片市场一直是个真空地带。特别是对于一些关于人文类的纪录片,很少在院线放映。在中国每年上百亿的票房中,纪录片的数量及票房几乎可以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观众对这一题材有着浓厚的新鲜感,试图去通过这些影片来了解生活在中国的其他人群的生活状态。所谓的其他人群,更多的是指那些“边缘人群”,一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不到他们。这其实对影片的拍摄来说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中国的纪录片导演,顾桃导演说,他们更喜欢原生态的东西,一般不会对拍摄对象进行引导,对情节进行设计和安排,只是用镜头记录下来。对于这部《犴达罕》光拍摄就花去了四年的时间。

  简单的说,犴达罕指的是一种动物,官方学名叫驼鹿,是现存已知最大的鹿科动物。亦称‘罕’、‘堪达罕’。体长二米余;尾短;雄的有角,角横生成板状,分叉很多。颈下面有鬃。体色棕、黄、灰混合;四肢下部白色。栖息在森林的湖沼附近;善游泳;不喜成群。本片以动物为名,而它在这部纪录片《犴达罕》中只是零星闪现,真正的主角是叫作维加的猎人,镜头跟随他的足迹,记录的是一个孤独民族的孤独旅人不屈的呐喊,记录的是一个民族在传统文化渐渐消亡中的挽歌。

  《犴达罕》是一部让人发醒的纪录片。故事发生在大兴安岭里,在这片森林中,生活着一种叫犴达罕的大型动物,它威武,敏感,拥有尊严。但是随着生态的破坏和偷猎行为的增多,犴达罕的数量正在日益的减少着。具有犴一样孤独气质的鄂温克猎人维加在禁猎后失落悲伤,经常酒后用诗和画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

  关于题材的选择

  鄂温克族人民世代过着狩猎生活,他们对野兽的生活习性十分熟悉,不仅能辨别野兽的新旧脚印,又能准确掌握方向。他们在猎食的野兽中,尤以猎获“犴达罕“和食其肉食最为见长。随着现代文明的侵蚀,鄂温克人不得不禁猎,他们的生活方式由游猎变为定居。他们告别了心爱的驯鹿和兴安岭,“狩猎生活”这一民族符号也走向了死亡。《犴达罕》为我们上演了一曲在强势文明的入侵下,民族文化渐亡的悲歌。

  2013年纪录片《犴达罕》夺得第二届“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长片奖。这部影片是导演顾桃对“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前途命运关注的第三部纪录长片。问及导演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一个70年代生人,有着蒙古、满、鄂温克血统的真正草原汉子,他表示,更希望人们把目光关注到北方少数民族的生存情况上。至于对影片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就留给观众自己思考吧。

  对于这部影片所表述的“工业文明,进入了一个悲惨时代”,也许工业文明不是最幸福的文明,可这是一个目前人类所知道的生产力最高效的文明形态。60亿的地球人,靠农耕文明养不活,靠游牧文明养不活,更何况最低效的狩猎文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关于导演

  顾导是个非常随性的人,第一次听说他名字的人应该觉得他是女性,见面之后才会恍然大悟,其实是位留着朋克头、身材魁梧的草原汉子。观影时他就坐在我的旁边,影片开始,维佳第一次出镜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就像是看待自己的孩子一般。真诚、不受拘束、但骨子里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倔强与坚持。 (记者杨娜 通讯员孔飞)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