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手抄本"难被认同? 张宝瑞:文学不分主流和非主流

2014年03月15日 08:37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张宝瑞

  身为“手抄本文学”创作潮流的重要参与者和标杆性人物,谈起手抄本文学,张宝瑞依然饱含热情。

  华西都市报:您的小说多被称为是“悬疑惊悚”或“谍战文学”的典型之作。而这种作品一般很难被主流文学界认同。您对此有怎样的感受?

  张宝瑞:我认为,所谓“主流文学”这种提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文学主要是内容和形式,任何文学形式都是为主题服务的,现代派、意识流、后现代、先锋派、朦胧诗也好,神话、武侠、悬疑、宗教、穿越等也好,都是一种文学的表现形式。不存在主流和非主流文学的问题。而这诸多文学表现形式我基本上都尝试过。你能说,《水浒传》就是一部普通的武侠小说么?《西游记》这样一部神话小说、《聊斋志异》这样一部神鬼短篇小说集就不算所谓的主流文学?这不是很荒唐么?!

  华西都市报:作为一个作者,您认为悬疑惊悚谍战文学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张宝瑞:人世间本身就充满了悬疑,元宋话本小说。说书人每当要结束时,都要结一个扣子,制作一个悬念,吊听者的胃口。以悬疑为主的小说称之为悬疑小说,这种小说特别受到读者欢迎,不无道理。如今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看一些悬疑作品刺激性更大,更有阅读价值。

  华西都市报:不得不说,作为《一只绣花鞋》的续篇,《航母,十万火急》时代背景,离现在的年轻读者有点遥远,比如前苏联,航母专家等。您是否也担心,现在的读者可能并没有太多兴趣看进去您这部小说?

  张宝瑞:航母一直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也比较神秘。这部小说的背景是1966年上半年。我现在整理再创作的长篇梅花党系列小说是按年代推移的,最近创作的长篇小说《多血的梅花》的背景是1966年至1967年。诚然,如果是写2003年,年轻人更喜欢。但是我觉得不管什么年代,你写的小说精彩,它就有读者。据我所知:有一些人已经陆续买到我的全部作品,有的还邀请我到他居住的地方旅游;有的还提出有关故事细节的意见。

  华西都市报:大家知道,您还是新华社的高级记者,写作主要是在业余进行。《一只绣花鞋》这部当年以手抄本形式流传的小说,对您后来的工作、创作,产生了哪些影响?

  张宝瑞:我13岁开始文学创作,在特殊的年代,创作了20多部手抄本文学作品,一方面是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我的手抄本文学作品通过亲友、同学有意识的流传,让更多的读者阅读,使我得到作品问世和广泛流传的欣慰和快感。1978年我以初一的学历,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3年被分配到新华社当记者,1995年破格评聘为新华社高级记者。有写长篇小说的基础,写新闻报道更加得心应手。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张宝瑞:

  1952年出生于北京,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任新华社记者。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已出版作品逾三十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只绣花鞋》、《落花梦》、《龙飞三下江南》等。根据《一只绣花鞋》改编的电视剧《梅花档案》,成为中国首部红色悬疑剧,使中国悬疑谍战小说和影视创作播出持续出现高潮。根据《一只绣花鞋》改编的广播剧获得2003年全国广播剧奖。此外,他还创作描写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情感历程的长篇小说《你到底想要什么》、《人为谁活着》、《夜香》等。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