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名四川人用古法铸古剑 耗时一年复原民族记忆

2014年03月16日 13:4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龚剑的兵器作坊。

兵器作坊里工人在锻造。

乾隆贯霄剑。

乾隆大阅佩刀锋利的剑刃和精细的雕龙。

  在人类从冷兵器过渡到核武器时代,成都闹市中的两名文人,却致力于用最传统的方法复原古刀剑。

  炉膛火热,把人脸映得通红。匠人抡起铁锤,在赤红的火星里挥汗如雨。打铁,淬火,百炼成钢。一把上好的古剑经过炼、锻、打、烧、淬等工艺之后,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的层层光泽让人眼晕。

  在人类从冷兵器过渡到核武器时代,成都闹市中的两名文人,却致力于用最传统的方法复原古刀剑。

  从2009年开始复制刀剑,至2010年底完成,四川人龚剑和李永开投资了数百万,共完成十七把古刀剑的复制。这十七件作品中,最便宜的花费四五万,最贵的花费二十八万,其中用时最长的是明永乐剑,制作周期长达一年。

  文人铸剑,骨子里是那份忘不掉放不下的怀旧情结。“每件器物都是那个时代人物的情感表达。”在复原古刀剑的过程中,铸剑人龚剑说,每一件兵器里都蕴含着那个时代的工艺美学。除了少年记忆的武侠情结外,他们更想告诉这个时代的人们遥远的过去最真实的存在。

  清朝片刀穿越汉代

  铸剑初衷为了“纠偏”

  2009年一次朋友聚会,让龚剑和李永开成了朋友。一个毕业于美术学院,长期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制和研究。一个专业涉猎广泛,长期浸淫在建筑设计领域。有着长达近十年的收藏古刀剑的经历。两人的共同点是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

  三天三夜彻夜长谈后,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感觉相见恨晚,商量着要做些事情。初步选的领域是复原古刀剑。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人从事刀剑复原工作。最出名的莫过于浙江的龙泉刀剑,它们的形象频频在古装、武侠等类型剧中亮相。但是刀剑不是商品,流程化,模式化的制作终究让其失了灵气。

  现代工艺使得原本瑰丽多奇的刀剑千人一面,充满匠气。龚剑说,他们做这件事之初,即决定杜绝工厂化的产品,所有的刀剑全部采用古法锻造。

  “量产的古刀剑,制作时对资料考究不够,还闹出了不少笑话。”龚剑说,朱雀、青龙、白虎、玄武是代表四个方向的神兽,很多人用来镇阴宅。断不可能放到刀剑上。但是在影视剧中,这些形象却被生搬硬套到了演员们的道具上。

  李永开和龚剑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类似清代的大片刀穿越到汉代,唐朝的程咬金拿着宋代的宣花斧,这样的谬误,在影视剧中比比皆是。“每个器物都是那个时代气质的表达,情感的表达。如果表达方式出了错,情感也会跑偏。”龚剑说。可以说,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抱着“纠偏”的心态开始工作的。

  古法复原建造工坊

  辗转全球收购资料

  蓉城深处,一条平凡的小巷;锦都楼下,一扇乌沉的木门。门上不挂招牌,门里没有点灯,连这扇门也常年紧闭。玻璃橱窗藏在屋檐的阴影下,鎏金刀鞘的光芒静谧,若非有意寻访,竟不知这里还有铸剑人的存在。

  古法锻造刀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庞杂的知识储备。这座房子的二楼,满满当当堆的都是资料。

  在几十里外的温江,他们二人建造了一个面积达700多平米的铸剑工坊。工坊每年的春夏季节开炉锻铁。“春夏是阳气上升的季节,刀剑代表阳刚之气。这个时候开工对刀剑的气质比较好。”

  在开工的那些日子,两个人身穿单衣,就像古代打铁匠人一样,

  过着天昏地暗的日子。

  正式开工之前,仅是前期准备工作,也要耗费很长时间。李永开说,古时朝廷禁武,匠人多目不识丁,不会著书立说,民间技艺难以传承。关于古刀剑的资料,历史遗留的甚少。战国漆鞘铁剑,汉环首刀,唐金银平错横刀,乾隆大阅刀,这些顶级刀剑的原物,大多早已流失海外,现散存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为了铸剑,两人的视野遍布全球。日本正仓院留下了很多唐代名剑的资料。为此,龚剑和李开永花费数万元,买下了从1950年至今的所有资料。

  数易其稿耗时一年

  永乐剑震惊收藏界

  在龚剑和李永开已经复制的刀剑中,得意之作,还是那把永乐剑。

  剑名永乐,长二尺七寸六,百炼钢锻铸,原为永乐皇帝御赐西藏帕莫竹巴家族之物。永乐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身英国佳士得拍卖行,声名远播。目前唯一一把保存在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

  这把剑工艺之精美繁复,是目前已知的藏族历史中艺术水平巅峰,也是经他们手复原的十七把刀剑之最。

  龚剑说,关于这把剑的资料,在国内基本没有。在决心着手复原后,两人从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用600英镑购得原物的清晰照片。

  放大绘图,研究剑身的线条和阴影,所有绘图工作由李永开负责,仅画图这个过程,就耗时半年有余;锻造研磨,拼接制作,又半年有余。

  “如果不曾亲手制作,就无法体会古人是如何将无限的时间,投入有限的器物。”龚剑说,正是这些复杂得令人崩溃的细致工艺,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尊贵。

  汉唐刀剑成绝唱

  复原的是民族记忆

  在收藏界,普遍认为,汉唐刀剑是中国刀剑制作技术的最高峰。日本四天王寺收藏的七星剑、丙子椒林剑,正仓院收藏的金银佃庄唐大刀、宝石银饰唐短刀……这些冷兵器时代的遗珍不仅是战场上的利器,更是以水火为笔墨、以钢铁为画纸的金属艺术品。

  令人扼腕的是,宋代以后,为了可以快速而廉价地大规模装备军队,汉唐的刀剑制造工艺渐渐成为绝唱。龚剑说,昔日古罗马帝国士兵的铁剑在战场上弯折,汉剑已能一剑砍透铠甲,汉之钢铁,是西方人口里的东方神铁。唐皇赐下的金银平错横刀,被日本奉为绝世奇珍,在正仓院内供奉至今。

  一手持剑,剑刃清光如水,一把剑里有多少历史?世人的眼中,“刀剑”只是一种已经过时的武器。“而在我眼中,刀剑是文明的刻印。在写满战争的人类历史里,它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记忆和尊严。”龚剑说。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李媛莉

  摄影郝飞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