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称中国科幻小说如体育 不应只看获奖作品

2014年03月16日 18:2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日前推出的《羊城晚报》2014花地文学榜类型文学分榜选择了科幻小说。刚刚过去的一年,无论是创作还是出版,中国科幻小说都展现出了它的生命力。郭敬明旗下的最世文化签约年轻科幻作家,国内两大科幻奖项星云奖和银河奖二足鼎力,首届科幻产业论坛开始展望中国的科幻创意产业……

  有专家学者指出,“科幻小说和国家的体育一样,真正的实力表现在奖牌的总数而不在金牌数。现在的科幻小说正在走向这样的阶段,有更多能获奖牌的作品出现了,最终的金牌——经典作品也就指日可待。”科幻小说的“金牌”作品何时出现?

  

  作协对“写科幻的”不再翻白眼

  羊城晚报:不少人认为2013年科幻文学取得了不少新成绩,您的看法呢?

  萧星寒:2013年的科幻出版确实有进步。从近几年的科幻出版来看,2013年的科幻出版更趋于理性,作品更加多样,几家大的出版社和文化公司的加入,也使得科幻受到了近十年来少有的关注。

  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问题并非没有。首先,大多数出版者都还在吃“老本”,缺少挖掘新人新作、进行长远规划的雄心。其次,科幻题材的创新还不够,缺少真正让人惊叹的创意和构思。

  羊城晚报:缺少挖掘新人新作,是不是因为新作者本来就少?

  萧星寒:每年都有很多年轻人加入科幻写作的行列,然而,最后坚持下来的,却是极少数。这本是各行各业都有的淘汰,但在我看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去年,一位已经小有名气并且刚刚出版了个人选集的作者宣布,他不再写作科幻,因为科幻能够带给他的收益实在太少。我认为,从来就不缺少科幻新作者,缺少的是对科幻作者的培养和扶持。

  羊城晚报:2013年新出来的好作品多吗?

  萧星寒:2013年的科幻新作确实没有《三体》那种堪称“现象”级的作品。

  科幻文学是“小众”的,这种刻板印象本身限制了科幻的出版和宣传。另外两个对科幻的刻板印象是“科普”和“少儿”。什么时候科幻能够摆脱科普、少儿和小众这三个标签,什么时候才能说中国科幻成功了。当然,跟十年前相比,这方面的进步也还是有的,至少,我对作协里的人说我是写科幻的,不会有人翻我的白眼了。

  羊城晚报:董仁威认为现在我们的少儿科幻太弱,都是成人科幻。您是怎么看的?

  萧星寒:西方科幻有两大鼻祖,凡尔纳更接近少儿科幻,而威尔斯更接近成人科幻,这也是西方科幻明确分为少儿科幻与成人科幻的历史渊源。在中国,科幻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新中国成立时,全面学习苏联,所以我们也和苏联一样,把科幻定位为少儿和科普。“文革”结束时,《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热销,更进一步把科幻隶属于少儿和科普的观念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至于成人科幻,从来就没有在中国得到过承认。《三体》去年还得了一个儿童方面的国家奖——有几个儿童能看懂《三体》啊?因此,我对董老的意见持保留意见。少儿科幻一直都存在,并且生存得很好,相反,成人科幻是如稻草堆里的金针一般珍贵和稀少的存在。

  羊城晚报:现在看科幻的好像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再年长一些的似乎比较少了。

  萧星寒:科幻界有个叫“公共汽车”的理论,意思是说科幻就像一辆公共汽车,青少年在几岁十几岁的时候上车,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下车。这个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青少年普遍是科幻迷而成人中的科幻迷如此少的现象。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为成人科幻迷提供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科幻产品,没有值得他们欣赏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成人科幻,他们不得不放弃科幻,转向其他娱乐方式。

  二

  六大流派、五大主力、四大天王

  羊城晚报:除了硬科幻和软科幻,还有别的分类方式吗?

  萧星寒:软、硬科幻从来就没有确切的定义,而且,我认为这是过时的概念,不该再在这上面纠缠。科幻比较著名的子类或流派有太空歌剧、赛博朋克、蒸汽朋克,不纠缠定义的话,“黄金时代”、“新浪潮”,甚至女性主义科幻也算科幻流派之一。

  太空歌剧,简单来说是发生在太空的冒险故事,科学不过是作为背景。著名的《星球大战》系列,就属于这个子类。国内写太空歌剧的作者不多,迟卉的《卡勒米安墓场》是代表。

  赛博朋克是发生在网络空间里的控制与反控制,《神经浪游者》是其开山之祖,而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三部曲是其集大成者。在国内,拉拉的《小松与大盗贼》比较知名。

  蒸汽朋克是讲历史上的蒸汽技术发展到极致会如何的故事,《差分机》是开山之祖,《天空之城》和《蒸汽男孩》是电影方面的代表作。胡行的《飞呀飞》则是国内蒸汽朋克中写得最好的。

  新浪潮是将纯文学的技法、主题等引入科幻之中的尝试。英国科幻作家奥尔迪斯的《温室丛林》很能体现新浪潮的特色。中国新生代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韩松就是新浪潮的中国代言人,《红色海洋》、《火星照耀美国》,还有《高铁》、《地铁》、《轨道》等作品,很能体现其特色。

  羊城晚报:您提到新生代科幻四大天王,能否具体些?

  萧星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有科幻五大天王的说法,当时也被称为中国科幻的“五大主力”,分别是叶永烈、童恩正、郑文光、萧建亨和刘兴诗。而九十年代后有四个人作品数量较多,作品质量也普遍优秀,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他们被称为中国科幻新生代“四大天王”,包括刘慈欣、何夕、王晋康和韩松。

  羊城晚报:我们现在的科幻作品质量和欧美相比,差距大吗?有哪些优秀的作品是被大众忽略了的?

  萧星寒:差距有,但不大,部分作品甚至超过了欧美的作品。因为种种原因,有不少优秀的作品被大众甚至被科幻圈忽略了。比如,郑军的作品新颖独特,选材很特别,《海与人》、《冰与血》、《同温层堡垒》等都值得推荐。又比如,迟卉作为女性作者,文风细腻多变,故事有新有旧,《坠入苍穹》、《羽毛计数者》等作品值得推荐。

  三

  《来自星星的你》属于广义的科幻

  羊城晚报:在2014花地文学榜年度科幻小说入围名单中,很多是更年轻的科幻作者。

  萧星寒:榜单里只有韩松、郑军是新生代的,这里的新生代指的是1990年到2000年开始发表作品和成名的科幻作者群,《镜中千年》的作者半轻人是真正的新人,第一次出书,而其他的都是2000年后出道的更新代作者了。

  羊城晚报:中国的科幻文学有哪些自己的特点呢?

  萧星寒:还没有明显的流派,就连刘慈欣也是属于“黄金时代”的风格——美国科幻黄金时代指的是20世纪40年代初到50年代结束的美国科幻高潮期。不管怎么到故纸堆里去翻找,科幻都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纵观中国科幻作者,但凡成功者,都是将科幻成功中国化的结果。一种是科幻问题的中国解答,如《三体》中,用“黑暗森林”理论回答“费米悖论”;一种是中国故事的科幻演绎,如王晋康的《蚁生》;还有一种是中国人关注自己的未来,如郑军的《西北航线》。

  羊城晚报:目前中国科幻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萧星寒:中国科幻的国际地位随着国力的上升,交流渠道的打通,正在逐渐上升。具体表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品被翻译到国外,陈楸帆、飞氘、夏茄、赵海虹、韩松等人的作品先后被翻译为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意大利语和波兰语。其中,陈楸帆的小说《丽江的鱼儿们》还获得了国外的翻译奖。《三体》的韩文版已经出版,英文版在今年会出版,其他语言的版本还在洽谈中。中国和国外的科幻研究方面也交流甚多。果壳传媒已经申请2016年在北京举办世界科幻大会。

  羊城晚报: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不少网友评论提到了“科幻”。

  萧星寒:美剧《迷失》中描写了一架客机失踪坠落后发生的一系列不可思议的故事。马航事件后,很多网友的评论就来自该剧。说现实越来越科幻,在这句话里,“科幻”成了形容词,这种说法,一方面表达出对现实的无力感,另一方面也是科幻影响力的展示。要是搁以前,大家感慨的是“就像神话”,而现在感慨的是“就像科幻”。其实,灾难是科幻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在科幻里,地球都不知道毁灭了多少次,一次小小的航班失事根本不算什么。

  羊城晚报:《来自星星的你》属于科幻吗?

  萧星寒:《来自星星的你》属于广义的科幻,但正如科幻圈里从来没有把“穿越小说”当成自己人一样,也不会有哪个科幻人会把《来自星星的你》当成纯粹的科幻——即使你愿意,别人也未必乐意啊。有时候,因为对科幻的刻板印象,科幻又是一个尴尬的标签,比如丹·布朗的《天使和魔鬼》和《地狱》其实都是科幻,前者涉及反物质,后者讲述人口过剩的危机和生物恐怖袭击,但你看出版者说它们是科幻了吗?

  本版版图由东方IC提供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