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七盘关"复名 曾是剑门蜀道入川首道屏障

2014年03月18日 11:00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七盘关

  七盘关,位于四川北部与陕西交界之处的七盘岭之巅,因其扼守要冲、异常险峻,从山脚到山顶,道路需盘旋7次才能到达而得名。早在先秦时,它便是由陕入川的第一座名关。

  棋盘关

  上世纪90年代,在108国道公路建设中,当地有关部门在制作路标时用“棋盘关”替换了“七盘关”。“七盘关”这一古名被逐渐湮没,一误多年。

  七盘关

  记者昨日获悉,经四川省交通厅批准,川陕交界咽喉通道“棋盘关”于3月初正式更名为“七盘关”。至此,沿用几千年、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域名称“七盘关”正式回归。

  释疑

  “七盘关”是如何

  误为“棋盘关”的?

  去年,在回复一位网友“强烈呼吁恢复‘棋盘关’原名‘七盘关’”的来信时,广元市交通运输局曾表示:1992年,省高速公路部门在勘察设计和建设国道108线广元至陕西省宁强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和设立收费站,以及2008年规划建设广(元)至宁(强)高速公路和设立高速公路收费站时,均使用了错误的地名,并以错误的地名冠名了收费站的站名,以及二专公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和相关路政指示、标志牌等。2013年1月31日,我局向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四川省川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和川北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广元管理处分别发函要求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协调解决更名问题。据人民网

  昨日,记者从广元市朝天区委宣传部获悉,经四川省交通厅批准,川陕交界咽喉通道“棋盘关”于3月初正式更名为“七盘关”。至此,沿用几千年、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域名称“七盘关”正式回归。目前,朝天区境内的“棋盘关收费站”、“棋盘关隧道”等均已正名。

  “七”误为“棋” 一代名关湮没多年

  七盘关,位于四川北部与陕西交界之处的七盘岭之巅,因其扼守要冲、异常险峻,从山脚到山顶,道路需盘旋7次才能到达而得名。

  自古以来,七盘关都是四川北部与陕西交界的一处重要关隘,它与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一起,被称为川北四大名关。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在108国道公路建设中,当地有关部门在制作路标时用“棋盘关”替换了“七盘关”。自此,“七盘关”这一古名被逐渐湮没,一误多年。

  据广陕高速交警大队民警介绍,由于七盘关为四川北大门咽喉要道,以入川高速收费站为例,收费站名称为七盘关收费站,而在收费站旁边的平面地图上则将同一位置标示为棋盘关地形图。除了川陕高速,在川陕公路上则直接标示为棋盘关。常有入川的司机疑惑询问民警,这棋盘关和七盘关是否为两个地方。

  在过去十几年里,不少当地文化人士以及政协委员,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希望为七盘关正名。

  顺应民心尊重历史 复名“七盘关”

  “七盘关一带,连几丈宽的平地都没有,怎么谈得上是棋盘。相反,是因为山势险峻,道路需多次盘旋而上,所以叫七盘岭,也叫五盘岭,就如贵州的六盘山得名一个道理。”曾10多次上七盘关考察的剑阁县文管所所长蒲龙说,无数历史文献和现实状况都证明,这个地方应该叫七盘关,而不是棋盘关。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认为,七盘关因其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来是朝天区人民和各界有识之士所看重的一个文化品牌,是剑门蜀道的无形资产,是历史和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载体,在文史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七盘关”误读为“棋盘关”,属于音误,应该改正过来。

  为顺应民心和尊重历史,四川省交通厅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大量考证,正式批复“棋盘关”正名为“七盘关”。目前,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的“七盘关收费站”、“七盘关隧道”皆得以正名。成都商报(微博)记者梁梁

  一代名关的上下两千年

  自古以来,七盘关都是川陕交界的一处重要关隘,它与白水关、葭萌关、剑门关一起,被称为川北四大名关。在川陕公路通车前,川陕之间的人们要来往,必须经过远古的金牛古道,而位于川北门户的七盘关更是必经之地。直到1936年,川陕公路修建,七盘关才失去它重要的战略地位。

  除了兵家必争的战略地位,七盘关积淀的历史文化也非常深厚。岑参、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在此留下不朽诗章。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云“前日登七盘,旷然见三巴”。众多诗词墨宝以及大量历史文献,构筑了厚重的七盘关文化底蕴,使其成为剑门蜀道的无形资产。

  曾是剑门蜀道入川首道屏障

  先秦

  早在先秦之时,七盘关便是由陕入川的第一座名关。当时古蜀人为了扼制强秦犯蜀之道,在陕西宁强黄坝驿西的大巴山鸡头岭上建起了一座古关。

  西汉

  由于山高风疾,隆冬之时,山巅冰雪封冻,寒风煞人,守关者几乎难以为继,为此,在西汉初年,关址由鸡头岭迁至今之七盘岭。

  

  据明代《重修七盘关碑》记载,七盘关曾多次迁址,到唐贞观末年,七盘关由七盘岭迁址至关沟西坡,即现在的较场村境内。自初唐七盘关定址之后,它一直作为剑门蜀道入川的第一道屏障而名震四方。当年,因安史之乱,唐明皇李隆基入川避祸就取道于此。

  20世纪上半叶

  1936年,当川陕公路修至七盘岭时,因为山势险恶陡峻,来自美国的公路设计师们一筹莫展之下,只好退避三舍绕开这座著名险关,从七盘岭山腰的一侧另辟蹊径,蜿蜒连绵数次,最后才盘旋而下。从此,七盘关这座千年古道名关黯然失色,失去要隘的战略地位。

  1940年10月,著名画家张大千经过七盘关时,画下《七盘关》同名国画。在这幅画作上,张大千这样描述道:“此从七盘关北上,初入秦界,路极陡峻,境亦幽邃,昔称牢固关,为秦之咽喉,今更名西秦第一关也。”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