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保护传统文化,创新比申遗更重要

2014年03月20日 10:52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韩国拟将暖炕技术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消息一出,有网友呼吁有关部门把与暖炕技术类似的火炕技术申请非遗。17日下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中国暂不会将火炕技术申请非遗。据了解,目前中国有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世界之首。(3月18日《新京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申遗变成了一场战争,既有内战也有外战。譬如与韩国先前就有端午节申遗、泡菜申遗等等相关的口水仗,同时也有 “落后一拍”的喟叹。所以,当韩国拟将暖炕申遗的信息一出,国内网友便有类似火炕申遗的呼声。且不说这些呼吁是否合理,即使是为了中华文明的面子而战,仍然不乏美好初衷。

  申遗不仅仅只是面子,更需要里子。申遗最显性的效果,是将一类文化或者现象“符号化”,入了遗意味着有机会成为一个国家区别于其它国家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杠杆。然而,申遗在国内呈现出两种需要警惕的倾向,一种是纯粹的面子观念,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虚荣;另一种是申遗热中所展示出来的功利倾向,砸大钱为旅游开发铺路,玩的是 “买椟还珠”的游戏,赤裸裸的文化功利。

  虽然,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并不相矛盾,文化作为经济的要素也充满着市场的必然,但是加强文化保护与传承更是经济可持续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最富特点的软实力,更需要融入国民文化信仰的血液。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止于一个申遗,也就是说申遗做好了做规范了是一种保护,但保护不等于一定要申遗。

  我国申遗已经入选了书法、京剧、昆曲、古琴等30项文化技艺,申遗的成功对这些文化的保护并没有带来本质的影响,倒是一些技艺依然面临传承乏人的窘境。所以,申遗从来都不是文化保护的要素。文化保护,除了需要从政策与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重视和应有经济支撑之外,国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珍,也是相当关键的因素。

  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并非外在的形式,而是智慧与创新。所有的文化成果,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创新便是其生命力。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