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档案局晒民国户籍卡 “南京”写成“本京”

2014年03月25日 05:5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南京市档案局在官方微博“晒”出几张民国名人户籍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查看。市民方先生发现,父亲与祖父的户籍卡上,标示籍贯一栏,南京被写成“本京”。“这是笔误了吗?还是当年一种特殊的叫法?”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南京有多种“称呼”,当时的市民还要填写“特征”、“指纹符号”等今天户口本上没有的信息。

    通讯员 梅正亮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南京有很多不同的“称呼”

    方先生在网上晒出填写着“本京”的户籍卡后,引来网友围观。不少网友说,从没听过南京历史上还有这个名字。记者发现,在民国户籍卡上,“本京”二字出现不止一次。在南京出版社《民国名人户籍》中,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农林、卫生部长的周诒春,本籍安徽,寄籍一栏中写成“本京”,而立法委员程思远的寄籍也写成“本京”。有的户籍卡上还写着“南京”“南京市”“首都”,有的甚至写成“本市”。

    负责收集民国户籍档案的市档案局王伟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户籍填报的随意性。“都是人工填写,但在开展这项工作前,设定的标准可能不够细化。”出现“第一人称”的“本市”、“本京”,可能出自当时的老南京人之口。

    如没照片,要填“外貌特征”

    记者注意到在户籍卡上“特征”一栏,要求用简短语言对外貌做描述。不过记者在《民国名人户籍》中发现,所有人的“特征”一栏都是空白?这是为何?王伟解释说,当时登记户籍,只要有照片,就不填特征。对于当时的不少老百姓,照相是很“奢侈”的一件事。采集人员上门来,如果交不出照片,就只能任由他人对自己的长相“评头论足”了。

【编辑:陈海峰】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