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孔子第79代嫡长孙:推广中华文化不能急于求成

2014年03月26日 11:0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推广中华文化不能急于求成

  孔垂长递给记者的名片头衔,是“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而不是更为人们关注的台湾地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子协会”由他于2011年5月一手创建,后者则是由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衍圣公”延续而来。作为末代“衍圣公”、前任“奉祀官”孔德成的嫡长孙,孔垂长说,接任“奉祀官”是家族使命,组建“孔子协会”,则是要联合各界力量,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华文化,“希望用我的身份做好这件事情。”

  1

  初邂逅:75后“奉祀官”年轻英俊

  第一次“见到”孔垂长是在台北孔庙的4D影院,在两部每天免费放映、分别介绍台北孔庙和孔子的专题片中。主持人一出场就让人眼前一亮,有偶像派明星的年轻帅气,又比明星多了罕见的儒雅沉凝气度,他竟然就是现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垂长在片中熟练地运用4D影像技术介绍古老的儒学和孔庙,让人像是一时惊觉,这个传承2000多年、以谱系最长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古老世家,和我们一起进入了21世纪。

  日前,在台北世贸一馆三楼的办公室,孔垂长和夫人吴硕茵一起接受了记者专访。他说,确实很多人都没想到“奉祀官”居然可以是个年轻人。“我接任‘奉祀官’之后,到台湾各地孔庙访问,印象很深刻的是到了彰化孔庙,工作人员以为‘奉祀官’年纪一定很大,所以还铺了红地毯,看到我时,他们都吓了一大跳,我也有点尴尬。”

  孔垂长声音温和,习惯性地用“是”、“你说得很好”来衔接对话,待人和易,煦煦然有古风。

  孔垂长1975年7月1日出生,是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前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嫡长孙。孔德成生于1920年2月23日,为上任“衍圣公”孔令贻的遗腹子,出生百日即受封“衍圣公”。1935,南京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职司孔子祭典,依然由孔子嫡裔承袭。抵台后,孔德成曾出任台湾地区“考试院院长”,在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中兴大学担任教授,直至2008年初才因病辍教,当年10月28日病逝,享年89岁。2009年9月25日,孔垂长正式接任“奉祀官”。

  2

  谈家教:祖父身教重于言教

  对于祖父,孔垂长印象最深的是“他很少说话”,“跟学生关系很好,他最喜欢人家叫他‘孔老师’”。“房间里全是书,只留出一条窄窄的通道走路”。

  孔垂长的父亲孔维益在他13岁那年去世,他和妈妈姐姐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形容自己的成长环境是“顺其自然”,没有什么特殊。在台湾读完高中,去澳大利亚留学读市场营销,回台后做一个领薪水养家的职员,跟其他台湾男生一样,也服过1年10个月的兵役。

  “我们家住的是普通公寓,不是一般人想像的大宅门。”孔垂长说,爷爷回家就是自己看书,“不太管小孩子的事”,对于嫡长孙未来该担当的使命和承袭的“奉祀官”职务,爷爷也未对他刻意说过什么,连“四书五经”,也是跟随学校课程读的,家里没有额外的“小灶”。

  然而,身教的效果远胜言教。孔垂长称祖父是他“为人处世的标杆”,影响至深。“祖父治学严谨,学问渊博,是金文学和礼学的权威。他求知若渴的态度,做学问的扎实态度,让我对于知识产生了一种虔敬的心理,也体悟到治学和做人的道理一样,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不能投机取巧。”

  孔垂长告诉记者,祖父生活简朴,家里的摆设和他戴的手表几十年都不换,除了请学生吃饭,祖父很少应酬,吃的也简单。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这正是祖父的生活缩影。

  “祖父历经了大时代的战乱和改变,始终保持着奉祀官应有的格局和气度,将人生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我深深以他为荣。”

  所以,虽然一直以为“奉祀官是大人的事,跟我们小孩子无关”,当某天“奉祀官”的职责落到自己头上时,“压力好大”,头发都掉了一块,孔垂长坦承,“有过犹豫,但没有抗拒”,“这是我们家族的使命,男孩子长大了,就要支撑起这个家。”当意识到孔家嫡长孙的身份不能轻忽,他开始勤下功夫学习儒家学说,以求自我养成。

  孔垂长和夫人吴硕茵现有一子一女,他们对子女的教育仍沿袭上一代“顺其自然”的态度。

  “学校里教的课程和才艺已经够多,在家主要陪孩子玩,或者带他们去郊外跑跑步。”吴硕茵告诉记者,“有让孩子练书法,但不能太早开始。”

  有没有跟8岁长子孔佑仁谈过作为孔子80代嫡长孙的使命和将来承袭的“奉祀官”?孔垂长说,跟夫人交流过,决定等孩子长大了再说,“现在不要给他压力,要让他快乐成长,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3

  谈责任: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作用于现代社会

  “祖父一生发扬儒学不遗余力。”孔垂长接过祖父的“奉祀官”一职,除了主持每年9月28日的台北孔庙“释奠典礼”,也接过了推广儒学的责任。

  进入21世纪,“奉祀官”是否还应该世袭地存在下去?社会上时有争论。对此,孔垂长认为,时代在发展,形式会变化,但不变的是作为孔子传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其去苦恼由谁继承奉祀官,不如去思考,如何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使其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功能。”

  从2008年起,经孔家同意,台湾地区内政事务管理部门将“奉祀官”改为无俸给的“荣誉职”。孔垂长2009年接任后,却辞去了原来的受薪工作,由家族支持,全职投入儒学和中华文化的推广。

  “因为是荣誉职,职责更重,更要努力扮演好这个角色被赋予的责任。”孔垂长坦言,接任此职也改变了他的生活,“我得注意自己的行为,出去好好做事,在家好好做人。”也更加努力学习,希望对《论语》有新的诠释,将先祖的智慧赋予时代的意义。

  2011年5月,孔垂长发起成立“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并出任会长。他希望能结合两岸有志之士,扩大儒学对世人的影响力,使之成为21世纪的显学。

  5年来,孔垂长两度到山东曲阜祭祖,多次率领台湾学者到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和孔子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和海外儒学界也有密切互动,汤一介、杜维明、牟钟鉴、钱逊、陈来等著名儒学专家对他多有鼓励。“非常感谢许多人对我的支持和协助,相信只要大家方向一致,儒学的推广会有美好的前景。”

  孔垂长强调,孔子协会的推广目标并不局限于儒学,而是更广义的中华文化,具体到书、画、雕塑等艺术种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做的事情很多,不能急于看到成果,每天进步一点,就是好事。”叶红梅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