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廖昌永参演多部原创歌剧 称艺术的检验空间在舞台

2014年03月28日 14:17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在全国两会上,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披露:上海音乐学院正在创作“上海三部曲”原创歌剧,首部《一江春水向东流》将在今年10月公演;明后年将陆续推出《家》和《日出》。

  “上海三部曲”圆梦中国原创歌剧的过程中,将尝试多重创新:不仅多渠道借助社会各方多元主体力量和资金,而且吸纳来自全国的歌剧演员,采用边排边改的方式排戏。这些尝试打破了以往一个院团支撑排演一个戏的单线格局,也将为激活原创歌剧的市场潜力探路。

  在“上海三部曲”的幕后——被恩师周小燕称为“中国制造的音乐家”的廖昌永,从来不回避儿时的贫苦,甚至还把自己小有名气时的浮躁,当作课堂上的反面教材。他的底气不仅来自今天的名声,更来自他的梦想,以及敢于用创新把梦想变成现实的踏实努力。

  廖昌永一回到上海就忙碌起来。接受记者采访当天,他一边向学校的工作人员争取歌剧排练室,一边处理不断送来的文件。身为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廖昌永除了忙于新歌剧的筹备排演,还要兼顾行政工作,接受采访算是忙里偷闲。环顾这一方不大的空间,茶几上还摆着上一场会谈留下的茶水,电视屏幕则定格在歌剧《游吟诗人》的片段,“这部录像,我早上8点到办公室才看了半小时,9点就去开会了。”廖昌永解释。

  热爱艺术而非艺术中的自我

  四位老师对廖昌永的影响,不只是在技术上的严苛要求,更多是通过“身教”,润物无声地向他展示:艺术家要守得住寂寞,热爱艺术,而非艺术中的自我。

  说到与歌剧结缘,就得从廖昌永的少年时期说起。上中学时,廖昌永的拿手曲目是《牡丹之歌》,人送雅号“廖牡丹”。这首蒋大为的作品创作于1980年,歌词里有一句“有人说你富贵,哪知道你曾历尽贫寒”,在当时广为传唱,为百花之王牡丹“正名”。有意思的是,这也恰恰是廖昌永日后的人生写照——有谁想到这位中国西洋歌剧界的“第一男中音”,成长于四川一个贫苦家庭?

  7岁时父亲亡故,母亲一人拉扯姐弟四人,学费全靠几个姐姐轮流接济。原本十分艰辛的生活,在他的回忆里展开的,却都是幸福和美好。家乡四川郫县是有着比成都更悠久历史的古城,虽以农业为主,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家家户户“再苦也要有书房”,至今保留着一年一度的“望丛赛歌会”。所以,成长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天生爱唱歌、唱得好,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然而,从这个内陆乡村出一个世界级的歌唱家,则是当地人想也不敢想的。

  廖昌永说,回想那时候的文化活动,选择不多却也纯粹,两根竿子支起一块大幕看电影,好似过节一般。所以在那时,唱歌就成了小伙伴们最“唾手可得”的幸福。廖昌永还记得,当时小伙伴中间唱歌好的不在少数,上学放学路上,只要一有人喊“一,二,三,走起——”,大家伙就唱起《东方红》。说到这里,廖昌永嗓音蓦地提高,情不自禁唱起来,配合手臂挥舞,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一队少儿郎:背着书包穿梭于岷江索桥之上,和着滔滔江水,放声歌唱。

  走出大山,廖昌永来到上海音乐学院求学7年。自声乐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一出手就是国际大奖。从第41届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到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再到挪威宋雅王后国际声乐大赛,一年间在3场国际级的顶尖比赛中拔得头筹,让廖昌永扬名海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歌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廖昌永不仅多次与多明戈合作,还被介绍给世界各大演出经纪公司,甚至还成了挪威宋雅王后的座上宾,多次应邀赴挪威演出。

  在从艺道路上,廖昌永先后邂逅了他人生中4位重要的老师——慧眼识珠,领他进入音乐大门的启蒙老师周维民;带他短短一年,却教会他纯正意大利语的罗魏;亦母亦师,如今又成为合作伙伴,担任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艺术总监、有着“中国声乐之母”称号的周小燕;以及把他带上国际舞台,建立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多明戈。

  1997年拿奖成名之后,廖昌永发现,走在街上的回头率高了,商业演出的机会也多了。对于一个28岁的年轻人来说,心态上多多少少有些飘飘然。一次,他被邀请参加商演,周小燕提出,“走之前到我这来演演看。”由于事务繁忙,廖昌永旋即把这份叮咛抛诸脑后。临走前两天,还是周小燕主动找到他,要求他操练一遍。开口唱完,周小燕对他的表现不太满意,廖昌永倒是满不在乎:“没事儿,就是个小演出。”

  周小燕纠正他:“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蛮不容易的。你去了,就要对得起别人对你的信任,对得起观众掏钱买票,对得起学校和老师对你的培养,更要对得起你自己多年的努力。100场演出,只要演砸了1场,前面演好的99场就没有意义了。演出没有大小,歌曲没有大小,都要求艺术家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你对每一个细节都要十分注意。”这段话再朴实不过,却给了廖昌永很大的震动,他一字一句记在心里,时时说给他的学生听。

  对自己要求300%准确

  既不能因为迎合时尚审美需求,一味改变原创作品,传统文化需要坚守;也不能因噎废食,唱衰文化,“好的作品一定要有时间的沉淀”。

  廖昌永对自己也十分严苛,学生时代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训练,而如今工作再忙,他也在计划中排出两小时的学习时间。《游吟诗人》是2001年他与多明戈合作过的,如今,仍被他经常拿出来反复咀嚼。问他过去在表演中有没有出过错,他的回答很自信:“从来没有。我对自己要求300%的准确度!”这句话说得潇洒,源于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强大的舞台自信。而这份对歌剧的执着和自信,也表现在此次编创的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之上。

  在古典音乐门类中,歌剧可以算是最综合的一门艺术,音乐、舞美、灯光、演唱、表演等元素,一样都少不了。而廖昌永此次带领团队,一口气3年连推3部如此“集大成”的作品,外界争议自然不少。早前就有人撰文提出,《一江春水向东流》在唱法上“应坚持民族民歌唱法,至少也应当以民族民歌唱法为主吸收美声唱法”,克服甚至摒弃“美声唱法”和“站立死唱”的表演样式。

  对此,廖昌永并不同意,“不必说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排演西方歌剧并不矛盾,单是从歌剧样式的发展上,文章就说得不准确。”他援引清代书法家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指出西方歌剧也同样如此。如今,歌剧吸收了音乐剧等现代艺术样式,早已不是最初“站立死唱”的模样,一样是讲究“唱念做打”等各种舞台表现,这就是“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廖昌永这样解释三部原创歌剧的创作理念。

  而外界更多的困惑,则是古典音乐如何应对现代流行文化冲击。这一点上,廖昌永和其他奔走呼吁的从业者不同,他对“古典音乐被边缘化”的观点不以为然,“如今文化选择多了,过去的传统艺术受众被分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此,他把文化发展比作蒸汽机,如果中西方传统是活塞,那么创新就是蒸汽。只有两者相互作用,才能使文化发展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对于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来讲,二者本身就是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尊重,而不是简单的一味对立。

  随着国门打开,越来越多的西方乐团来中国“淘金”,有人因此把东方看作是古典音乐的一方热土。廖昌永却保持冷静,“中国只是全球古典音乐的一个增长点,但放眼欧洲国家,他们的观众基数大,并没有所谓衰退的现象。”与此同时,对于国内市场挖掘也不能急功近利。培养观众,抓住年轻人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忘了给予观众群体成长的时间。“年轻的时候荷尔蒙旺盛,就是喜欢听躁动的音乐,但等到年纪渐长,有了一定的阅历和文化沉淀,自然会选择古典音乐。”

  艺术的检验空间在舞台

  去年,上音实践活动就有160余场。“学生有舞台,百姓有戏看,等到演员观众双向互动建立起来,等到学生的艺术生涯从学校到剧团无缝连接起来,再来谈论古典音乐的市场也不迟。”

  曾活跃于世界各地的顶尖歌剧舞台,廖昌永最终选择回归母校,转型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相比于外面纷繁的市场,他更喜欢校园纯粹的艺术环境和学术氛围,直言自己“没学够”。而比起《唐·卡洛斯》、《浮士德》、《游吟诗人》这些重量级参演作品,他也更愿意谈谈近些年的教学工作。

  多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的教学工作,让廖昌永时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总觉得自己只发挥了潜能的40%,还有60%等着去挖掘。”顿了顿之后,他补充,“现在的我觉得应该只发挥了30%。”剩下10%的释放,或许是因为担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从事行政工作后,有了更加高屋建瓴的视野。在上音,廖昌永主要负责教学实践活动。走马上任后,他首先呼吁加大学校艺术实践经费投入。从原来全年不到10万元,提升至现在的300万元,再加上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拨给学校高达1000万元的资金,今年总计1300万元,说是几何倍数的增长亦不过分。

  廖昌永认为,过去学校专注于培养学生和作品创作,先后在国内国际上拿下一大批有分量的奖项。然而,这些成绩,只有圈内人自己知道,社会并不了解,艺术的检验空间更应该在舞台之上。对于表演系学生来说,通过比赛获奖,更多的是锻炼他们独唱的水平。但他们的合作意识比较差,学校演出机会又很少,不要说完整的剧目,就是片段也没有,毕业后走上舞台进入剧团,还须再花两三年的时间去和团队磨合,得不偿失。

  廖昌永说,上音通过成立上音合唱团、打击乐团、交响乐团、民乐团、青年歌剧团等一系列校园演出团体,安排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增加院内演出,一方面走出校园,进入基层社区,与长宁、徐汇、普陀3个区进行联动,定期推出公益演出、音乐茶座等多种音乐普及形式。在建立起院校人才推出和介绍的合理机制同时,降低音乐欣赏的门槛,惠及更多普通市民。这两方面的演出加起来,去年上音实践活动就有160余场。在廖昌永看来,这是上音作为世界一流音乐院校,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前面提到的1300万元资金,就是为这一系列公益性质的活动“托底”。“学生有舞台,百姓有戏看,等到演员观众双向互动建立起来,等到学生的艺术生涯从学校到剧团无缝连接起来,再来谈论古典音乐的市场也不迟。”

  从传统中汲取精神养料

  廖昌永的水墨画作,无论是笔锋勾勒、还是景致描摹,一看便知绝非心血来潮的“玩票”。果不其然,这是学画三四年的成果,令人不得不感叹其艺术悟性。

  自求学开始,廖昌永就没离开过上海这座城市。在这里求学工作20多年,操着一口“洋泾浜”上海话,廖昌永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新上海人”。他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的三部中国原创歌剧,之所以叫“上海三部曲”,也跟这份“第二故乡”的情缘有关。与故乡郫县的文化启蒙相比,上海这座城市,让他收获的不只是眼界和学识、舞台和成就,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廖昌永与太太王嘉相识于上音的学生时代,不知是否是同乡的缘故,太太见他在食堂舍不得点菜,很是心疼,一直匿名给他汇款。不多不少,每月50元,嘱咐他“多买点菜吃”。这份不具名的关怀,直到两人恋爱,才真正揭开谜底。婚后,身为钢琴老师的太太,也会在平日里给予廖昌永许多建议,两人经常一起看歌剧录像,探讨对角色的把握和对剧情的理解。现在想来,是缘分,也是彼此对音乐共同的执着,成就了这对天作之合。而如今,这份与音乐的情缘,在他们11岁女儿廖敏冲的身上得到了延续。小姑娘在音乐上颇具天赋,前不久刚刚出版了童谣唱片《泥娃娃》。

  从工作到生活,每件事似乎都围着音乐打转,让人不禁好奇,这位“超人”有没有时间经营点自己的业余爱好?听到这个问题,廖昌永拿出手机和记者分享相册中他的水墨画作,墨竹、山水等传统题材都有涉及。廖昌永把这个专业外的艺术成果归功于两位好老师——北京的范曾和上海的陈佩秋,工作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当面向他们讨教绘画技艺。年纪渐长,在西洋古典音乐中浸泡多年的廖昌永,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既是对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从传统文化之中汲取精神养料。” 见习记者 黄启哲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