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野岛刚:日本人眼中故宫有很大象征性(图)

2014年03月31日 10:08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野岛刚曾任朝日新闻驻台北特派员。

  近年来,外国记者书写中国的图书,引发业界和读者的关注,如《寻路中国》、《江城》、《打工女孩》等。这些曾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记者们,用各自的视角及着眼点,书写着其凭借职业敏感与个人兴趣把握到的当代中国气息。近日,曾任朝日新闻驻台北特派员的野岛刚,携手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从他关心的视点——故宫出发的新书《两个故宫的离合》,书写其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及当下社会的理解与观点。

  日本人眼中故宫有很大象征性

  北京晨报:近年来国外记者写中国的题材不少,往往通过一个切入点,以不同角度写中国。您为什么想通过故宫题材来写?

  野岛刚:我是日本人,日本人,包括我,对中国的文化、文物,原本就有巨大的兴趣,有崇拜的感觉,对我们来讲,故宫是个非常有象征性的地方,如果要看中国的文物,觉得一定要去故宫,当然其他的博物馆也有很多好的文物,但就我们的感觉而言,故宫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而且有一种神秘感。当时决定写,是因为我人在台湾,台湾由于两党执政的变化,台北故宫的定位也有所变化。日本人几乎完全不知道故宫这样的变化,几乎日本媒体、外国媒体没有报道过,我第一个理由是要报道在台北故宫发生的变化,想把它写成一本书。但只是在这段时间的事情,没办法写成一本书,所以把书的内容写到清朝末期到现在,故宫的文物和中国人为了文物的做法,内容还包含了现代中国文物的回流现象,还有一些在故宫本身发生的变化。

  中国人在文物中有期待与理想

  北京晨报:外国记者喜欢通过某个切入点,看当代中国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感受,您希望表现当代中国的什么状态?

  野岛刚:通过故宫这个主题想要描述现代中国人对文物的期待和理想。因为采访过程中我发现,文物回流现象很明显和中国人的民族感情、中国开始强大之后民族自豪的感受有很大关系。人有饭吃、有衣穿之后,需要寻找一个心里满足,文物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在这里能看到回流中的感情。最有代表性的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事情,无论是花很多钱,甚至要在国际拍卖会上使其流拍,外国人对这些可能有一点不理解,我也是慢慢在后来的采访中发现中国人的民族情感与文物的联系。

  中日对“文物有灵”的感受不同

  北京晨报:您书里这样的描写很有意思,“从日本流出海外的文物应该也不少,但是似乎没有日本人秉持相同的信念。”

  野岛刚:近期在日本有一次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大规模日本文物展览,真的很多人去看。那是日本明治时代,有人看到日本文物非常便宜,大规模买下带回美国。这些文物非常宝贵,里面一些文物在日本是没有办法看到的,在日本办一届这样的展览,我想会不会有一些声音去批评那个时代的日本人?有一些人不开心?或有一些声音去表达希望挽回这些文物?但这些方面一点都没有,大家就是高高兴兴去看,没有其他。我想原因就在于,日本人喜欢文物、重视文物,但没有把文物与民族的灵魂联系起来,文物是文物,宝贵是宝贵,但没有就算了,与生命、民族的命运没有关系。中国人觉得文物有灵,这个感受日本人是没有的。

  北京晨报:这有点儿让人意外。

  野岛刚:日本人的性格是守规矩,喜欢把一个东西保管得很好。很多文物,比如唐代传到日本的文物保存得很好,那是由于日本人的性格比较倾向于保存东西,一代代传递下去。但这些只是手上有个东西就好好管理、好好保管,只是与某种生活观念相关。

  运送文物是为了维护“正统”

  北京晨报:您在书中写到国民党当时在战乱中运送文物,从北往南,从南又往西,后来又跨海运到台湾,但有提到一句,“如果是日本人,大概就是挖个密道把文物藏起来,或是丢掉文物先逃命。”

  野岛刚:那种运送文物的过程,好像文物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这与日本人是不同的。

  北京晨报:书里提到国民党如此大规模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运送文物,是为了维护“正统”之意,这样的结论,也是您渐渐得出的吧?

  野岛刚:蒋介石把文物运到台湾时,国民党是处于危机之时,那时还要花那么大人力物力把文物送到台湾,这也是我当时接触台北故宫这个主题时的一个疑问。故宫的一些负责人公开说明要保护文物、中国传统的光荣的历史等,他们一直强调这些话,不过回到过去故宫搬迁文物的时代,这些努力有点超乎我们的想象,为什么这么做?于是我回顾中国以前的历史,发现很多王朝在打仗时管不了文物的事情,但战争结束后就开始收集文物,应该可以了解到,对中国人来说,这是证明自己是正统的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中国太大、太复杂,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口头上说自己是正统没办法相信,因此用文物来证明。这种对文物的观念,从过去到现在渐渐形成,这对我来说是个很惊讶的发现。

  北京晨报:但您在书中也提到日本的“三种神器”。

  野岛刚:这三种神器“镜、玉、剑”是一种神话的东西,神话里,拥有这三种神器的人才是真命天子,其实很多人没有看见过神器。书里也提到日本万世一系的天皇家族,天皇对日本人来说像空气和水一样,不用证明。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本来是异民族和农民,没有贵族背景,而日本历来是贵族统治的国家。

  日本人难理解文物带来权威

  北京晨报:这本书在日本出版后比较普遍的评价是什么?

  野岛刚:日本人的评价与在中国的评价是不同的,文物带来权威、正统这部分,在日本的反映没那么多,可能他们很难理解,抓不到这方面的重点,不过这恰恰是这本书最想讨论的事情。反而他们对故宫文物流转的历史表示出兴趣,因为他们之前没有看过,故事性又比较强。对在当前中国形成的文物回流现象,此前流出中国的文物又被中国人买回去,他们对这一点也表现出兴趣,因为日本人心目中,中国开始强大,之前圆明园兽首的事情在日本也是大新闻。

  在日本《三国》《水浒》很畅销

  北京晨报:您书里也写道日本人对故宫本身很感兴趣,第一次到北京旅游,非去不可的景点就是紫禁城。

  野岛刚: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学书法、历史等与教养相关的部分,这部分很多是受到中国的影响。从小受到的教育对中国文化有强烈的印象,也当然知道故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表。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无论中日关系如何,在日本,中国的历史书很畅销,不断有《三国演义》的动漫、漫画;《水浒传》的小说,日本人在此基础上改写的一部《水浒传》小说,融入武士概念,也有很多人去买。这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不会消失,不会受影响。不过其实也有一种现象,因为中国文化、历史对日本人的影响太大,到了中国,日本人去看文物、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就满足了,不会去看当代中国人生活的样子。

  北京晨报:这本书此前在台湾出版后反响较大,您自己总结原因之一是写书的是个日本人,提供了一些不同看法。

  野岛刚:我承认这一点。故宫、文化对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核心的问题,一个外国人写有点奇怪。并且讲故宫的书很多,不过把两个故宫放在一个桌子上来谈,可能是比较不容易做到的。可能也觉得书里的一些分析和评价,提供了一些不同的视角。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刘婷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