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强大脑"主持蒋昌建:脑力精英不是让大家学的

2014年03月31日 11:1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有请主持人蒋昌建! ”

  3月16日下午,南京,记者坐在江苏卫视科学真人秀 《最强大脑》节目最后一期录制现场,感受现场观众给予中外选手,给予主持人,给予周杰伦的热情。

  自从今年播出以来,这档节目一直牢牢占据夜晚10点档收视率的全国首位,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一部分观众啧啧称奇,感叹“原来中国有那么多超能力天才”;也有一部分观众在网站发帖“去神化”,试图解读选手们的大脑运算过程,证明这些能力没什么特别之处,普通人也完全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锻炼学会。

  这最后一期中德“最强大脑”的过招,终于在上周五的荧屏亮相,但节目收尾争议未歇。一个谜团仍然困扰着很多人:“最强大脑”究竟可不可以练出来?练出来有什么意义?

  “腌肉”与“大门”勾连,购物清单这样记忆

  周同学是上海某重点高中的学生,最近刚刚通过北大自主招生笔试。那天,他也坐在《最强大脑》最后一期节目录制现场。目不转睛看完选手的表现后,他小声说了句:“给我5年时间,我也能练到这个水平。 ”

  某种程度上,他说的是对的。记忆力培训,已成为一门新产业。“最强大脑”中好几位选手出自同一家记忆培训机构。这类机构根据一系列方法进行训练,为世界记忆力比赛输送选手。

  几年前的香港刑侦剧 《读心神探》里,男主角就学过记忆术,其中一个案情是:罪犯利用记忆力训练,间接谋杀了一名记忆力比赛选手。剧中展示了一些记忆训练的技巧,比如提到 《记忆宫殿》一书。现在,“记忆宫殿”训练法已成为培训热门,百度搜索相关词条超过67万条,还能直接搜到一些课程广告,号称能教会你40秒内快速记忆一副洗匀的扑克牌、2天内记忆1000个四级英语单词,等等。

  什么是记忆宫殿法?这样举例吧:首先,你选择一个已知地点,比如最熟悉的是“家”。假设用这个地点来记忆购物清单,清单上的第一项是“腌肉”。你在头脑中看见的第一个特征是家门。现在,用一种印象深刻的方法,把“腌肉”和“大门”作结合。比如想象巨大的腌肉条,像僵尸一样从门下涌出来伸向你,去感受腌肉的触觉,去闻一闻腌肉的味道。场景足够印象深刻了吧?随后打开门,沿着确定路线继续走,看到的下一个特征物,比如要记忆的是“蛋”,把两者继续作形象化想象……不断练习场景和路线,保持画面联想,直到记住所有项目。

  目前的记忆力训练,大致有锁链法、联想法、标签法、位置法等。究其根本,练记忆力与练竞技体育类似:天分当然需要,但后天苦练,更是成绩超常的必要条件。

  记者问周同学,若有机会是否会去练一下记忆力,他犹豫了一下:“如果确实需要,可能会练习。但是训练很艰苦,节目中的一个孩子为了练习记忆力丧失了宝贵的童年,这样硬逼着不好。尽管有时候我也羡慕看书过目不忘、轻松应付考试的人,但从根本上来说,我不大赞同去专门训练。 ”

  周同学还坦言,关于这档节目,同学间的讨论集中在娱乐角度,“这个人出众”、“那个队不行”,好像还没看出谁有了将来从事大脑研究的热情,倒是Dr。魏的点评,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科普作用。

  “知道了原来有记忆力培训这回事,知道了有一门学科叫认知神经学,知道了大脑的一些生物构造,比如海马、额叶等。”网友这样表达。

  舞台上的脑力精英,并不是让大家去学的

  1982年,数学家华罗庚在《环球》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天才与锻炼》。

  文章起因是一则新闻:印度妇女沙昆塔拉,在计算201位数的23次方根时,仅用50秒,超过了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轰动美国。而华罗庚在文章里揭开了这道题的心算方法,是“普通人都能学会的”,他还举例说自己有一次看到邻座翻的杂志上写了一个数59319,求这数的立方根。华罗庚脱口而出答数是39。对方问为什么,他说,前两位不是说明答数的首位是3吗?尾数是9不是说明答数的末位应当是9吗?因此答数不该是39吗?

  华罗庚在文章末尾写道:“我不否认沙昆塔拉这样的计算才能。对我来说,不要说运算了,就是记忆一个六七位数都记不住。但我总觉得多讲‘科学化’比多讲‘神秘化’好些,科学化的东西学得会,神秘化的东西学不会,故意神秘化就更不好了。有时传播神秘化的东西比传播科学更容易些。在科学落后的地方,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能迷惑人。在科学进步的地方,一些较复杂的问题也能迷惑人。

  事实上,《最强大脑》节目的主持人和嘉宾,在接受采访时都在“去魅化”,不断强调选手的 “后天努力”。

  主持人蒋昌建的看法是:“舞台上的脑力精英,并不是让大家去学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崇拜董存瑞炸碉堡,却并不提倡人人去学董存瑞。这是不合适的。 ”

  那么作为复旦大学的老师,蒋昌建希望观众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第一,中国也有很多高智商人士,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中国人的自尊。第二,告诉大家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教育环境不具备、甚至阻碍才能的发挥,选手们依然默默坚持、主动争取。第三,生活中很多普通人也有特殊才能,不要轻言放弃,有意识地多拓展自己的才能吧。 ”

  但理想与现实,总有落差。

  复旦附中高三的刘同学,如今已通过复旦大学自主招生,他直言不讳地说:“教育环境很可能埋没天分。如果一个学生中考失败,只能进一所普通的学校,每天淹没于题海,很难想象他还能有时间锻炼自己的其他天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有些人冥冥中注定,一生都发现不了自己的才能。 ”

  人的天分究竟是什么,还真不好观察。刘同学说自己小时候文科不错,自觉将来应该读文,初中毕业时甚至觉得理科没用。高一时物理、化学读不好,可到了高二,忽然理科一下子通了,他还对化学、生物产生强烈兴趣,现在被预录取的正是复旦大学自然科学实验班。他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刷题型”,不会进行题海战术。

  “可能兴趣,就是一种才能的征兆。 ”他说。

  在擅长的领域,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优等生

  《最强大脑》最后一期录制从下午1点开始,一直到5点,录制进度才刚刚到一半。现场的观众已坐得腰酸背痛,直呼“好累,没想到录制那么累”。然而蒋昌建依然笔直地站在舞台上,神色与4小时前一样淡定,不见倦容。

  “当时能够说服我参加这个节目的最大原因,就是有机会亲眼目睹脑力精英如何展现才能。过去我只在报刊上见过描述。作为大学老师,我对这些脑力天才有着天然的好奇。 ”蒋昌建说。

  而蒋老师在亲眼目睹节目中的天才后,对教育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高考讲究公平,应试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以牺牲每个孩子的特性为代价。有没有其他的补充办法发现人才,让不同个性才情的人都能脱颖而出,能力得到更大发挥?我觉得需要特别的评估体系。 ”

  蒋昌健告诉记者,他做访问学者时,发现美国孩子对美国历史的理解力超出想象。假设同样学孔子骂学生“朽木不可雕”,我们就是简单背诵。但美国老师会问,你觉得孔子的教育方法对吗?你认为它能够激励同学奋发上进吗?如果你是孔子,会运用什么办法?他们的小学课程中,还会设定“你姓什么?姓是怎么来的?家谱是什么?这个姓的地理分布情况怎样? ”之类的问题。

  而网上流传甚广的法国高考题,让学生论证“怎么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它是哲思,没有答案,就看平时积累的知识、看论据是否有说服力、看学生如何亮出自己的观点。

  在中国式教育中,单纯的记性好,有时候确实有点小用。刘同学说,英语老师让大家默写课文,大家趁着午休临时抱佛脚,一些同学记不住,另外一些同学却可以记得八九不离十。显然后者比较划算,但这种好处对将来的人生会有贡献吗?还有的同学,天生对数字敏感,数学题目怎样从已知条件走到目的地,其他人在漫无目的地乱试时,他就能迅速看清楚路怎么走。这样的“学霸天才”,每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一两个,可是学霸们在其后来的人生中是否都发挥了所长了呢?刘同学有他自己的困惑和思考。

  蒋昌建提醒,节目中的选手,有些人中学成绩不好,有些人荒废学业一直打游戏。选手的天分是否与游戏有关呢?假设切断游戏,是否就切断了他的才能?假设把能力局限在读书考试上,是否就制约了他的跨领域发挥?

  “我没有答案。”蒋昌建说。而有些学者则认为:“创造性思维不是人的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品格,不仅与大脑有关,也与人格、动机、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 ”

  蒋昌建提到,录节目的时候,嘉宾之间曾有讨论。一些为人父母,崇尚自然教育,小孩想玩就玩。但如果小孩5岁时就有某方面的潜力,因为别的孩子12岁才有,非要把自己的孩子也拖延到12岁再去开发,非要等他懂事一点才让他学,那么就会错过孩子大脑开发的黄金阶段,使这个能力丧失。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蒋老师这样回答:“学生的优秀不要拿一张纸来决定。每一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可能是优等生。 ”

  孔子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还没有做到。那么将来能否做到呢?这个“将来”又会是多久?记者 龚丹韵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