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绍兴:源远流长的“戏曲梦”

2014年04月01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浙江绍兴:源远流长的“戏曲梦”
钟堰庙戏台——划着小船看社戏。 陈晓 摄

  中新网绍兴4月1日电 (记者 徐乐静)说起绍兴这个地方,你会想起什么?

  是春秋五霸越国之首都,美女西施的故乡?还是绍兴黄酒的产地?或是中国长三角沿海经济强市,浙江省各地市市区面积第二大城市?

  可能都不是吧!绍兴这个城市令一代代人记忆最深或是“鲁迅”,及鲁迅笔下的《社戏》。

  绍兴“社戏”中的目连戏

  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曾写道,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他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实际上这两次看戏的过程都不太愉快,此后他也没了看戏的兴趣。

  不过,他还牢牢记得,十一二岁时跟母亲回外婆家住,在绍兴赵庄看过很好的戏。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鲁迅先生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绍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汉到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文化遗产丰富。历来有“酒乡、桥乡、戏曲之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等众多美誉,自2006年以来,绍兴有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级名录,其中尤以传统戏剧和地方曲艺更负盛名。

  绍兴的戏剧是地方文化的名片,有多声腔剧种并存。目前有新昌调腔、绍剧、越剧、诸暨西路乱弹等四大剧种进入国家级名录,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绍兴目连戏闻名国内外,鲁迅的《门外文谈》《女吊》《无常》等文章,浓墨重彩地记录了绍兴目连戏的演出。

  目连戏,是指流传于绍兴市及所属各县以“目连救母”为题材的戏文,是绍兴水乡“社戏”的重要演出内容。

  绍兴目连戏历史悠久,在明代已盛行。绍兴境内目连戏手抄本从明代传抄至今的有六种,其中清代抄本三种:绍兴《救母记》、新昌胡卜《目连救母记》、嵊州前良《目连戏》;还有嵊州前良《目连戏总纲》等三种民国抄本。

  绍兴非遗中心主任吴双涛介绍,在160多个出目中,《无常》《女吊》《男吊》等出目为绍兴目连戏所独有,表演十分精彩。吴双涛是绍兴及浙江省的非遗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年,跟非物质文化遗产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他了解,目连戏的唱腔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声腔之一,是“杂白混唱,一唱众和,锣鼓助节”的曲牌体音乐。

  “念白多为绍兴地区方言土语。后场伴奏常用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其中目连号头最具特色。”吴双涛说,最为难得的是,绍兴目前既有专业剧团能演出目连戏,还有传承有序的民间演出班社,比如嵊州前良村目连戏班和新昌胡卜村目连戏班,世代相传将近200年,至今仍能演出。

  五大国家级地方曲艺

  “曾记梨花细雨天,与郎分手百花潭,依依惜别牵衣袂,泪洒河桥春水添,郎呀你临行约奴三秋会,到如今柳色青青又一年。”这优雅婉转的唱词是绍兴平湖调的经典节诗《曾记梨花细雨天》的内容。

  绍兴平湖调是绍兴地方曲艺中最为典雅的一支奇葩,因悠久的历史、优美的音乐、雅驯的唱辞而在曲艺界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除平湖调外,目前绍兴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还有词调、莲花落、摊簧和宣卷等地方曲艺。

  绍兴市非遗中心副主任俞斌说,绍兴平湖调与绍兴词调分别产生于明代初叶和南宋时期,均为坐唱的表演方式,根据伴奏乐器的多少,分三品、五品、七品等,由演唱者自唱自奏乐器。

  词调为分角色演唱,唱调欢快,喜庆热烈,表演绘声绘色,雅俗共赏;平湖调传统的表演只由弹三弦者一人唱说,曲调以幽雅清逸、平和柔缓为主要特色,以“雅”而著称,演唱平湖调者也被尊称为“平调先生”。

  绍兴莲花落和绍兴摊簧均产生于清代中后期。

  莲花落是走唱形式的地方说唱文艺,一人说唱,旁有敲板、四胡、琵琶等进行伴奏。演唱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唱腔流畅、婉转动听,善于叙事,也宜抒情。表演夸张滑稽、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特别受到农民群众所喜爱。

  绍兴摊簧多为一旦一丑对唱,伴奏乐器与莲花落类似。演出以说唱新闻与小型杂扮相结合的形式,反映民间生活,尤以男女之情为多。其唱调旋律抒情优美,表演具有滑稽、夸张、幽默的特点。

  绍兴宣卷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唱说文艺,主要用于祀神祈福,多于神诞、庆寿、贺迁、祭奠时演唱。宣卷的内容,有的与佛教经籍有关,有的与戏曲、曲艺同目;宣卷的演唱者分任生、旦、净、丑诸脚色,一人须兼数种不同行当,但无行当及男女腔之分,主要运用不同音色表现各种人物;宣卷演唱有唱有白,演唱时,置卷本于桌,照本宣唱。演唱时围桌而坐,根据方位的不同,分“书位”、“鱼位”、“醒位”、“茶位”。

  2006年和2008年,以上五大地方曲种相继成为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漫漫“传承路”

  绍兴地区的传统戏剧曲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是十分难得的。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很好地传承?这是绍兴非遗工作者们最为重视的工作。

  在传统戏剧的保护工作中,绍兴市采取多方措施,培养人才,活跃演出团体,复排传统剧目,创排精品,使绍剧、越剧等剧种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使处于濒危状态的新昌调腔、诸暨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等得到了抢救性保护,重新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在地方曲艺的保护工作中,绍兴平湖调因其濒危,首先被提上议事日程。

  吴双涛介绍,在老一辈传人的支持下,绍兴市文化馆早在2006年就开办了平湖调成人培训班和少儿培训班,并在多所学校设立传承基地,致力于平湖调的普及性传播。同时,积极组织演员排练和演出,2007年创排平湖调节诗《白雪遗音》,一举夺得第十四届群星大奖。2012年起,绍兴市文化馆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合作,设立地方曲艺传习所,春秋两季开课,持续开办平湖调、词调、摊簧、莲花落等地方曲艺普及培训班和传习班,聘请郑关富、王玉英、宋小青、倪齐全、沈麟、彭秋红等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授课,“目前,许多新传人已经能够走上舞台表演,平湖调、词调等项目的濒危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作为绍兴莲花落和宣卷的保护责任地,绍兴市柯桥区(原绍兴县)也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如2011年9月,绍兴县首届“国遗·绍兴地方曲艺传承班”在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开班,20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学生被选入这个班级,全日制上课,学制4年,经考试合格,将统一颁发普通中专文凭。作为政府扶持的文化项目,学生的学费、住宿费、书杂费、服装费等一概免除。在四年中,这些学生将系统学习绍兴莲花落、绍兴平湖调、绍兴摊簧、绍兴词调、绍兴宣卷等本土曲艺,培养新的曲艺传人。

  “口耳相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保护工作最离不开的就是传承人。”吴双涛介绍,绍兴的14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有刘建杨、章华琴等两人,地方曲艺有郑关富、王玉英、胡兆海、倪齐全、宋小青、何云根等六人,占据了极大的比重。“这些戏剧曲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在带徒授艺,培养新人;参加公益性演出;作品创作和各级比赛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老一辈艺人,在他们的身体力行、口传心授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实现薪火相传。(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