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

2014年04月10日 08:49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我喜欢这句话,“当城市进入午夜,书店就是灯火”。虽然很豆瓣,很眼熟。可是在春风沉醉的北京零点后,在美术馆东街22号那座整夜通明的二层小楼面前,你要是肯再把它重新拎出来,耐心嚼嚼,会觉得和眼前所见挺对味。

  我的同事张世豪就在里面待了第一个通宵。9点多,他坐在书店里,坐在一群正在阅读的人里面,用朋友圈分享了一篇《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即便你不这么文艺,即便你自拍发朋友圈手拿的是《谁的青春不迷茫》或《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没有关系。即便有人半是调侃地建议,说北京的三联应该像台北的诚品那样,换上哑光木质地板,简约玻璃吊灯,最好还有猫和秋千,这也没有关系。即便有点表演,有点一窝蜂,都没关系。

  有人质疑书店在炒作。就算是炒作,这炒作出来的氛围也多么美好。有人怀疑它坚持不下去,可是能有一晚算一晚的风景呢。有人在计算成本,以后每年将增加200万的运营成本。这有什么不好呢?就当它是一则有点贵的公益广告吧。

  24小时书店,理想主义一定远远大于实用主义。深夜需要果腹的,急着买某种生活用品的,得了小病不想上医院的,那24小时便利店和24小时药店就是灯火。而有谁因为买不到一本书就活不下去呢?本来半夜也确实没有必要大费周章地去买本书,药和食物是必需品,但书不是。所以,人少一点正好。只有十个人又怎么样,只有一个人又怎么样,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艺术,只是想表达,这个世界上,还有喜欢阅读的人。这个行为把他们聚集在一起,选了特殊的时间———深夜,特殊的空间———书店而已。

  书店确实是一个奇特的空间。人们总是能在这个空间里发现各种隐喻。

  2008年2月,45岁的罗志华在整理图书时被倒塌下来的书架压死。作为书店老板他显然不太成功。他死的时候是农历新年前,十天之后才有人破门而入,发现他被埋在书堆中的遗体。他的书店正在结业,连电话费都付不起。

  他同时也是书店惟一的店员、杂工,是独立出版人,是排版员、搬运工和发行员。他和他一手开创的二楼书店一起,象征着人文、小本经营,也因此往往与先锋、独立、风雅、次文化沾边。

  梁文道怀念死去的罗志华,提到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主角是个负责压毁被禁书籍的工人,三十五年来饱览群书,成了一个学问极大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是走进压纸机里,让机器里的沉重书籍渐渐压向自己的肋骨……梁文道说: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到罗志华的死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我们的过去;如果不幸的话,甚至象征我们的未来。

  人们意识到了这种不幸的可能性。前天晚上就有人跟张世豪说,自己“有百度后就不来书店了,再后来时间就被微信抢走了。”好在,他后来也意识到,“书香四溢,十分美妙”。

  前天晚上9点多,张世豪进入三联韬奋书店。一开始他感觉像是进了一个秀场,媒体的人比看书的人还多,书店老板在书店中央接受各种采访。快到零点,周围安静下来,剩下的就是真正看书买书的人。早上7点,北京的天亮透了,还剩两三个人。他在空荡荡的书店里选书,最后买了《我们仨》,钱锺书的《宋词赏析》,还有《丰子恺漫画》,花了93块。

  那天早上,张世豪抱着新买的书,上街吃了一餐舒服的早点:有馒头、小米粥和咸菜。我有点羡慕他。记者 潘媛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