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肃武威采用多重方式恢复古长城原貌(图)

2014年04月10日 20: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甘肃武威采用多重方式恢复古长城原貌(图)
    甘肃省武威市工作人员利用新技术修复古长城,经修复后的古长城基本可以与遗迹融为一体。据了解,目前武威市已经完成2.62公里的古长城修缮任务。 闫雅琪 摄
    甘肃省武威市工作人员利用新技术修复古长城,经修复后的古长城基本可以与遗迹融合一体。据了解,目前武威市已经完成2.62公里的古长城修缮任务。 闫雅琪 摄

  中新网兰州4月10日电 (闫雅琪 甄馥睿)“不再用泥土掺白灰的老法子,现在我们利用料姜石恢复古长城原貌。”面对风蚀雨淋的古长城,古长城修复现场的负责人蒋晴臣与他的同事们格外“细腻温柔”,他们各有分工,有些把竹签打入墙体、有些把混合好的材料往里灌注,修复好的古长城经过“时光的打磨”外观上基本与原址无异。

  甘肃省被誉为“长城大省”,境内有明长城17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战国、秦、汉长城2000多公里,居全国第二,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丝绸之路要冲,历史上一直是边疆要塞,仅古浪县内明汉长城就有188公里。

  蒋晴臣2006年起就从事古长城修复工作,他说,修复长城的技术一直在进步,古时候当地修筑的长城多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夯土为墙。在古老的墙体中,包含着红柳夹沙、芦苇夹沙、石块夹沙和石块垒砌等形式。以前修复长城延续了古法,修复后还会留有痕迹,现在经过工艺的改进,修复后的古长城基本可以与遗迹融为一体。

  曾经,甘肃段古长城“伤痕累累”。记者在现场看到,未经修复的古长城上能清晰的看到雨水冲刷的沟壑、虫鼠害留下的洞穴以及人为破坏的痕迹。有些地段,甚至被开凿成路,破坏严重。

  古浪县文化体育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杨文科告诉记者,目前古长城遗址的主要病害有裂隙发育、片状剥蚀、冲沟、生物破坏等。他指着还未修复的长城墙体说,长城上的裂隙会降低墙体整体强度,有时裂隙贯通严重影响到墙体的稳定存在。

  “而最严重的是人为挖掘。”杨文科叹息道,因靠近村庄,一些地段的古长城曾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有些墙体上开的窑洞已经危及到墙体的稳定存在;圆墩烽火台内部已被掏空,历史上有人居住,废弃后诱发过大规模坍塌。

  离古长城不远处就有村庄,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上个世纪中期,当地居民并不知道“那些断断续续的城墙有多重要”,孩子们最爱爬上城墙、在烽火台嬉戏;因经济贫困,大人们也喜用长城上“现成的土”给家里“添砖加瓦”。

  如今,经过维护的古长城在5至20米开外被铁丝栅栏隔开,沿路共有104个保护标识牌。杨文科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村民乐意加入“长城卫士”计划,他们“想把家乡的宝贝保护起来”。

  杨文科说,当地把古长城保护宣传制作成公益广告播放,并利用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春节、大型庙会,群众聚会比较多的这些节会进行宣传,对长城进行展示,请专家进行讲座,有时候也到学校、到村落散发长城保护的有关法规的宣传材料。

  据了解,目前武威市古浪县结合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大遗址保护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940万元,对古浪县泗水镇9.3公里名长城进行抢先加固,截至2013年年底已完成2.62公里的修缮任务,预计在2015年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