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洛阳北魏大墓万张残损壁画曾装60个编织袋(图)(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15日 11:30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大墓里发掘出的壁画残片

  墓葬规模确定为帝王级

  不过,上来就拿北魏皇陵对比似乎也不科学。想确定墓的性质,还得确定墓的年代,要确定年代,则要根据墓葬的形制以及出土的文物来推敲。

  根据土层和规制,这座“甲”字形墓的建造方式为方坑明券,即先挖好坑,在坑底用砖石建墓,建好后再在上面填土覆盖。这种规制和建造方法的墓葬,从曹魏至北魏洛阳均有发现,这个时间跨度太大。

  那么,出土文物就成了关键。可惜的是,大墓已被严重破坏,自唐宋起至近代的盗洞有五六个,东西已被掠得差不多,甚至棺材和大部分的建筑砖石都没影了,更不用说考古学者最希望找到的墓志。

  但墓里还是找出了一些残损的陶器、瓷器、铜器、金币等。陶器有陶册、陶壶、陶盏、陶案等,制作精致,其中陶盘、陶案的样式较为少见,陶册为国内首次发现;瓷器有青瓷龙柄鸡首壶、青瓷碗;陶俑则有文官俑、仪仗俑、马、骆驼等,较完整的只有3个俑头;铜器发现有带扣、铜片、铜钉等;金币经仔细辨认,为拜占庭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

  考古人员发现,3个陶俑俑头均为小冠文官俑,彩绘,造型优美,可与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皇家寺院永宁寺出土的俑头相媲美,而陶俑的样式,同永宁寺以及上世纪60年代发掘的北魏元邵墓内的陶俑风格相同,它们的年代应该比较接近。

  而墓葬内出土的陶盏、陶砚以及青瓷器,同宣武帝景陵出土的式样及质地都较为一致,其中,青瓷龙柄鸡首壶在洛阳乃至国内只出土过两件,另一件今藏洛阳市博物馆,也是从一座北魏墓中发现的。

  这些文物构成的“时间证据链”,圈定这座墓葬应属北魏。而那枚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则提供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时间上限——其铸造时间在公元491年至518年,说明该墓应在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以后所建。

  这枚金币,也使墓主人的尊贵程度陡然提升,其与国内出土的其他东罗马金币相比,磨损度小,品相相当好,边缘被刻意剪去,当为把玩所用。我查了不少资料,在其他墓葬中,这种金币多被置于死者口内或手中,足见其贵重。

  更细致一些分析,墓葬内出土的陶俑采用前后合模的方法制作,这种做法多见于孝昌年间(公元526年~528年)以后。因此,考古人员给出了这座墓葬的时间区间——北魏孝昌年间至北魏末,即公元525年至534年。

  宣武帝死于公元515年,他的墓与这座墓年代差得不算远,这样一来,拿这座大墓跟宣武帝景陵对比,又是合情合理的。洛阳此前总计有4座明确的北魏帝陵,景陵是唯一一座经过发掘并对外开放的,我曾专程赶到古墓博物馆,到景陵内部走了走。在封闭幽暗的地底,景陵的墓道显得极长,走了60步才到前甬道,其规模可见一斑。而衡山北路大墓,从整体尺寸上与景陵相当,甚至略大。

  难道,这真是北魏的一座帝陵级大墓?这个想法让发掘者的心跳开始加速。

  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埋的是哪位皇帝呢? 记者游晓鹏文图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