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景堂图书馆由华侨捐建 每天千人入馆阅览(图)

2014年04月22日 10:4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在司徒氏图书馆阅览室只有一个老人在看报。

景堂图书馆规模较大。

  明天就是4月23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如今政府和社会机构推出花样繁多的读书活动,力求提升整个社会的阅读文化。然而,图书馆作为收藏图书的宝库,其命运却游离在人们的视线之外。

  在侨乡江门,近代历史中也涌现出不少由华侨捐资建立的图书馆。其中新会的景堂图书馆、赤坎镇的司徒氏图书馆和关族图书馆尤为声名远播。然而如今,这些图书馆有的发展兴盛,以文化哺育着当地人。而有的却失去了往日光彩。

  趁着读书日的机会,在开始读书之前,先来读一下这三所图书馆的命运变迁吧。

  司徒氏图书馆和关族图书馆:图书馆功能弱化

  两图书馆曾为赤坎双骄

  来到司徒氏图书馆门前,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有着鲜明葡萄牙风格的三层庭院式小洋楼,这座承载了历史风云变幻的图书馆是当年开平家族图书馆的先驱。

  在位于庭院一角的图书馆办公室里,司徒氏图书馆馆长司徒亮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初,司徒氏的海外乡亲就创办了族刊《教伦月报》,倡议创办家族图书馆。得益于海外华侨的解囊捐助,到1925年,这座中西合璧的图书馆就落成于赤坎镇东堤潭江之畔,并于次年元旦开馆。“图书馆顶部那座从美国波士顿买来的大钟,从那之后开始为镇上的百姓整点报时,我都听了好几十年了。”司徒亮说。

  就在司徒氏图书馆开馆后,赤坎镇上的关氏族人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就在堤西河畔建起了一座关族图书馆,并在1931年开馆。

  在1926年1月1日司徒氏图书馆开馆之时,藏书就达到了1万册以上。而关族图书馆也购买了《四库全书》、《万有文库》、《二十四史》等重要书籍。两座图书馆也从此开始在潭江之畔遥相呼应,成为赤坎镇的文化中心。

  主要功能为宗族纽带

  不过,记者走进司徒氏图书馆一楼的阅览室发现,那里的摆设都相对陈旧,书报栏上的杂志也比较旧。整个阅览室都只有一位老人在安静的环境里看报。而整个下午,进出图书馆的都是外地的游客。司徒氏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大概只有不到10人来图书馆。

  “现在来看书看杂志看报的学生比我刚来那会儿少很多,因为现在网上什么都能找到。” 关族图书馆馆长关赞棠说,他在图书馆已经待了16年。

  关赞棠告诉记者,现在关族图书馆平均每年会增加1000册左右的图书。由于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自宗族内部的捐赠,因此相对较少,去年一年大概有22万元左右。而司徒氏图书馆则更少,去年只有十多万元经费。由于经费较少,两家图书馆的图书和设备更新都很难推进,而图书馆的职员也大多是退休人员,工作只能领取一些津贴。

  关赞棠表示,关族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功能已弱化,目前主要职能是作为宗族文化交流的纽带,图书馆职员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光裕月报》的编撰上。司徒氏图书馆的情况也类似,据司徒亮介绍,他们平时的工作主要是搜集、整理和编撰司徒氏的人文资料,汇编成书,同时还要兼顾《教伦月报》的编撰等。

  功能异化:读者少游客多

  近年来,由于开平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旁边的影视城知名度提升,两图书馆成为了赤坎镇上颇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关赞棠表示,遇旅游旺季或节假日,图书馆一天甚至会有三四百人进去参观,是进去读书的人数的几十倍。

  景堂图书馆:走公益之路 光彩熠熠

  多次扩馆 也曾闭馆

  在司徒氏图书馆落成的同一年,由新会华侨冯平山捐资的景堂图书馆也在新会建成。

  初建时,景堂图书馆馆舍面积1250平方米。1986年,冯平山哲嗣冯秉芬、冯秉芹捐资扩建了景堂图书馆新楼,面积4030平方米。再加上2012年霍宗杰捐资兴建的霍宗杰阅览室,图书馆总面积达到6510平方米。

  袁梅梅也向记者讲述了景堂图书馆的历次劫难,在新中国成立后,景堂图书馆也曾被迫闭馆。所幸在改革开放之后,景堂图书馆再次得到了冯氏家族的捐助,而政府也给予了不少支持,使得景堂图书馆再次焕发新的光彩。发展到今天,景堂图书馆已成了新会的文化象征。

  公益之路 反哺侨乡

  如今,景堂图书馆位于新会商业繁华的仁寿路步行街,藏在一片骑楼群中。走进图书馆大门,馆舍前后两座, 前座2层, 后座3层。

  据袁梅梅介绍,景堂图书馆目前各种厅室设置比较完善,除了4个阅览室、5个书库外还有各类展览厅、报告厅、少儿室、视听室等,相关的阅读和文化设备也非常齐全,馆藏各种图书40多万册,而打理整个图书馆的,则是袁梅梅和她的30位图书馆职员。

  记者看到,在霍宗杰阅览室一层,坐满了读书看报的读者,而这还是在工作日的时候。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天进景堂图书馆阅览的就超过了1000人次。

  在袁梅梅看来,景堂图书馆如今的兴盛,除了冯氏家族前后90多年几代人的大力支持,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政府的扶持下走上了公益性发展的道路,能够在吸取五邑经济、文化资源的同时反哺侨乡的发展。

  袁梅梅介绍,为推进公益性服务,景堂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全面免费开放,还惠及外来务工人员。同时,图书馆还开办了青少年活动的第二课堂。

  此外,景堂图书馆举办了各种文化展览,据袁梅梅介绍,目前景堂图书馆的文化展览排期已经排到了2015年。

  对于侨乡许多类似的家族图书馆的发展道路,袁梅梅说,“现在一个图书馆单靠家族的支持,是很难维持的。”在政府的扶持下,景堂图书馆不再单纯地依靠华侨捐助,经费来源有了保障,这使得图书馆很多硬件设施得以翻新、更新。

  而在景堂图书馆纳入事业单位体系后,图书馆能以较好的待遇吸引专业人才,这也使其在新时代下仍光彩熠熠。  文/记者陶旺波 图/记者龙城通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