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编剧赵冬苓质疑《西藏天空》片方侵权

2014年04月28日 10:33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赵冬苓质疑《西藏天空》片方侵权,保护创意遭遇法律困局

  作家阿来编剧的艺术片《西藏天空》4月15日上映,日前,山东著名编剧赵冬苓在微博上称“看到海报和故事介绍我只能用呆若木鸡来形容”。原来,此片原名《扎西德勒》,赵冬苓写了第一版剧本,但几经波折电影终于拍出来后,赵冬苓发现影片使用了她的核心创意和人物关系,自己却只在片尾被列为“剧本支持”,且名字还被署成“赵东苓”。“编剧如何变成了剧本支持?”赵冬苓说,与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不同,此种情况下编剧在保护自己的创意时会遭遇法律上的困局。接受本报采访时,她透露目前此事正在商讨解决中。

  发微博抗议

  剧情很眼熟编剧却不是自己

  日前,赵冬苓通过微博对《西藏天空》的出品方上海电影集团(本版简称上影)提出了质疑:“抽走了核心创意和核心人物关系,编剧如何变成了剧本支持?”赵冬苓说,自己和上影合作多年,“君子绝交,不出恶语”,她本着尽可能冷静的态度,说出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事实。

  《西藏天空》由青年导演傅东育执导,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担任编剧。赵冬苓透露,2008年,她受邀创作一部名为《扎西德勒》的电影,并与电影局剧本中心签订了委托创作协议,她到西藏进行了采风,创作了一个贵族青年和一个农奴青年互为替身的故事,贵族少年格桑因为体弱多病,家里找来农奴少年扎西,改为格桑的名字送入寺庙,替他受苦、修行,两人命运纠缠,共同经历数十年的时代变迁,最终贵族格桑和农奴扎西都成了具有平等人格的人 。

  赵冬苓表示,当时她如期上交了剧本,但由于各种原因,影片拍摄一再延期,后来就没了消息。直到十几天前,赵冬苓突然发现上影在宣传《西藏天空》,这才知道电影拍出来了,“见到海报和故事梗概我只能用呆若木鸡形容我当时的感觉。”

  赵冬苓说,她注意到电影的宣传海报上,贵族青年和农奴青年互为影子 ,故事梗概中也称讲述的是庄园少爷丹增和农奴普布40年的恩怨情仇。赵冬苓还发现,阿来在一次采访中也承认,当他介入的时候,“两位男主角因为命运的驱使互为替身的情节已经大致有了”。

  编剧遇尴尬

  创意被盗却陷法律维权困境

  “上影在片尾给一个叫赵东苓的人和五六个编剧并列署名为剧本支持。赵东苓当然不是我,因此可以从法律上说上影并没有提到我。但我猜上影可能指的是我,全怪我名气太小,以至于和上影合作了多部电影,他们还是没弄对我的名字。”贡献了核心创意却没获得编剧署名权的赵冬苓说:“我不明白剧本支持是什么职业,莫非是阿来先生写剧本的时候我曾经端茶倒水?”

  几经交涉,片方提出可以给她署“前期创意”,放在片尾。赵冬苓则提出了三条意见:第一,没什么前期或后期创意,创意就是创意;第二,要署在片头;第三,希望能得到上影一个道歉 。她说,目前此事尚在协商解决中,她并不想要求经济补偿,只是希望知识产权得到更好的保护,编剧这个群体得到更多的尊重。

  与诸如抄袭和剽窃等行为不同,目前赵冬苓的遭遇在法律上也是盲区,“这件事带给我更大的困惑就是一个编剧如何保护他的创意的问题”,赵冬苓说:“你写了一个剧本,和制片方签了合同,制片方完全可能把其中的创意和人物关系抽走,另做一个剧本,从而导致你原来的剧本不可再用,而你在法律上还挑不出毛病。这困局,如何解?”

  改编《红高粱》

  尊重原著精神又融入新角色

  赵冬苓说,虽然她在跟上影讨论解决后续问题,但她不会就此揪住不放,“对于我来说,如果我还有创造力,相信我还能出好作品;如果我江郎才尽,多一部作品也吃不了一辈子 。”由她担任编剧的电视剧版《红高粱》就是一部备受期待的大作,此前郑晓龙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接拍《红高粱》,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赵冬苓改编的故事大纲新增了许多人物,电视剧的故事也比电影更沉更重,让他最后下定决心接下这部剧。郑晓龙表示,有些人物确实是小说中没有的,像秦海璐、曹征演的角色,都是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需求增加的。

  对改编《红高粱》,赵冬苓说:“看过莫言原著的人就会知道,小说中有很多内容并不能呈现在荧屏上,这个中篇小说的容量撑不起一部 50多集的电视剧,必然要重新创作很多情节和人物,在剧中,我给九儿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和人物关系。”虽然改动很大,但她表示,这些再创作都是基于莫言小说的原著精神,原著的精神内涵还在。

  白纸上创作

  写《青岛往事》比《红高粱》难

  除了《红高粱》初步定于今年年底跟观众见面,赵冬苓编剧、黄渤主演的《青岛往事》也已经制作完成,正在待播。赵冬苓说,这部戏和《红高粱》一样,都让她非常期待。在创作难度上,《青岛往事》甚至比《红高粱》的创作过程还艰辛,“因为我对青岛开埠那段历史不是很熟悉,对早期商业市场的商战故事等都做了大量的前期采访和调查工作”,赵冬苓说,《青岛往事》是在一张白纸上创作出来的,《红高粱》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红高粱》的原作虽然容量不够,但提供了鲜明的人物”,赵冬苓说,九儿的形象基本遵循原著,但将她的故事前延,增加了九儿出嫁前的生活。赵冬苓称:“对九儿和余占鳌的关系,我特别注意到莫言在后记里说到他对男女爱情的理解,对于他俩关系的解读其实既是爱又是恨。我们把九儿和余占鳌写成一个男人和女人的战争,他们互相征服,是爱恨交织这种关系。所以我给九儿的故事往前延伸了一段,她原是单纯的、相信爱情的女孩,结果经历一系列波折,成长为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人。”记者 王法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