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913年黎民伟拍摄香港第1部影片《庄子试妻》(图)

2014年04月28日 10:4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1923年7月,黎民伟在广东拍摄孙中山与蒋介石坐火车北上视察。黎民伟为国民革命拍摄的纪录片留下珍贵影像史料。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除了满足“吃货们”的诉求,纪录片这一载体本身也受到了关注。

  几乎所有国家的电影都起源于纪录片,电影在发明之初首先是作为记录手段而存在的。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几代电影工作者(以及后来的电视工作者)拍摄了大量的纪录片,记录了时代风云的变幻。

  “影院时期”的新闻片

  在中国,纪录片最开始是以新闻片的形式出现的。1911年,戏剧工作者朱连奎、夏月润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拍摄了反省辛亥革命的《武汉之战》,1913年拍摄了《上海之战》。这两部纪录片的出现,开创了民间纪录片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

  上个世纪2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纷纷投资电影业,中国电影获得了较大发展。这个时期成立的大量影片公司促进了新闻纪录电影的发展,新闻纪录片的数量比过去有所增加,甚至出现了大型文献纪录片。

  回顾中国纪录片的历史,黎民伟扮演着重要角色。黎民伟是民新影片公司的创始人,1913年,他在香港创建和主持人我镜剧社期间拍摄了故事片《庄子试妻》,由于这是香港的第一部影片,他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与当时大多数把电影当作娱乐或赚钱工具的电影商人不同,黎民伟认为电影不仅能供人娱乐,而且能移风易俗,辅助教育,改良社会,明确提出了“电影救国”的口号,并在当时中国电影业远离中国革命的情况下,拍摄了大量表现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新闻纪录片。

  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黎民伟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就任大总统》。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亲自担任摄影师拍摄了有关的新闻片。此后,他又相继拍摄了《孙中山为滇军干部学校举行开幕礼》、《孙中山先生北上》、《孙大元帅检阅广东全省警卫军武装警察及商团》、《孙大元帅出巡广东北江记》等。孙中山去世之后,他拍摄了新闻片《孙中山先生出殡及追悼之典礼》(1925)和《孙中山先生陵墓奠基记》(1926)。

  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有声电影的问世使新闻纪录电影的表现手段趋于完善。国民党政府越来越重视新闻纪录电影的作用,不仅加强对民营影片公司的利用和控制,而且成立官营影片公司。进入30年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到了新闻纪录片的重大影响,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了自己的电影机构,开始拍摄新闻纪录片。

  抗战时期,民营电影公司拍摄了《上海抗日血战史》《长城血战史》《华北是我们的》等纪录片,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东北民主》,华北电影队拍摄《钢铁第一营》《解放石家庄》等。

  纵观这个时期的记录片有几个特点,因为当时还没有电视,只能以荧幕的形式播放,这个时期的纪录片被称为“影院时期的纪录片”。题材大多集中在反映国家命运方面,这些纪录片又被称为“新闻片”。

  脱离了新闻片的记录片

  新闻片与纪录片的真正分离还是在文革后。新时期中国纪录片领域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是,电影纪录片逐渐衰落和电视纪录片迅速崛起。影院纪录片时代,因为素材单一,新闻纪录片一统天下,改革开放后,观众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说教式的纪录片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多层次需求。

  纪录片与新闻片分离后,纪录片的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电影工作者在摆脱新闻片的影响以及尝试纪录片的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电视工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国外合作拍片的方式也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在这个时期,纪录片在题材方面已经开始变得丰富起来,报道型、抒情型,文学型,以及大型系列片等样式开始出现,知识性欣赏性的风光品也大受欢迎。

  20世纪80年代,《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的播出引起的反响出乎人的意料。这部纪录片一共25集,是关于长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纪录片。1983年8月在央视首播,反响空前热烈,全国观众的反映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因为中国观众第一次全面直观地看到了国家的人文地理。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

  在当时制作这部纪录片时,编剧陈汉元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宣传色彩越淡越好,一定要贯彻恩格斯的一句话:‘把我们的观点隐藏在字里行间。’《话说长江》你看到的总是蓝天、白云、绿树、笑脸,我自己带头,希望其他写解说词的人不是简单站在边上介绍,也不是第三方主观的推想,总而言之不要让观众有被强迫感,做节目跟写文章一样,目的都是一样,是有话要说。不是说给自己,是说给别人,别人爱听不爱听取决于你讲得好不好。”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优秀纪录片脱颖而出,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系列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1980)、《话说运河》(1986)等都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此外,宣传改革的政论片《迎接挑战》(1986),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而制作的《长征,生命的歌》(1986),为纪念建军50周年而制作的文献纪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1987),都在当时产生了轰动的社会效益。

  几年之后,《望长城》的出现又把中国纪录片推向了一个高度。1991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大型系列纪录片《望长城》,影片以摄制组的活动为线索,动态地表现了长城两侧人民的生存状态。影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自始至终的同期声、主持人的积极参与、长镜头的广泛运用、追踪拍摄事件的进程,所有这些手法都在当时的中国电视界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鸣。这部影片带动了一大批同类风格的电视纪录片的出现,如《远在北京的家》、《大三峡》等。此后,电视纪录片迅速成为电视节目的新时尚。

  中国纪录片的春天

  中国记录片的春天很快来了。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纪录片走向多元化的时期,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影视合流(电影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合流),内外接轨(国内纪录片与国外纪录片接轨),官民互补(官方纪录片与民间纪录片互补),新老并存(传统纪录片与当代纪录片并存),这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产生的结果。

  很多人都还记得20世纪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中有一个栏目《生活空间》,可以说,《生活空间》就是电视纪录片春天的样本。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广告语,该栏目以纪录片形态力图帮助人们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文化教养,以反映普通人生存状态的方法,在平凡中见惊奇,激发人们热爱生活和创造生活的热情。

  人文关怀,平民视角。弱势群体和非主流的边缘人开始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角。这个时期的电视纪录片更关注“过程”,大量运用长镜头和同期声,记录完整的生活流程,为观众提供开放、丰富、真实的信息场,是这一时期电视纪录片的主要特点。

  《生活空间》节目火爆的背后,是新纪录片运动的崛起。电影纪录片开始走向市场,电视纪录片则采取了栏目化的生存方式。在《生活空间》面世之前,1993年2月,上海电视台开辟了全国第一家以纪录片为主题的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而且是在主频道晚8点的黄金时段播出。该栏目播出的《摩梭人》、《德兴坊》、《毛毛告状》、《远去的村庄》、《大动迁》,由于反映了普通百姓的命运与情感而受到广泛欢迎。

  电视记录片的收视率在1990年代初期和中期得到很大提高。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参加了国际影视节,并且获得了承认。1992年,宁夏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合拍的《沙与海》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这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1993年,中央电视台选送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再获亚广联电视大奖,这是中央电视台首次获此殊荣。1997年,法国的真实电影节将大奖颁给了中国电视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这些纪录片的共同特点是,制作者花费很长时间与拍摄对象相互交流,深入观察和体验他们的生活,然后才开始影片的拍摄工作。

  遗憾的是,纪录片的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众文化日益取代精英文化成为主流,2000年以后,电视纪录片日益被观众疏远。一方面,轻松欢快的娱乐节目和引人入胜的电视剧攫取了观众市场,另一方面,纪录片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也限制了它的收视前景。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又在中国纪录片低谷中掀起一个小小高潮。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是中国纪录片的品牌元年,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我们第一次把纪录片单个作品完成了市场延伸。据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介绍,《舌尖2》则是一次市场化运作的尝试。《舌尖2》在立项之初就进行了项目招标;节目播出的同时段,天猫网开启《舌尖》美食同步开售,果壳网推出“舌尖”APP发布官方菜谱。

  人们已经意识到,过去拍一部好的纪录片,它可能只是一部好的作品,但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做的更是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产品。从这个角度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个好的开端。文\本刊特约撰稿 陈方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