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宁波年糕曾亮相""舌尖1" 播后一年多电话未停过

2014年04月28日 11:08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37岁的宁波设计师欧慎,有一个很让吃货朋友羡慕的先天优势。

  他的外婆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象山,会做最正宗好吃的宁波水磨年糕。欧慎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至今还有小时候等着热年糕打出来,裹上豆酥大口咬下去的快乐记忆。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热播,宁波年糕在其中出镜7分钟,片中用传统工具娴熟制作年糕的那户象山人家,就是欧慎的外婆家。电视播出后,外婆家的电话响了一年,还有人找上门向请他们做代言。

  如今,《舌尖》第二季又开播了。这次,欧慎坐在电视机前,期待即将出现的宁波美食;而在象山,他的外婆一家,又有了关于水磨年糕的一次温情记忆。

  听说要拍家里做的年糕

  三分之二的家族成员赶回来了

  欧慎的外婆家,就在象山县新桥镇井头村,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集中,两位老人家被称作“顾阿公”和“顾阿婆”,已经将近80岁了。

  两位老人育有两儿两女,并开枝散叶,繁衍出一个20多人的大家庭。只是家族大部分人都在外面工作生活,平时只有老两口留在井头村的老家,就算过年要聚齐一次也很不容易。

  为什么会选择顾阿公家来拍摄如何制作宁波水磨年糕?

  欧慎说,前几年有个台湾杂志要出一本介绍宁波年糕的书,欧慎的朋友想起顾家的阿公阿婆是祖祖辈辈务农的象山人,就介绍了过去。,《舌尖》剧组可能因此联系上了他们。

  得知《舌尖上的中国》要来家里拍摄,整个家族都动员起来。“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家族成员回来,比过年聚餐都要齐。”欧慎笑着说。

  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顾阿公和顾阿婆不管怎么忙,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拍摄的时候,老人家特别高兴,因为一家人都聚在一起,热闹。”欧慎说,老人家对于上电视并没有太多心思,倒是一家老小难得的大团聚,并且重拾往日制作年糕的场景,让他们格外兴奋。

  为了拍最正宗的年糕做法

  剧组待了整整四天

  “我记得上剧组是当年(2011年)4月份来踩点的,最后是10月份来拍摄。”欧慎说,拍摄用了整整四天,最后呈现在记录片中的,是最最精华的7分钟。

  为了这次拍摄,外婆家也准备了很久:“米粉、艾草都要提前准备,很多传统制作年糕的工具都不怎么用了,不过还好都保留着。”

  然而,传统的水磨年糕到底该怎么做,欧慎其实已经不太记得清了。倒是他的舅舅,48岁的顾盘飞,说起来如数家珍。

  顾盘飞说,制作水磨年糕,先要将糯米和粳米进行配比,两则之间的比例拿捏很重要。

  米用水浸泡后,被放入石磨研磨成粉。然后,米粉被装入木制的蒸桶蒸熟,再被放入石臼里进行反复的搡捣。捣烂后的熟米粉,被放置到桌板上,经过揉压、刀切、塑形几道程序,就最后成为了一条条成品年糕。

  如此复杂的程序,造就的是最柔韧筋道的水磨年糕,也是最温暖的家族回忆。

  “短暂的家庭聚会之后,孩子们带着阿公阿婆亲手做的年糕,回到城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的宁波片段,以这样一句颇为温情的话作为结语。

  《舌尖》播出一年多

  他们的电话就没停过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美食主题的纪录片,播出后在全国收获前所未有的关注,也给顾阿公这户普通人家,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

  “刚播出的时候,一天能接到四五个电话,一般都问电视上的是不是你家?你们家怎么上电视了。”顾盘飞说,一年多来家里的电话就没停过。去年夏天, 还有四五个北方口音的陌生人造访,来谈合作。

  “他们在北京要开一家主题餐厅,想把舌尖上的中国中的美食都收集在一起,希望我父母能去北京给他们做代言。”顾盘飞说。

  上一次电视,居然还引来了这样的“商机”,让他们一家很吃惊。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拒绝了。

  “父母年纪都大了,长途奔波怕身体吃不消,我们也不想借此去做生意。”顾盘飞如此解释。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