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0岁黄永玉推自传体小说 被评"堪比现代活化石"

2014年05月19日 14:3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九旬黄永玉著书回望人生

  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堪比现代活化石”

  5月17日,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暨“黄永玉的文学行当”专家论坛在北京举行。导演英达主持,作家格非、韩少功,文学批评家李敬泽等参与研讨,宋祖英等出席。

  80万字的自传体小说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是黄永玉的自传体小说,上世纪40年代就已动笔,几经停辍延宕,近年又开始续写。2009年起《收获》连载,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将第一部《朱雀城》结集出版。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表示,这几年每次遇到《收获》的编辑,他都要问一句:“明年你们还连载黄永玉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就力表支持。“对于一个文学刊物来说,用这么多年时间连载一个小说,是一件非常疯狂的事情;但我又非常喜欢读这个小说。”

  《朱雀城》洋洋洒洒80万字,所描写的,却仅仅是1926-1937年,即黄永玉2岁到13岁之间的故乡风物、童年见闻。这位沈从文的表侄以朱雀城指代家乡凤凰,描绘了当时湘西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物。

  黄永玉介绍,自己现在正在创作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二部将聚焦八年抗战时期,而构想中的第三部,则将书写解放之后的经历。因此现在还是每天写作,活到90岁也不给自己放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认为,黄永玉以90岁高龄推出的这部自传小说,折射中国百年,堪比现代活化石,但最难得的,是摒弃了主流的小说叙事,宏大的历史事件不再居于主体,而是作为传说笑谈等侧面,“用个人生命景观化解冰冷历史意识,因此超越了自传的范畴。”

  山河岁月比历史更持久

  黄永玉多才多艺,在木刻、国画、油画、雕刻等艺术领域均有建树,但他自称最倾心的行当,还属文学。

  格非表示,在《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的阅读过程中他多次想到了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是在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中打捞回忆。整部书叙事、用字都非常简单直接,但也因此相当感染人。

  但这部自传小说,口碑尚不如他之前的《永玉六记》《比我老的老头》等散文作品。作家韩少功介绍,文学界对这部小说的反应,一是困惑,二是争议,乃至很多人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评价。但他认为,这是因为读者已经习惯了西方式的由戏剧发展而来的小说,反而不习惯中国式的由散文发展而来的小说。

  “以一些专业的写作技巧去衡量,这部小说大概是不专业的,比如出现了那么多人名,完全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感受;黄永玉的艺术作品是艺术界的奇葩,这部小说也是文学界的奇葩。小说天马行空,是与作家本人的顽皮天真相适应,无法用任何写作技巧去规范的,这部小说没有戏剧式的节奏,因为它是一部多焦点的长卷。”韩少功说。

  李敬泽认为,沈从文的作品中从不出现“宏伟”、“壮观”、“悲伤”这样的辞藻,但他能恰如其分地把这些情状表达出来,而黄永玉也不用这些辞藻,但他的表达,比恰如其分多一点。

  李敬泽认为,文学界对这部小说的无法定论,也因其有拒绝经典化的自觉:“历史”本来会成为这样的小说中压倒一切的标准,“但黄先生90岁了,堪比韩剧中的都教授。历史对黄先生和都教授来说是什么?山河、岁月、人,还有好吃的。穿过‘历史’留下来的是这些东西,比‘历史’更持久。”

  “不写完可惜”

  英达认为,黄永玉在香港的时候曾做过编剧,并非不了解戏剧化的技巧、手法,在小说中将此自觉抛弃是有意为之。英达之父英若诚与黄永玉交往多年,英达回忆他小时候就被黄永玉的叙事所折服:“我们一起上饭馆吃饭,那时候北京街上还有赶大车的,一个赶大车的一气吃了一百个饺子。黄伯伯说:‘只见他用嘴把碗边一拦,用筷子往嘴里赶。’活灵活现。”

  评论家解玺璋认为,相比时下受网络影响的文学语言,黄永玉的语言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一方面能使人感到浓浓的乡土味道,具有个性化的表达;另一方面,这种方言并非纯粹地方化,非湖南读者也能读懂,是作者经过自己的加工后与读者的沟通。此外,黄先生还规避成语、书面语,认真地书写自己的个性化、趣味性的语言。”

  对于接下来的两部,黄永玉表示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写完:“我现在90岁了,但不写完又有些可惜,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抗战八年,还有解放后这几十年。”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