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严歌苓将陆焉识刻画为浪子 称浪子回头更动人(图)

2014年05月21日 15:15 来源:大河报 参与互动(0)

《陆犯焉识》作者:严歌苓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定价:35.00元

作者严歌岺

  阅读提示|电影《归来》的热映,让许多人重新把视角投向严歌苓的原著小说《陆犯焉识》。尽管电影只使用了小说最后的内容,故事的重点也在于团圆的主题,但牵扯观众的始终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命运。作为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小说《陆犯焉识》主要处理的是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动荡历史中的命运和他们的精神世界,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气概。

  知识分子的悲剧历史命运

  《陆犯焉识》“小说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小说40万字的长篇篇幅详细描述了陆焉识悲剧的人生。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与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瑜。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瑜的深爱。婉瑜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庸俗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瑜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首次男性视角的人性之歌

  严歌苓的小说一向是大导演们的最爱,盘点一下她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大致包括:张艾嘉导演的《少女小渔》,陈冲导演的《天浴》,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以及孙俪主演的电视剧《小姨多鹤》,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蒋雯丽主演的《娘要嫁人》比较特殊,是先有影视作品再改编成小说)。此外,还有被买走影视版权、但一直还没有动静的,包括:陈凯歌买走的《白蛇》,姜文买走的《灰舞鞋》,以及传说被陈冲买走的《第九个寡妇》和《扶桑》,严歌苓擅长塑造女性角色,忍辱负重的,在乱世里生生不息的,在爱情困境里腾挪跌宕的,丰富多彩的女性角色。

  而陆焉识这个角色,在严歌苓的小说世界里则相当与众不同,他是严歌苓第一次在作品中以男性视角展开叙事,严歌苓将知识分子陆焉识放置在中国二十世纪严苛的政治环境中,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传奇的个人经历熔于一炉,从而谱写了一曲政治与人性之歌。

  严歌苓曾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虽然陆焉识只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创作《陆犯焉识》这部小说跟她祖父的经历有密切联系,小说最真实的部分来源于她祖父的经历,“他是一个神童,十六岁上大学,二十五岁读博士,之后有着长达20年的大西北监狱生涯。”祖父严恩春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厦门大学教书,是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首位中文译者,在对时局的失望中自尽身亡。严歌苓旅美后,才了解到其祖父在美国的生活,到过他当年就读的大学,找到他一部关于改革开放的博士论文,洋洋洒洒竟有三四百页之多,并且还是用英语写成。其祖父监狱生活的部分,来自一位长辈的叙述,他给严歌苓讲了很多故事,并且提供了他的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很多在大西北荒原的趣事,比如怎么住,吃什么等。其中还不乏“狼口脱险”这样的惊险情节。

  当素材储备得足够后,严歌苓是个快手,据《陆犯焉识》的编辑回忆,当时她只用了两三个月时间,便写了50多万字,但又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修改,删了10多万字。而陆焉识也被刻画成一个风流的人,一个浪子。在严歌苓看来,非英雄更动人,浪子回头更动人。“评价一个人物形象应该用理解与宽容的眼光,从文学角度出发,而非道德评判方面。”

  《归来》是个简约的爱情故事

  《陆犯焉识》有40万字,而电影《归来》只有仅仅111分钟,与其说电影改编自原著,不如说电影是原著的删减版,实际上《归来》只选取了小说最后30页的内容。

  对于影片的文革背景,《归来》没有回避,但也没做过多纠缠。主人公陆焉识扭曲的命运却并非描写重点,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在原著小说中,男主角陆焉识与女主角冯婉瑜相识于民国,并且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之后,苦难的时代来临,陆焉识被残酷地“改造”,继而发配大西北。而电影《归来》展现的则是被打成反革命的陆焉识在大西北劳改20年之后,回到家中,妻子冯婉瑜却因失忆而认不出他的故事。原著中陆焉识被打倒的原因以及苦难年代的残酷遭遇、儿媳等人物的故事等牵扯的时代背景和刺痛人心的情节,在电影中却不曾涉及。

  电影如此删减,引起“原著党”不满,甚至使一些影评人的质疑。但严歌苓倒是十分宽容,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还公开表达了她的满意态度,形容电影是原著的抽象化,就像“一滴水见太阳”。甚至自曝,虽然故事早已烂熟于心,“但看到电影剧本时还是哭得要命”。严歌苓还认为,小说改编电影,肯定是导演根据小说得到的灵感重新创作的故事,往往坚持还原原著的电影都不怎么成功。

  小说最后,陆焉识经过了一场浩劫终于真正爱上了冯婉瑜,那种唏嘘,那种哀叹,而这正是《归来》要诠释的。而最让严歌苓感动的是,女主角冯婉瑜出场时便已经失忆,往昔所有美好只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冯婉瑜早已忘却了。“你会想,如果她能回忆起往昔,那该是有多好。”

  以上资料由记者梁宁整理而成

  《归来》省略的故事,更动人

  陆焉识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大少爷,聪慧而倜傥。他会四国语言,说着剑桥口音的英语,会写一手好字,会打马球、板球、弹子,会做花花公子,还会盲写。

  1925年,陆焉识初识冯婉瑜。之后,恩娘(继母)冯仪芳软硬兼施,让他被迫娶了自己的这个侄女。

  为了让恩娘允许他出国留学,陆焉识同意了这门亲事。但在他漂洋过海前,必须完成婚事。

  随后,在美国的5年时光,他和意大利女郎望达热恋,他也同一代知识分子一样,在留驻美国与归国的抉择中徘徊不已。

  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归国的邮轮。这时他已经缺失了那一点使机会、勇气、动机合而为一的不成熟。

  走下横渡太平洋的邮轮,身后是不再有用的自由,眼前是站在岸上的冯婉瑜那双期盼的眼睛。

  婉瑜看了焉识一眼,可惜焉识忽略了她的目光,在此后人生很长的时光里,他才得着妻子目光的要领,她的美艳,就在那类目光里。她的生动和风情,都跟着那目光转瞬即逝,但可以非常耀眼。

  战争改变了很多东西,包括繁华的旧上海和不可一世的陆焉识。

  1942年,那时陆焉识第一次为他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了反“革命”,被国民党特务关押在重庆两年。

  1945年底,焉识回到上海。家中已经变样,他离开后,恩娘与婉瑜将陆家别墅出借给一户日本家庭。

  停战后的第二个礼拜,日本人退了租,一家人终于搬回。政府官员却在此时指称别墅是日本人占领的房产,此时要由政府接管,要求陆家所有人在一天内搬离。接管者的蛮横,让他只能服软,向接管官员乞求,终于将搬离时间延长了一个礼拜。

  两年后,当焉识的生活渐趋平稳后,他的笔头再度不安分。

  他撰文讽刺当年接管官员的嘴脸。文章一出,影响很大,不少左倾作家陆续跟进用类似的反讽笔调写政府和黑帮暗地勾结。

  次年暮春,在“肃清反革命运动”的浪潮中,焉识被捕入狱。

  1955年,他被判无期徒刑,转入浙江和江西接壤处的一所监狱,冯婉瑜每三个月的月初按时来探望焉识,探监的日子,总是四季之交。

  直到历经了物质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会围猎,尤其是开始萌生对冯婉瑜那份迟到的温情的时候,陆焉识开始变了,蜕变成了一个疼爱妻子的老陆。

  为了和冯婉瑜见上一面,1963年焉识心甘情愿成了逃犯。

  从陆焉识1979年返回上海开始,冯婉瑜一直把他作为一位爱慕者相处,冯婉瑜依旧在等着她的陆焉识。于是陆焉识就静静地陪着她,把前半辈子从来没给过她的耐心和等待攒够了一起都给了她。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