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收碗大爷食堂办"画展" 一幅画曾卖出12000元(图)

2014年06月03日 10:20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胡乾发在食堂里挂上了自己的书画作品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摄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食堂成了写字楼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写字楼林立的新街口,有一家位于青石街的食堂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这家食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山水风景画以及漂亮的毛笔字。这让来吃饭的“食客”很感兴趣,“是谁画的?怎么会在食堂展出?”

  记者 郝多

  动起小心思,食堂变成“美术馆”

  “很多人打完饭,就坐这儿了,说是对着画吃,好欣赏。”胡大爷乐个不停,“很多人都会问‘谁画的?’一听说是我这个收碗的画的,都会对我刮目相看,有人还说‘真是埋没人才了’。”眼前这位穿着白色T恤衫、迷彩长裤的老人叫胡乾发,今年67岁,安徽黄山人,他就是这些书画作品的创作者。

  今年4月,退休在家的他随小女儿和小女婿来到南京,“他们承包了这个食堂,我就过来帮他们打打下手。”

  来到南京,看到400多平米的食堂,胡乾发动起了“小心思”。“墙上光溜溜的,连幅画都没有,不如把我的书画挂出来,让大家边吃饭边看。”

  说干就干,胡乾发立刻回了一趟黄山,将自己的10幅字画带到了南京,没有任何装裱,只是简单地拿胶带把这些字画直接贴在墙上。

  从小被父母逼着练字,打下基础

  胡乾发1947年出生在安徽黄山,父母都是文盲,却对这个大儿子有着非常高的要求,“5岁就逼着我写毛笔字,不写就打。”胡乾发说,父母的想法很简单,自己没文化,不能让孩子也没文化。

  胡乾发还记得,那个年代,一个灯盏芯,摆到豆油里,可以点好几个小时。可即使从早到晚都在写字,他也完不成爸妈要求的一天写完5本练字本的任务。

  如今,回想起父母当年的“棍棒教育”,胡乾发仍然心存感激,“当时就是依葫芦画瓢,字都不认识一个,但确实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上小学后,胡乾发的毛笔字成绩一直在全年级遥遥领先,而上了初中后,胡乾发又发现了自己画画的天赋。

  自学成才,一幅画能卖12000元

  1965年考上中专后,因家里贫困,胡乾发辍学当兵。

  在部队里,只有周末,胡乾发才能抽空弄点废纸写写字,过过瘾。

  1971年,胡乾发被分配到黄山发电设备厂,从那时开始,他白天上班,晚上画画写字,“别人都去打麻将、打扑克,骂我是呆子,我说‘呆子就呆子吧’。”

  胡乾发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江山痴”,以此表达自己对山水画的喜爱。没有老师,他就自己找书找资料来学习,“一年365天,一天都不落下,就是大年初一,客人没来时,我都要先画上两个小时。”

  退休后,胡乾发更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书画上,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1996年,胡乾发卖出去了自己的第一幅画;2012年,一位浙江老板花12000元购买了他的山水画。

  希望通过书画,交到更多的朋友

  没有拜过一位师傅,也没有在正规的学校学过一天画画,但创作的作品已经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这让胡乾发非常激动。

  今年开始,他逐渐萌生了要办画展的想法。可是,没有任何社会关系,胡乾发连办画展的场地也找不到,“就算有场地,展出一天就要近1000块钱,而且还没几个人看。”

  听说小女儿在南京承包了食堂,胡乾发感觉“有了希望”,“我不在乎在哪里展出,这就是我的天地,我的展厅。”胡乾发特别乐观,“南京是大城市,来这里吃饭的人都是有文化的,这比正儿八经的画展都强。”

  书画挂出来才一周的时间,就有不少“食客”和胡乾发切磋,“我希望来这吃饭的人,看到这些书画,心情更加愉悦,也希望通过这些书画,交到更多的朋友。”胡乾发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