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古邓国鼻祖系商王武丁叔父曼公 或为邓姓起源(图)

2014年06月11日 10:54 来源:河南商报 参与互动(0)
古邓国鼻祖系商王武丁叔父曼公或为邓姓起源(图)
曼公、吾离(中)、邓禹三位邓氏祖先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吾离陵前

  商王武丁册封其叔父曼于邓,邓国由此开启了一段600多年的历史。 记者 唐朝金 文/图

  而由邓国发展而来的邓姓,在历经3200多年发展之后,成为全国第34大姓,遍及各地。

  每年的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后,距离南阳邓州城区东南3公里的吾离陵,都会有大批邓氏后人前来祭祖。

  吾离陵

  邓州第一冢

  3月18日,坐落在松柏间的吾离陵显得异常安静,曼公、吾离、邓禹三位邓氏祖先的巨型雕塑屹立在吾离陵前,接受后人祭拜。

  吾离陵前,规划超百亩、投资2亿元的邓国春秋园正在紧张建设中,园中的主体大殿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主体工程预计年内全部完工,按照规划,明年春天,这里将会吸引全世界的邓氏宗亲前来祭拜。”邓国春秋园一工作人员说。

  据史料记载,吾离是曼姓邓国第19位邓国侯,也是第一位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吾离在任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桑,鼓励冶铁铸造(“邓师铸剑”曾闻名天下),又广泛与列国建交,邓国一度崛起,吾离因此也是邓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国君。

  吾离死后,葬于今邓州东南吾离冢村,吾离陵为“邓州第一冢”,又被称为“邓氏第一陵”。

  天下邓姓 始于曼公

  实际上,古邓国的开山鼻祖是商王武丁最小的叔叔曼公。

  据邓州市文广新局邓姓研究会秘书长王春玲介绍,邓国受封于殷商时期,曼公是邓国立国之君。

  王春玲主编的《邓国邓姓邓人》一书中说,由于邓国是曼公建立的,因此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故众多研究姓氏的文献及各地的邓氏族谱中,在论及邓姓之源时,均称之为“以国为氏”。

  王春玲认为,由于曼公是商王武丁的叔叔,所以曼公应与商同姓,而商人的先祖名契,契为子姓。“因此可以说,曼公建立的邓国以及由邓国而产生的邓姓均出自子姓,而子姓的远祖可追溯到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黄帝。”

  在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任崇岳写作的《邓姓的来源与迁徙》一文中,也认同该观点。任崇岳说,邓姓源于邓国(今邓州市),是因国而得姓。

  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姓氏、世系的著作《世本》说:“邓为曼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6下:“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此后的典籍也多持此说。

  楚灭邓国 以国为姓

  在曼公建立曼姓邓国之后,经过晁公、徽公等,邓国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公元前678年,曼姓邓国终于走到了终点。而结束邓国历史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邓国皇帝的亲外甥——楚文王。

  这中间有一个“噬脐莫及”的故事。

  史书记载,公元前678年,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文王舅舅的邓祁侯设宴招待了这个实力强大的外甥。

  这时,邓国以骓甥、聃甥和养甥(均为邓祁侯的外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

  邓祁侯却表示反对,“我要是连自己的外甥都杀,这事传出去,必定遭人鄙视”。

  没想到外甥却不认这个舅舅。在楚文王攻打完申国班师途中,顺手把邓国给灭了。

  至此,这个传承600多年,在江汉、南阳一带颇有影响力的国家,退出了历史舞台。亡国之后邓国百姓为了纪念邓国,便纷纷改姓为邓。

  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有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分支

  除改姓外

  少数民族也有邓姓

  实际上,在邓氏大家庭内,除了出自曼姓邓氏的邓姓之外,还有其他姓氏改为邓姓的情况发生。

  据王春玲介绍,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亡国后,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李从镒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此外,《邓国邓姓邓人》一书记载:邓姓不仅是汉族的姓氏,一部分少数民族内也存在邓姓。比如蒙古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的邓姓产生原因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是受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而有的少数民族本就有邓姓,比如满族。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