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为阮小七创制“阮氏小桨”72式首现身(图)

2014年06月11日 13:57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传说是阮小七创制的“阮氏小桨”72式首度现身、佐证高淳武术起源的春秋青铜宝剑依然削铁如泥、全市习武人数最多的武术特色小学孩子们武艺超群……昨天,由本报“我们都是志愿者”公众微信联合青奥武术比赛组委会组织的“走进武术之乡高淳、触摸传统文化、感受青奥魅力”系列活动第一站正式启动(如图,本报记者 吴彬摄),17名自发报名的青奥志愿者来到青奥武术赛举办地高淳探访,真切感受到了青奥武术比赛的火热氛围和全国武术之乡的独特魅力。高淳武术比赛场馆团队秘书长汪小雷说,高淳是南京唯一的“全国武术之乡”,青奥武术赛落户高淳,必将加快当地乡土武术文化振兴的步伐。

  高手

  一把船桨背后的武术传奇

  黝黑的皮肤,精瘦的身形,寻常的打扮,60岁的孙居康与任何一位高淳当地农民别无两样。因此当他出现在即将举办青奥武术赛的高淳体育中心时,正在内场参观的志愿者们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人,直到孙居康一闪身从背后拿出一把船桨。

  这是一把普通的木质船桨,只是在桨叶上刻着阮氏三雄4个字,透着一股子霸气。

  “我今年60岁了,你们看得出来吗?” 孙居康说,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年轻,就是因为常年练一套祖传的阮氏小桨七十二式。他介绍,祖辈们都在船上谋生,为保护家园,久而久之就练成了这套船桨功。这套武功据说是水浒108将之一的阮小七所创。他是家族第三代传人,9岁就开始练习,已经练了50多年。

  在志愿者的邀请下,孙居康现场教授——划桨、横扫落叶、力劈华山……一边划船一边打斗的招式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原来船桨不仅能划船,还能做武器,这种隐秘民间的传统武术第一次见到,太震撼了!” 河海大学志愿者刘源感叹说。

  在场的高淳形意拳高手谷宏胜师傅介绍,阮氏小桨从套路上看是脱胎于洪拳,因为船上打斗,因此辗转腾挪的范围小,当地形象地称为“八仙桌下打套拳”“站立船头斩波涛”。过去高淳湖区的小伙子们都有练习这种武术的传统,但现在能见到是很幸运的。

  汪小雷说,阮氏小桨属于高淳湖区的乡土武术“打水浒”的一种。过去,湖区水面多难划界,经常会有家族间的争斗,后来逐渐演变成群众性的民间武术表演。不过现在会打水浒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也计划在青奥武术赛期间安排表演展示,让更多人见识这种乡土武术。

  传承

  2000名小学生常年习武

  面南背北、拾级而上,对面是泮池,门前有龟趺。走进高淳区实验小学志愿者们立刻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的确,这里是明代高淳孔庙学宫所在地,今天依然是高淳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地。

  在学校的武馆,武术老师王宏荣告诉记者,他们是南京的武术特色学校,武术被列入校本教材。现在学校2000名小学生常年习武。低年级学生主要学习马步、弓步、仆步、拳、掌、勾等基本的武术动作,练习武术操;中年级学生要掌握自编长拳;高年级学生学的是短器械套路,男生学刀术,女生学剑术。

  在校武馆,几名小学生向志愿者们展示了各自功夫。今年10岁的王梦择是三(1)班的学生,小家伙表演了一段“武乡小子”的拳法,在场的人无不拍手叫好。王梦择告诉记者,他从一年级开始习武,天天练习,因为很喜欢,所以一点也不觉得苦。

  “小小年纪竟有这么大的本领,真心钦佩孩子们的毅力和坚持。”志愿者们被小武士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感染了,纷纷上前和他们合影留念。

  探源

  53人中过武举人或武进士

  武术起源于战争,武术之乡高淳在历史上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高淳博物馆,4把堪称镇馆之宝的青铜宝剑,散发着幽蓝光泽的剑锋,正在诉说着高淳武术的起源。

  博物馆专家介绍,春秋时期,高淳地处吴头楚尾,是兵家必争之地,高淳习武习俗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产生的。到了宋朝高淳武术就很有名气了,明清时期高淳民间的习武练功活动已有了相当规模,形成“高淳世家”和“高淳正宗”两大派。宋朝以来,高淳先后有53人中过武举人或武进士。后来,高淳民间武术学习少林、武当等流派中的拳术、棍棒、刀枪等套路,编成集体武打套路,并逐步发展出“打罗汉”、“打水浒”、“打盾牌”等武术表演形式,有的已被列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习武之风也锻造了高淳的民风,今天高淳人的淳朴、正直、尊长、爱幼等好民风,都和武术传统源远流长有着密切关系。“今天真正感受到了高淳文化风情的魅力,也觉得武术之乡真是名不虚传!”参加活动的一位河海大学志愿者说。

  记者 李冀 许琴

  通讯员 左年生 杨军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