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湖南永兴花鼓戏57年风雨路“演绎”戏曲人生

2014年06月19日 23: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永兴6月19日电 题:湖南永兴花鼓戏57年风雨路“演绎”戏曲人生

  作者 刘柱 许群飞 曾翔

  夜幕降临,村前草坪上,满满当当的观众自带凳椅错落的坐着,等着好戏的开演。

  一台大型舞台车就地“铺开”,顺势搭成简易舞台。一阵锣鼓声响起,“刘海”闪亮登场,唱、念、做、打,台下顿时响起掌声。这是记者在湖南省永兴县复合镇看到永兴花鼓戏剧团演出时的一个场景。

  在传统戏剧,特别是地方戏剧种逐渐淡出市场、主流文化,传统戏剧演出团队急剧“萎缩”的大环境下,而永兴花鼓戏剧团57年以来却旗帜不倒、班子不散、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究其原因,除了永兴花鼓戏所具有的独有文化属性之外,更是在于21世纪初推动民间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使永兴花鼓戏剧团呈现出鲜活强旺的生命力,被业界称为“县级最好的剧团”。2012年剧团又获得“永兴县花鼓戏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名,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破困境:对症下药“破解”发展难题

  永兴花鼓戏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源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796)的“对子调”、“花灯”和民间歌舞,受中国戏曲《皮簧梆子》衡州花鼓戏影响,在“南曲”的基础上,由“对子戏”、“三小戏”进入“地方大本戏”发展而成。

  永兴县花鼓戏剧团于1957年10月成立。作为衡州流派的永兴花鼓戏音乐开朗、豪放、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且迂回动听,表演细腻,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在全国戏剧“百花齐放”的七八十年代,曾长期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

  90年代初期,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洗礼”下,改制把剧团和花鼓戏直接推向了市场。没有了财政的支撑,初闯市场,缺乏经营理念,剧团的光环逐渐“褪去”。由于市场不景气,演员待遇低,每月的工资连养家糊口都难,永兴花鼓戏演员苗子几乎“绝迹”。喜欢花鼓戏表演的年轻人面对这摊“浑水”纷纷望而却步。剧团只有多方打听,上门纳贤,希望能有更多的优秀演职人员来传承永兴花鼓戏。尽管如此,10多年时间也只有10个学员走进了永兴花鼓戏这个大家庭。

  回想起低谷时期的永兴花鼓戏剧团,团长刘生云感慨万千。传统戏剧表演遭遇了一场空前的现代文化艺术的挑战,在霹雳舞、的士高面前,花鼓戏剧似乎再难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剧团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起初演员们还保持着一份傲气,除了正式的大型演出,基本不接红白喜事的活。可日子久了,大家还得吃饭,经济的窘困让演员们不得不接受现实。”刘生云说。

  于是,走南闯北,走泥泞路,成了剧团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下乡下到哪,修路修到哪”、“车坏了,夜宿深山”、“饿了,就到田地里挖红薯吃”、“怀孕了,还需挺着大肚子演戏”,剧团演员马丽回忆起心酸岁月,黯然泪下。

  “剧团演员很自觉,时间未到等集合;餐餐冬瓜加豆腐,日日工资在七八(工资打七八折发放)。”在当时,这句顺口溜在剧团圈子里广为流传,折射出演员的艰辛和无奈。

  阵痛过后剧团开始反思,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的“PK”中到底输在何处?为此,剧团决定先从人才和创作方面入手,没有高水平的演职人员和新剧目是很难打动观众的。

  刘生云自2008年上任,把剧团发展定位在以农村戏剧为主的创作上,背水一战,放手一搏。“在现在的背景下,没有贴近生活的‘土’作品,没有心灵碰撞的作品,就没有市场。”刘生云说。

  在他的运作下,该剧团先后创作了《寻鸡》、《乡里大亨》、《林娘》、《看电影》、《算不清的账》等60多台精品力作,获得了100多项中省市大奖。名气大了,剧团的商业演出又多了,日子越过越好。该剧团于2009年结清了多年的社保金,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2010年投入54万余元,搬迁了剧团排练和办公场所,重置了灯光、服装、音响等设备。

  “现在县委、县政府对地方剧团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视,经常给予项目上的支持,我们的待遇有了保障,排练场所也得到了改善,我们也能安心的创作排练。”该剧团演员郭飞如是说。

  如今,永兴花鼓戏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

  创精品:文化惠民“讲好”本土故事

  金龟镇山下村,送戏下乡演出如约而至。邻近各村村民纷纷赶来,人头攒动。当地花鼓戏“名家”胡莎一开口,其委婉的唱腔,便折服了观众。“没想到,在家门口都能享受电视里才能看到的现场直播。”该村村委会李主任喜笑颜开。

  “剧团每年送戏下乡100多场,宗祠庙会、开业庆典达100多场,每到之处,都受到当地村民的欢迎。”副团长何常春说,如今送戏下乡、专场演出已成为民众的“翘首期盼”。

  2013年7月,《银都大亨》在永兴县边远山区演出时,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由儿孙冒雨抬着走了20多里路专程赶到观看。

  精品不断,让永兴花鼓戏声名鹊起。除在本地演出外,还受邀到长沙、邵阳、株洲以及广东和江西等地演出。

  “现在我们过年都没休息时间。”刘生云说,演出之余,剧团每年还要创作3至5部倡导新风尚、传递正能量的新戏。

  《银都大亨》便是以贴近生活现实、浓郁乡土气息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家族企业以招聘人才的方式,来打破冶炼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优秀喜剧。该剧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的演出中,方言并没有成为障碍,反而观众借助字幕被当地方言中的俏皮话和花鼓戏中诙谐的表演方式逗得笑声不断。

  作为文化惠民的“先驱”,《银都大亨》先后深入学校、农村、社区演出达100多场。

  不仅如此,剧团创作的“土”作品,影响着不同的群体。今年剧团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主题,自编自拍节目,在该县实验中学演出后,校长刘辉明说,跟学生讲10天的话,不如看一场演出,通过看演出学生觉得乱丢垃圾是可耻的行为,演出后的场地出人意料的“干净”。

  据统计,永兴花鼓戏连续3年在全国、省、市汇演中多次荣获大奖。如2011年,《算不清的账》作为湖南全省唯一的剧目参加全国第二届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了最高奖、创作金奖、优秀组织奖;2013年,现代花鼓戏《银都大亨》在北京“一炮打响”,斩获了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18个奖项; 2013年,《看电影》荣获湖南省委宣传部“欢乐潇湘”文艺展演金奖。

  续传承:五代同台“演绎”戏曲精彩

  作为一个由县级剧团转企改制而来的演艺企业,湖南省永兴县花鼓戏演艺中心也在思考着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着如何让古老的地方戏曲葆有青春活力。

  民众对花鼓戏的这份热爱,既来源于“戏窝子”的历史传承,也和当地花鼓戏人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培养观众密不可分。没有他们的坚守,就没有花鼓戏的今天,一大批花鼓戏老艺术家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舞台。

  曹祚嘉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州流派永兴花鼓戏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60多岁的他已培养了50多名弟子,而青年演员胡莎是他的第四代学生,演出实现了“五代同台”。

  “我14岁进剧团,一辈子都在这里工作,对剧团有着深厚感情。”“老戏骨”曹祚嘉仍充满激情,“虽然我现在退休了,但我一直把参加剧团的演出,为团里培养学生、传承艺术当做自己的义务。”

  原湘昆剧团团长唐湘英在观看了小戏《寻鸡》后,当场落泪动情的说,“我们都是最基层、最底层的演员,能长期坚守落寞的文化阵地值得敬佩。”

  花鼓传承,人才是关键。“剧团每10年要招收一批新鲜力量,培养一批大概要3至4年时间。”曹祚嘉说,为解决人才断层的问题,剧团立足现实,“演员好的招不来,只能先招人,自己培养。”

  一批批花鼓戏新生力量正在成长,定向培养演员等新机制保证了人才的不断代。

  和老师一样,二十出头的胡莎也是14岁进团,由于多才多艺、基本功扎实、嗓音圆润甜美,在多个剧中担纲了女主角。当问及有没有想过去大剧团或者拍影视剧时,她说:“可能每个人的追求是不一样的。我是剧团培养起来的演员,我喜欢这里,喜欢花鼓戏。”正是缘于对花鼓戏的热爱才让一批批优秀演员选择坚守。

  不仅如此,原为照顾家庭迫不得已而停薪留职的优秀演员段军霞、曹芳也已回剧团上班,新老血液的注入又让剧团焕发了生机。

  “这只是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剧团只有走人才培养、作品创新、科学管理、扩大影响的路子,才能使艺术之树长青。”刘生云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