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最后1位油纸伞手工艺人制伞60年 无合适传人

2014年06月24日 10:35 来源:广西日报 参与互动(0)

  今日视点

  在城镇化势不可挡的进程中,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是在冲击下固守,还是在传承中变革,抑或渐渐消失在时间的浪潮中……如下这些“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壹 与时间赛跑

  【观察】以质地坚硬、不易霉腐的毛竹为骨架,36根伞骨,一根根打磨得一头扁一头圆;用柿子胶把扇形纱纸一片片粘合在伞骨上;再将精心熬制的桐油涂在纱纸上……一把油纸伞,127道纯手工工序需耗时数天,82岁的陆玉贷一做60多年。

  作为广西最后一位油纸伞手工艺人,陆玉贷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传人,“工序多、工具也麻烦,粘纸、上油弄得一身都脏,没什么年轻人愿意学”,老人遗憾地说。

  “陆村做油纸伞已有300多年历史,技艺都是世代相传的。上世纪80年代之前,宾阳县芦圩镇陆村人基本都靠做油纸伞补贴生计,村里好多人都在县城的雨伞厂里做工,后来厂子倒闭了,就老爷子还守着这门手艺。”老人的长子陆云岗近年做装修工程挣了些钱,孝顺的他实在不想让父亲再做这活,“一把精致的油纸伞卖150元,普通的只卖50元,虽然制作材料不贵,但耗时耗力,做一把伞要3天,赚二三十元,太辛苦了……”

  话虽如此,但陆云岗知道,老父亲现在最希望看到的就是有人来找父亲学习这门手艺。为了完成父亲的愿望,从去年起,陆云岗开始跟着父亲系统学起了油纸伞的制作。“对我来说,油纸伞不只是一门手艺,我把它看做我们家族文化和记忆的传承。”陆云岗坦言,但毕竟自己另有工作,所以不会将所有精力放在上面……

  如今,父子俩一年下来能做个两三百把伞,到家里来订购油纸伞的基本都是慕名而来。前些日子,贵州某地办节,还特意来订了一批,偶尔会有来自研究机构、影楼、美术学院的少量订单……但陆云岗心里明白,过去油纸伞是日用品,现在大家更愿意拿着便宜又轻巧的折叠伞。“今年春节,我弟劝父亲不要做伞了,老人闷闷不乐地过了个节,结果还病了一场,病好了又继续做……不让他做伞,他觉得生活没啥乐趣,觉得自己没用了,就由着他吧。”

  与陆玉贷一样,扎龙技艺传承人邹玉特也有自己的苦恼。

  邹玉特从15岁开始做炮龙,至今已经46年了。扎炮龙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心,由于长期用手弯压竹篾子,邹玉特双手的大拇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做好一条炮龙不容易,编一个龙头要3天,做一条龙至少15天,很多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了”。他曾经收过几个徒弟,但都没能坚持下来,“也许他们觉得太枯燥太辛苦了”,对此,老人很理解。最近,邹玉特新收了一个年轻徒弟,唯一的希望是他能坚持学下去。

  在宾阳,舞炮龙已有1000多年历史,2008年,宾阳炮龙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龙节火起来后,订单从过去每年的十几个到现在的二三十个,有时都忙不过来。”邹玉特说,以前只有过年那段时间才能卖出几条龙,因此炮龙工艺师的收入都不稳定。如今他做的一条精品龙售价两三千元,一年下来能做30条左右,除去成本,基本够养家糊口。

  即使扎龙技艺没能给邹玉特带来更大的收益,但他一直在坚持。2012年春节,邹玉特随文化代表团出访,在新加坡展示自己亲手扎的炮龙,“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鞭炮一响,炮龙一舞,当地好多华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这才是过年哪!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啊!”

  【思考】邹玉特对传统文化的固守让人动容;陆玉贷的坚持在亲情的支撑下也许能走得更远……而当他们渐渐老去,我们又如何留住这些记忆中的美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完善以人为本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是重中之重。在城镇化进程中,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手工技艺因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习;而掌握技艺的传承人普遍“高龄化”,又面临弟子太少甚至无弟子的尴尬。并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能“千秋万岁”、“后继有人”,积淀在传承人心底的记忆和身体的技艺,是重要的活着的无形的遗产,需要充分的口述与音像的存录。如何在培养传承人的同时,积极开展“记忆工程”,通过影音资料形式将“非遗”技艺准确、详实、生动地记录下来,亟待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行动。也许这样,我们才不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失落太多。

  贰 与时代对接

  【观察】非遗项目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活态传承,“守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留住最精华的东西,在形式上做一些创新和变革,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马山壮族刺绣蓝家第五代手工艺传人蓝淋有着自己的见解。

  与很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壮绣也一度濒临失传。蓝淋的奶奶、外婆也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小针和线就是她最喜欢的玩具,耳濡目染壮绣之美的她常常坐在家里,跟着老人学习刺绣。长大后,蓝淋学习和从事服装制作,刺绣依然是她的爱好。然而,身边会刺绣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几乎没人对刺绣感兴趣,就连绣了半辈子的老人也很少再拿起针线。蓝淋萌生了要把传统壮绣继承和发展下去的念头,这个想法得到了身边亲友的支持。2004年,蓝淋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成立了一家名叫壮美坊的刺绣工厂。他们走遍广西四处寻访搜集壮绣绣品做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请来自不同地区的专业设计师,把他们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到壮绣产品的设计中,让壮绣拥有更多的实用性和时尚感。

  “壮绣其实和壮锦有关,过去,壮绣很多是在锦上体现的。锦用的是织的工艺,绣则更灵活,织锦有些颜色、技术达不到的地方,便用绣去填补、丰富”,蓝淋说,“传统壮绣主要有富贵花、太阳纹、水波纹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图案,花纹图案多为花卉、蝴蝶、鸟兽鱼虫等,用色浓艳。现在,我们在刺绣作品中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创新图案,调整了绣线颜色,作品也更受客户欢迎”。

  如今,蓝淋所在的工厂吸引了当地不少妇女加入,长期固定工作的绣娘有100多位,订单多时,公司还会以计件的形式把产品外包给当地妇女。可以在闲暇时挣些零花钱,让马山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学习壮绣,年纪大了不再出去打工的妇女以及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妈妈等,自觉地传承起这门古老的手艺……

  当上公司技术总监的蓝淋已记不清这几年培训过多少绣娘了,“2008年中国-东盟博览会选择了我们的绣品作为纪念礼物,那时你会看见整条街上的人都在飞针走线。2011德中文化交流年的时候,德国征集中国优秀民间艺术品到德国展示,我们的壮绣送去后,德国人一看就喜欢上了,后来有80幅壮绣作为中国最美的民族手工艺品在德国国家博物馆展出,观众反响热烈”。如今,壮绣产品涉及服装、家装、工艺品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良好的收益。在众人的努力下,壮绣走出一条将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推向市场的成功道路。

  【思考】在城镇化进程中,商品经济与工业化、人口迁移与聚集、城市社区取代传统乡村等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仅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依存的社会环境,也打破了传统手艺技艺与文化本来的传承模式。面向传统撷英,面向未来传承。开展生产性保护是更好的传承手段,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如果要依靠市场生存,就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审视和定位,在生产实践中激发其活力,使其文化主体在精神上受益、经济上得利,才能自觉保护和传承,才能古为今用,生生不息。前路漫漫,保护和传承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文化情怀的传统手工技艺,不仅需要陆玉贷、邹玉特、蓝淋等传承人的努力和付出,更需要完善的体制保障和全社会的关注支持……这是我们的文化根脉,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