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山东20年近800处文物被毁

2014年07月01日 19:08 来源:大众网 参与互动(0)

  今天上午,省政协十一届八次常委会在济南召开。本次常委会将审议《关于重视和加强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建议案》。记者在会场获悉,我省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名镇1个、名村5个,众多文化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被打造成城市名片;此外,我省国家级非遗项目153项,省级555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已经进入立法程序。在今后城镇化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方面,有委员建议,应当科学规划先行,“活化”文物建筑,加大政策扶持。

  现状:山东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53项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在会上介绍了我省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情况。他说,目前我省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名镇2个、名村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0座、名镇26个、名村30个。此外,山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3项,省级非遗项目555项。

  徐向红说,山东淮水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建设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青岛、济南、聊城、菏泽、潍坊、枣庄、日照等地也有多个遗址公园被打造为城市名片,为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依托。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也日渐严峻。徐向红说,《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已于2010年12月正式颁布实施,《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也已经进入立法程序,今年被列为我省地方立法计划二类项目。

  保护:有效抢救100多个濒危非遗项目

  围绕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二五”以来,我省对180余处遗存文物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保护;通过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模式的创新尝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经几年努力,泰安皮影戏、莘城镇温庄火狮子、黑陶烧制技艺等100多个濒危非遗项目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一些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得到挖掘和恢复。目前,我省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24名,市级传承人1571名,县级传承人4012名。全省每年大约有2300万人次直接参与非遗相关的文化传承活动。

  徐向红介绍说,目前我省共有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38780多个,年营业收入189多亿元,利税29.56亿元。

  建议:保留城市历史年轮 “活化”文物建筑

  “但目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还有些不足。”徐向红直言,目前一些地方过于强调GDP,在城乡建设中搞大拆大建,致使有的历史风貌、文化特色受破坏;有的地方不注意保护特色文化,建筑物贪大求洋、单调雷同;有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盲目的产业性开发,导致面目全非,支离破碎、“近20年来,全省有1600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徐向红说。

  对于这种现象,有政协委员建议,城镇化规划方案要有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刚性要求”,对有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要有计划地保护,保留城市的历史年轮。并要严格执行规划,确保绘画的权威性。

  此外,政协委员还建议,要重视人文传承,以文化效应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活化”文物建筑,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记者 尹海洋)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