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知日》主编:我们看日本就像在看镜子

2014年07月03日 21:0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挤在北京核心商圈一隅的一个不到40平米的办公室,制作着一本每天都要卖出超过1200本的杂志。这一杂志是关于日本的。

   《知日》,中国唯一一本专注介绍日本的杂志,在纸媒普遍下滑的时代却保持稳定的销量和影响力,它诞生于日本料理密集的北京东部商区,也诞生于“对日本的好奇”。

   知,日

   在万国城MOMA一个复式小开间里,《知日》的年轻人们正在为下一期关于甲午战争的选题做资料搜集准备。桌上,摊开着大部头的《中日甲午战争全史》全册,日文原版书、武将纹样、散乱的样书……

   “我们要做甲午海战,要花了很多的篇幅去讲,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在那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主编苏静说。

   就在这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诞生了《知日》书系,定位于国内唯一专门关注日本的媒体品牌,中国人了解日本的一本纸媒刊物。苏静说:“我要设计一个产品出来,它要持续满足对日本文化需求的人群。”

   《知日》的读者是18岁到30岁的年轻人,主要生活在北上广。在苏静眼中,这是一群理性看待日本的年轻人。

   和人们想象的“知日派”不一样,33岁的他并未在日本留学或者生活,工作,“正因为不了解,所以才对很多问题有好奇,我自己就像客户体验官,或者制片人。”

   自2011年1月创刊迄今,知日每期围绕一个主题:从奈良美智到制服,从猫到犬,从明治维新到武士道,从妖怪到森女,从日本禅到断舍离,已出版21本系列读物。苏静介绍目前每期销量可达5万到10万本,远超乎他想象。

   苏静是个出版人。喜欢日本文学的他发现,当他在网上搜集日本资料时,只有零散信息,并没有媒体持续、系统地关注日本。

   “人们所知道的都是‘关键词’,给了我们细分市场的机会。”他看到了商机,并在每一期都使用一个“关键词”来统筹策划,让这许多主题特辑不仅成为了畅销书,也成为了长销书。

   调性

   苏静说,日本融合东方和西方,是一个堡垒,如此特别,这是它的“调性”。

   《知日》编辑部希望让日本成为中国年轻人观察人文、历史和经济的一个角度。  “不是光讲动漫,我们既会讲历史,也会讲时尚,就像一个万花筒,其实就是一个角度。这是我们获得这样关注的原因。”苏静说。

   《知日》第12期《断舍离》以三个活字印刷的铅字为封面,介绍这三个字蕴含的“日本整理与收纳的最高哲学”。“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书中介绍道:丢掉对物品的执着,不仅周身的环境变得清爽,连内心也会从压力中解放。这便是“断舍离”的目的。“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整理术,它是一种教人放下心中执念的理念,一种生活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哲学。

   在苏静的坚持下,《知日》看重不断增加历史的细节,倾向于搜罗材料、不下结论。

   以《明治维新》一期为例,编辑部花了很大力气展现一个“多面的、立体的,并充满新意的百年前日本”,上至天皇与政府首脑,下至武士与庶人,涵盖历史、人物、饮食、绘画、摄影作品等方方面面。

   苏静认为,《知日·明治维新》的特点是真实、真实,还是真实。“它还原了这个历史剧变时期最全面的日本人文风貌,能极大地满足你的好奇心。”杂志介绍写道。

   以日本做角度而非范围,所以《知日》选题很跳跃,不同于常规。接下来,编辑部即将制作日本制造专题、汽车、以及杂货特辑等等。

   镜子

   苏静认为,日本这个细分的话题能够拥有十万受众,成为一种“强需求”,是因为“我们看日本就像是在看镜子”。

   他看到的日本,是一个枢纽,不同文化需求的人们在这里各取所需,“就像一个万花筒”。

   这一观点与旅日作家毛丹青不谋而合,他将这种心理需求称为“借镜”。

   毛丹青说,日本在现代化上走过的道路、所碰到的问题,还有这个国家对待自然的关怀,对我们有参考价值。

   “了解日本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智慧,静下心来,不要一味表白自己。”他认为,在了解中国的同时,还要更多地认识“外面的事情”。

   毛丹青相信,日本文化整体对亚洲,乃至对世界都是很独特的存在。“日本文化不仅仅是对中国年轻人文化消费的作用,更关键是在世界上比较奇异的存在。

   《知日》编辑部没有预料到的是,几乎所有的日本媒体都对《知日》有所报道,《朝日新闻》等都报道了中国这一群80后的年轻人在介绍日本文化。

   “中国年轻人有越来越强的愿望来了解世界,了解世界的愿望大于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意识上发生的根本的转折。”毛丹青说。

   “亲近”与“藩篱”

   毛丹青说:“日本现代社会保留了中国人的许多记忆碎片,很令人震撼。”

   他认为日本对汉字、筷子的使用都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日本寺院建筑是中国古代传统形制。

   “公元607年7月3日,遣唐使小野妹子来到中国学习文化,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中日两国仍然需要更多的相互理解。”78岁的李宗厚说,他曾任日本使馆外交官,如今已退休。

   李宗厚说,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友好时期多于交战。“我们都生活在东北亚的屋檐下,矛盾不是不可调和,这需要政治智慧和国民理性。”他说。

   在中日两国关系起起伏伏的大背景下,一本文化杂志也经历沉浮。

   2012年中国多地举行反日大游行,苏静说,当时连微博也不能发。“并不是官方禁止,而是在当时的氛围下,发任何东西都不合适,经常有不理性的人冲上来骂你。但两周后就好多了。”

   但在苏静看来,对日本怀有不同感受的年轻人其实很少互相影响。“反对、支持和想了解日本的都像平行宇宙,互相看不见。”

   他觉得,99%的人都分别处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只有那么1%的人,有时会闯进对方的宇宙。“他们都不理解对方。但人都是从不理解到理解。”

   “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不管基于什么目的,多了解他们总没有错。”苏静相信,困难并没有“那么夸张”。

   苏静认为,如何使用新的语言体系向中国年轻人讲述日本文化,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讲求技巧的地方。他着迷于“怎样从旧的里面发现新的”。

   他举例《燃》那一期就是一本励志书,燃是日本特有的精神状态,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

   杂志中介绍:“燃烧的斗魂、职人精神、屡败屡战、不屈不挠、严谨认真、忠诚、节义与勇猛……他们是日式精神的核心能量,是‘燃’精神的最好诠释者。”

   苏静相信,打破藩篱就是“要把很日本化的概念抓出来,同时又能让你产生代入感”,编辑部希望,通过这样一个专题燃烧起年轻人共同的生命热情。

   “这是一个充满解构的时代,而我们的人生不要一片虚无的荒漠。”杂志中写道。(记者梁赛玉 姬少亭 刘洋)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