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二代灯彩创始人携女儿复原失传亭台楼阁灯(图)

2014年07月09日 10:23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大气的多层吊灯,庄重典雅的三角、四角、六角宫灯,多彩多姿的壁灯、子母灯……一盏盏宫灯独具匠心、精致秀雅,华贵大气,无不透露着古色古香的别样风情。这些宫灯全部出自运河社区宫灯巧匠汪筱文之手。毕生致力于传承灯彩技艺的他,也是苏州第二代灯彩创始人,2008年6月苏州灯彩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汪筱文也成为灯彩的非遗传承人。目前,他的女儿也跟着他学习这门传统的制灯技艺。

  灯彩制作涉及很多方面

  出师需要十年时间

  昨天,记者来到汪筱文位于山塘街的工作室,此时汪老正在制作一盏宫灯。出生于1945年的汪老今年已经70岁,虽然上了年纪,但耳不聋眼不花,直至今日还坚持亲手制作各种灯彩。

  说起学灯彩的经历,汪筱文谦虚地说:“没什么特别,当初也就是为了糊口。”

  汪筱文17岁进入苏州民间工艺厂,跟着著名民间艺术家周公度、画家沈彬如、苏灯艺术家吴仁昌学习,在老一辈的精心传授下汪筱文进步飞快,这也为他之后制作苏灯打下了坚实基础。年纪轻轻的汪筱文尤其喜欢绘画和手工折纸,也因此被单位领导看好,进厂一年后,汪筱文主动提出要学习制作灯彩,很快得到批准,并拜著名苏灯艺人吴仁昌为师专攻苏灯制作。

  起初从一些简单的荷花灯、兔子灯做起,能力见长后汪筱文与师傅共同制作灯彩,直至自己独立制作灯彩,再后来汪筱文又向著名制灯老艺人吕泉福、杨锦昌、章仲甫请教制灯技巧。

  采访中,汪筱文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灯彩这门手艺不简单,涉及剪纸、绘画、裱糊及扎架等多项内容,前前后后花了大概十年时间,才能算是学到了这门本事。”

  首创“绢衣泥人”动态灯彩

  展览一小时卖出上万张门票

  1965年国庆节,汪筱文的作品在苏州拙政园举办的首届“苏州灯会”上首次亮相,受到广泛赞扬。1972年至1979年间,汪筱文制作的“龙船灯”、“五谷丰收灯”等又轰动一时。

  20世纪80年代,汪筱文担任苏州民间工艺厂苏灯车间主任,当时的他感觉灯彩发展到了一个瓶颈阶段,必须创新才能进入新的阶段。那时他整日苦思冥想,无意中看到走马灯里的泥人,汪筱文立马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灯彩里的泥人身上下点功夫。

  “那时候我心里一直在琢磨,能让这个泥人动起来岂不很有意思。”汪筱文告诉记者,之后他积极研发,在这个泥人身上做文章,首创了“绢衣泥人”动态人物组合景灯彩,成为第二代苏州灯彩创始人。记者看到,绢衣泥人男性一般设计在175到185厘米,女性一般设计在165到170厘米,按照眼睛每分钟动30次,手每分钟动36次,身体每分钟动30次的频率,让绢衣泥人动起来。

  关于频率,汪筱文前后尝试了无数次。“太快看得眼花,太慢又没节奏,反复尝试上百次终于确定现在这个频率。”汪筱文告诉记者,1984年“绢衣泥人”在拙政园展出,一个小时买了上万张门票,很多人专门从无锡、上海、南京等地赶来。

  70岁灯彩师傅至今不停歇

  每天能亲手制做2盏灯彩

  之后,汪筱文将传统的手工工艺与电动装置巧妙结合,又创作了“龙船灯”,插上电源,人物活动起来,有的划桨、有的敲锣、有的打鼓,逼真好玩。汪筱文随后又制作了很多装有电动装置的灯彩,如“七品芝麻官”、“张生跳粉墙”,这些都是第二代苏灯,在国内外展出60余次。

  1987年,汪筱文与广州市东方乐园联合开发了《古灯奇观》大型游乐项目,他设计制作的大型、巨型动态人物组合景灯彩,将传统的灯彩艺术与现代舞台技巧巧妙结合,创作了“孙悟空”、“八仙过海”等28组电动人物灯。其中“八仙过海”为巨型动态人物灯组,全长14.5米,高4.5米,深3.5米,人物表演活灵活现。当时,身为中央领导的薄一波参观后也赞叹不已,亲笔挥毫题了“江南灯彩好,苏州灯王妙”十个大字,赞美苏州灯彩,赞扬制灯艺人。而这个项目,从1987年至1991年整整花了4年时间才圆满完成。

  至今,汪筱文还坚持亲手制作灯彩,正常大小的一天能做3个,而特制的则相对复杂。记者看到,最小的灯彩可以直接托在手掌上,直径仅4厘米,高仅6厘米;而最大的灯彩,则是它的几十倍,直径1.6米,高度1.74米,汪筱文告诉记者这些特制的灯彩制作起来更加耗时。

  女儿从小耳濡目染

  跟父亲学习制作灯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苏州民间技艺,由于出师时间长,学习过程枯燥乏味,鲜有人愿意学习,汪筱文对此也有些担心。幸好,汪筱文的女儿汪丽秋也很喜欢这门手艺,跟着父亲制作灯彩也有几十年的时间。汪丽秋告诉记者:“从小就看着父亲制作灯彩,耳濡目染就喜欢上了这门手艺,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很多都是与灯彩息息相关的。”

  1983年,刚上初中的汪丽秋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只顾着玩耍,她非常安静有耐心,汪筱文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学灯彩是寂寞的,更需要耐心,那时候我就感觉这孩子能干这行。”随后,汪丽秋便跟着父亲学习灯彩制作,前后花了10年功夫终于出师。

  1998年是汪丽秋最迷茫的一年,那年厂子生意不好,日子越来越难。曾有那么一瞬间,汪丽秋想过放弃,她告诉记者:“日子太难了,但是我想既然做了,就应该坚持下去。后来,我也征求过父亲的意见,父亲坚决不同意我放弃,他觉得做灯彩要天赋,这个我有,我不应该辜负这个天赋。”汪丽秋正是在父亲的坚持和鼓励下,最终才没有放弃,一直坚持了下来。

  父女通力合作

  复原失传已久的“亭台楼阁”灯

  后来,父女二人在合作中更是创作了不少精品。2012年,汪筱文和女儿汪丽秋一起携手,终于将失传已久的“亭台楼阁”灯完全恢复了出来。

  记者了解到,“亭台楼阁”灯早在宋代就有,过去这灯有一万个空隙,所以又叫万眼罗灯,那时万眼罗灯年年都要进贡给皇帝观赏。而因为种种原因,这种技艺失传已久,市场上很多万眼罗灯其实只要七千多个眼,所以复原万眼罗灯是汪筱文几十年的心愿。

  汪筱文和女儿汪丽秋为了复原这盏“亭台楼阁”灯,前前后后花了四个半月的时间,而这次制灯的“主打”是女儿,汪筱文笑着告诉记者:“我年纪大了,眼神、体力都有些跟不上,以后也要女儿继承,所以这次我为她打打下手。”

  而汪筱文和女儿汪丽秋不满于现有的成绩,二人通力合作继续钻研,花费半年时间制作完成了一盏有两万只眼的“亭台楼阁”灯。在山塘街汪筱文的工作室,记者看到了这盏灯,它高174厘米,直径160厘米,这盏灯“眼”的数量创造了“亭台楼阁”灯的新纪录。

  如今,苏州民间工艺厂已停产,而制作灯彩的艺人多年事已高,汪式父女希望找到更多的传承人。

  实习生 於苏云

  记者 姚一鹤 文/摄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