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扬传统技艺

2014年07月09日 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传统技艺
图为马鞍制做技艺展示。 乌娅娜 摄
图为竞技用具沙嘎。 乌娅娜 摄

  中新网锡林郭勒7月9日电 (乌娅娜奥蓝)9日上午,内蒙古锡林郭勒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启动仪式在苏尼特左旗开幕。

  今年58岁的拉苏荣老人是制作马鞍的第三代传人,从事制作已经40年,一整套马鞍包括毡垫、布带、马镫等,需要7天。

  拉苏荣是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人,由于他的手艺独特,成品好看而远近闻名,来找他做马鞍总是很多,“有牧民也有城市里的人,牧民的马鞍实用性强,城里人多用来摆设。工艺好的售价上万。”

  记者了解到,制作马鞍难度最大的是用苏日(皮条)制作的各种畜牧业生产用具。据拉苏荣介绍,皮条以当下屠宰后的鲜牛皮、马皮、骆驼皮为原料,刮净其皮毛,油渍血垢后割为宽度不一的皮条,再用净水洗净,泡在查嘎(酸奶酒余后酸水)中21天后捞出来挂在阴凉通风处慢慢晒干,再人工揉热,即成皮条。储藏时需用牲畜熟油涂抹遍体。

  谈及手工技艺的传承,拉苏荣感叹到:“手工马鞍是高体力劳动的活,年轻人不愿意干,我儿子和两个徒弟跟着我学,我很担心会失传。”

  在展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包中,身着漂亮蒙古袍的年轻姑娘在为大家进行讲解。

  “这些传统蒙古袍都是由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纯手工制作。手工活儿做得很讲究,两块布料之间的花纹都是按纹理拼接的,看上去就像一块布一样。”在介绍展示在墙壁上的蒙古袍时,她如是说道。

  非遗成果展示全部在民族特色浓郁的蒙古包中进行,来自锡林郭勒盟的不同旗县分散在不同的蒙古包中,用实物、图文像人们展示“自家”特色。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伦县的玛瑙、阿巴嘎的酸马奶、正镶白旗的焖汤、正蓝旗的传统奶食……各色展示使得每个蒙古包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苏尼特左旗副旗长孟根告诉记者,本次展示是整个锡林郭勒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成果展,各个旗县都有各自独特的参展内容和项目。以苏尼特左旗为例,一是希望把当地这几年传承保护的主要成果展现给其他来宾,二是希望跟其它旗县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孟根介绍:“像目前做的比较好的绳艺、印记、沙嘎、乌兰亿德(蒙古族传统食品)等内容,我们都在进行展示。”(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