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戴袁支:从记者到抗战史学者再到文保“卫士”

2014年07月09日 19: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南京7月9日电 题:戴袁支:从记者到抗战史学者再到文保“卫士”

  作者 杨颜慈 谈叶闻

  1979年,戴袁支被选调到中国青年报从事新闻工作,成为江苏记者站的一名记者;2000年,戴袁支开始从事长达十年的南京大屠杀史料调查研究工作;2011年退休至今,已完成“南京栖霞两座万人难民营课题”的他成为了一名呼吁文物保护的卫士。

  从发现新闻到发现历史,再到呼吁保护历史遗存,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戴袁支表示,是南京这片沉甸甸的热土让他不再满足于报纸上的“豆腐块”与“本报讯”,决定从编写二手资料到亲自研究一手资料,用事实书写新闻与史学。

  从记者到学者:戴袁支寻找“南京辛德勒”

  说道辛徳贝格,近年来才日渐被人们熟悉。今年4月,丹麦女王凭吊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亲手种下辛徳贝格黄玫瑰,也让辛徳贝格的名字与《永远的南京——辛徳贝格玫瑰》这支歌曲传遍南京街头巷尾。而在2000年,对于史学界而言,“辛徳贝格”只是一个出现在《拉贝日记》中的人名。

  1937年的冬天,南京城如同人间炼狱,一队日本兵带着枪来到南京城郊的江南水泥厂。一面丹麦国旗与一面德国国旗挡住了他们屠杀的步伐,一位名叫辛徳贝格的丹麦人与一位叫做卡尔·京特的德国人庇护了近2万名衣衫褴褛的中国难民。这段曾经少有人注意的历史,在戴袁志的穷追不舍下浮出水面,这两位“南京辛德勒”的故事也日渐清晰。

  “上世纪90年代,德国的档案里提到了栖霞山江南水泥厂,拉贝日记中也给辛徳贝格留下了一个模糊的身影。但是当时史学界对这一领域并不十分了解。2000年5月,南京大学史学教授高兴祖去丹麦提出寻找辛徳贝格,很遗憾回来不久就过世了。我决定实现他的遗愿,去发掘这段宝贵的历史。”对于从记者身份的转型,戴袁支这样说道。

  “当时的背景是日本首相小泉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修改教科书,新闻与史学都是用事实说话,史学领域的新发现也是新闻,这样我便萌生了挖掘下去的决心。”

  此后,戴袁支花了十年的时间,深入研究南京栖霞地区江南水泥厂以及栖霞寺这两座万人难民营,期间多次赴日本、德国、丹麦等国寻访一手史料。

  “我们首先寻访到了与辛徳贝格一起工作过的德国人卡尔·京特博士的后人,此后与辛徳贝格的后人取得联系,获得了珍贵的照片与史料。我们花了3年进行田野调查,通过走访南京栖霞地区曾受庇护且依然健在的难民来还原历史。此外,我们将中外的历史典籍进行梳理,与口述资料联系起来做研究分析。”

  戴袁支表示,经过十年的时间,在南京栖霞地区考证了两座万人以上难民营。“一座在江南水泥厂,在南京大屠杀时收容了1.5-2万名难民;另一座是栖霞寺内的佛教难民营,预计庇护了2.3-2.4万名难民。”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戴袁支这位从业31年的资深记者,以一名学者的身份完成了“南京栖霞两座万人难民营”的课题研究,出版了《1937—1938:人道与暴行的见证》一书,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整理与编纂工作。

  对于戴袁支的学术贡献,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如是评价,“以记者身份研究历史,用采写新闻的实地调研手法,戴袁支发现众多屠杀铁证,填补了学术界研究空白。研究南京大屠杀城外难民营历史,他是绕不过去的第一人。”

  从发掘文物到呼吁保护文物:“铁证不容毁灭”

  “3年前退休后,我开始从事呼吁文物保护的工作。利济巷慰安所在学者与媒体的呼吁下,成为文保单位。南京有更多的抗战文物,需要得到应有的保护。”戴袁支说。

  “为了对历史负责,不让日本有否认侵略暴行的机会,我们的研究和报道必须无限接近史实。”戴袁支指出,“日本屡次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图片等铁证,我就从丹麦、德国等地搜寻外国保留的证据。70多年后,尽管时光消逝,但站在同样的角度拍摄,还是可以再现当时的现场背景。要让日本知道铁证不容毁灭,我们更应该把这些遗存保护起来。”

  经过十年的考证,戴袁支被业内认为是对于江南水泥厂万人难民营研究最深入的人士。然而对于如今这一遗迹的保存现状,戴袁支表示十分痛心。“战后两次大火,难民营的遗址已经被烧了不少。而如今江南水泥厂遗迹的标识、门牌多存在‘张冠李戴’的现象,不但误导大家,也给了日本人否认物证的口实。”

  尽管退休在家,戴袁支仍时刻关注着南京抗战遗存的考证与保护工作。“几天前,我又去了一趟栖霞寺一带的难民营旧址,去探访经历过那场劫难的幸存者,他们现在已经八九十岁了,这些珍贵的、活着的‘抗战史’已经越来越少了。挖掘、研究抗战遗存贵在坚持,但是,呼吁文遗迹保护更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坚持。”(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