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邓白族村自唐以来因盐业而兴 仍存明清建筑(图)

2014年07月20日 10:26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名家讲古之白族村寨

  孙华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考古学尤其是夏商周考古和西南考古的研究。

  “诺邓”,白族语为“有老虎的山坡”,它是距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城西北约七千米的一个白族聚居村落的名称。村子坐落在山坡和河边,傍山依台建房。建筑内外树木成林,是典型的山地村落,海拔高程在1750~2910米间。发源于大山腹地的诺邓河从村前不远处流过,260 多户人家分布在诺邓河支流的西北、东南和河头的山上,整个山村置于绿林之中。诺邓村四周古木参天,至今村内二百年以上的古树尚存40余棵。诺邓村历史悠久,是一个因盐业资源而兴的古老村落,至迟在唐代,盐业就成为该村落的主要产业。唐人樊绰的《蛮书》中已有“剑川有细诺邓井”的记载,说明诺邓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罕见的村落名称、居民族别、主要产业都延续千年而不断的历史名村,文化积淀十分丰厚。现在,古老的手工盐业尽管已经衰落停业,村民的主业转变为农业和养殖业,但过去盐业兴盛时期形成的村落形态和文化传统仍然基本保存。

  诺邓村的村口位于村子南面的山坡下,小河边。村子所在的山脉大致由北向南倾斜,相对高差约200米。村落的中心是村北的大青树,树粗数围,高几丈,树冠笼盖很广,诺邓村的村民们都习惯在大青树下休闲交谈。村内巷道错落有致,五条主要干道及与之贯通的小巷,都是清一色的石砌路面及阶梯。民居几乎都沿着陡峭的山坡构建,北部山坡民居层层叠叠,前后人家院落梯级错接,往往是前家楼台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内现存很多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明清两朝的院落有90处左右(明代建筑的年代还需要重新鉴定),另有民国以后建筑多处。院落式样有“一颗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这些院落都为古建筑式样的瓦屋楼房,完整地保存着山地白族传统民居的风貌。村内的寺庙、祠堂、牌坊等古迹20处,大都是清代所建,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是万寿宫,初为元代外省客商会馆,明代改作了寺庙。村后的山上不仅有玉皇庙等道教建筑,还有文庙和武庙,充分反映了白族与汉族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

  诺邓村的民居都是黄土墙、黑瓦顶的典型白族建筑,这些民居主要坐落在诺邓河西北的陡峭山坡上,呈上下立体分布,村庄的主体“一瞩而尽在眼前”。陡峭的山势造就了诺邓别具一格的村落景观,它是白族山居村落的典型代表。诺邓村的规划充分考虑到了住宅区与宗教、产业区的联系和分隔,村下的公共建筑以小溪和夹岸竹木与村子主体相区隔,最重要的以玉皇庙为主体的祠庙群则位于北山上,与村子有一段不长的石砌道路相连接。祠庙周围古木参天,景色随四季而变化,是个风景优美、恬静淡雅的白族村落。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