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平远舰哑弹藏日神社结蛛网 黄海海战打入日舰未炸

2014年07月31日 16:49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两甲子匆匆过去,历史并未走远,当年日军的“战利品”在日本并不难觅。面对这些“甲午遗证”,中国人当如何反思?日本人又当反思什么?

  今天我们反思甲午战争,并不是简单地反思战争胜败,而是为了超越历史、超越战争,是中国人、日本人乃至相邻国家的相处与未来。

  在祭祀牲畜的日本冈山县福田海神社里,默默地立着一枚锈迹斑斑的炮弹,炮弹上刻有“西京丸遗品”几个字。

  经考证,它来自中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平远”号,它的最大特征是260毫米的直径,而这种口径的炮弹是北洋海军中的“平远”号独有的。

  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这枚炮弹打入日本“西京丸”舰的船腹,却未爆炸。如果它当时爆炸,“西京丸”必沉,或许甲午战争的结局也将会随之改写。

  2014年7月1日,《法制晚报》甲午遗证报道组前往日本冈山县吉备津,探访这枚遗存在福田海神社的“平远”炮弹。

  在这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颗炮弹的存在,弹头处甚至已经结了蛛网。就连神社的讲解员也毫不知情,竟猜测称“可能是日俄战争中的物品”。

  藏身角落

  “平远”炮弹结蛛网 讲解员不知其来历

  吉备津是日本冈山县一个较偏远的地区,周围被群山和稻田环绕。从吉备津车站出来,沿着一条狭窄得仅够一辆车通行的公路向山上走约10分钟,就能看到一座名叫“福田海”的神社。

  夏日的午后,烈日灼人,福田海神社里空荡荡的。记者环视四周,在一处角落里找到了这枚曾经有可能改写甲午战争的结局的“平远”炮弹。记者伸手触摸,已经锈迹斑斑的炮弹被晒得烫手,手感粗糙不平。

  炮弹被竖在一个圆形的石头底座上,最下方还有一个日本人用鹅卵石和方砖精心砌成的圆盘。经历了120年的日晒雨淋,就连石座上也被染上了大片的锈迹。

  记者站在炮弹前,发现炮弹的引信早已被摘除,只留下顶上的螺丝孔,里面积存着尘土和杂物,甚至还结着一些蛛网。

  炮弹上刻有“西京丸遗品”五个字,因为年代久远,“西”字和“品”字都已经被锈蚀得有些模糊。炮弹旁边并没有关于它的具体来历和故事的介绍,连神社的宣传册上也没有。

  在神社周边,几乎没有人知道这颗炮弹的来历,它就如历史长河中渺小的一粒尘埃,被遗忘在这个角落。连神社的讲解员长谷川悦子也是在记者的提醒下才注意到“西京丸遗品”几个字,不过这只是让她想起了日俄战争,“可能是日俄战争中的物品吧!”

  长谷川悦子告诉记者,之前没有人来看这颗炮弹,也没有人去注意,神社里更是没有任何关于这颗炮弹的记录。经过测量,炮弹的直径为260毫米,正是这一数字暴露了它的身份——北洋海军仅装备有一门这种口径的大炮,那就是“平远”号近海防御铁甲舰的主炮。

  惊人细节

  “平远”后膛炮弹不够 古董前膛炮弹来充数

  记者注意到,这颗来自“平远”号主炮的炮弹和一般的炮弹不一样,在它上面有两圈小铁疙瘩。“这些铁疙瘩说明这枚炮弹是前膛炮用的,铁疙瘩就相当于后膛炮炮弹上的弹带,这种炮弹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已经是古董。”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告诉记者。

  这一发现令记者大吃一惊,因为北洋海军使用的大炮都是后膛炮,而前膛炮炮弹和后膛炮炮弹是绝不能混在一起用的。“测量出口径是260毫米,而且‘平远’号上当时就那么几颗炮弹,确实也打中了‘西京丸’。可以肯定它一定是来自‘平远’号。”陈悦斩钉截铁地对记者说。

  记者还看到,炮弹与底座连接处和上面的部分相比,坑坑洼洼的程度十分严重。

  “那是被锉刀锉过的痕迹。”陈悦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把这颗前膛炮炮弹改成后膛炮炮弹使用,所以需要在炮弹底部锉凹进去一圈,再在上面装上配合后膛炮用的铜弹箍。

  这是因为“平远”号是由福建船政制造的,而福州船政局在19世纪70年代制造的很多军舰上装备过260毫米口径的前膛炮,但是那些军舰在1884年的中法马江之战中已经沉了,可能在工厂还遗留了大量260毫米口径的前膛炮炮弹。

  而“平远”号使用的主炮口径和当时北洋海军所有军舰的主炮都不一样,清政府也不可能单独为了这艘军舰去进口一批炮弹,因此就把十几年前使用的古董前膛炮炮弹改装后配置到了“平远”号上。

  “这些炮弹放了十几年,被‘平远’号打出去后根本就不会发生爆炸,是一开始就注定了的。”说到这里,陈悦的语气有些无奈。

  黄海一战

  “平远”负伤支援“扬威”  炮口对准“西京丸”  

  “平远”号由福建船政制造,是中国第一艘国产铁甲舰,代表了当时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造价白银52.4万两。船上装备260毫米主炮一门、120毫米副炮3门,于1890年调入北洋海军。

  据史料记载,黄海海战中,“平远”号与同队舰“广丙”号作为第二梯队,被配置于大东沟口外,担负警戒任务。1894年9月17日中午,北洋舰队主力战舰与日军展开激战。距离战场较远的“平远”号立即急驶战场,支援北洋舰队主力。

  护卫能力较强的“平远”号在管带李和的指挥下,于弹雨中拼死冲向日军战舰“松岛”号。下午2时34分,双方距离逐渐接近至2200米,“松岛”舷侧的速射炮疯狂地向“平远”倾泻弹雨,“平远”舷侧被击中,舰内冒出浓烟,并出现火焰。

  “平远”顽强抵抗,舰首260毫米主炮发射的一颗炮弹击中“松岛”,炮弹从“松岛”左舷中部下甲板的医疗室斜穿而入,击穿1英寸厚的钢铁墙壁,穿过中央鱼雷发射室,击中“松岛”320毫米主炮塔下的机关,引起爆炸,顿时使得主炮炮罩粉碎,无法旋转。

  旅日作家萨苏向记者介绍,在混战中,“平远”号逐渐偏向战场右翼,发现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桦山资纪的座舰“西京丸”正在攻击已经搁浅的“扬威”号,当即冲上去支援。舰员将炮口对准“西京丸”,随着李和一声令下,一枚同样的260毫米炮弹向“西京丸”射出去。

  炮弹哑声

  命中船腹却未爆炸  日士兵称“有神相助”  

  “西京丸”这艘日本巡洋舰是用商船改造的,钢板很薄,一旦命中,必沉无疑。

  日本《海军画帖》黄海之卷的一幅漫画也证实“平远”确实在战争中向“西京丸”发起过进攻,一枚260毫米炮弹曾准确地命中了“西京丸”的船腹,但是,炮弹却没有爆炸!

  如果这枚炮弹当时爆炸,“西京丸”必沉,或许甲午战争的结局也将会随之改写。

  然而,查阅当年“平远”号作战人员撰写的回忆录可以发现,他们没有提到这枚炮弹曾打中“西京丸”。

  当时两艘军舰离得很远,炮弹打过去后,敌舰没有反应,所以清军可能认为没打中,只有日本海军明白这颗炮弹打进了船舱,但没有爆炸。那么,这枚当年“平远”号上的炮弹为何出现在这座偏僻的日本神社里?

  虽然长谷川悦子说不清楚,但陈悦和萨苏却告诉记者,“‘西京丸’上的大多数士兵以及舰长鹿野勇之进都是冈山人,他们都认为这是有神相助,于是把这颗炮弹的引信摘掉,把它的火药倒出来,然后送到家乡的神社来供奉,因为他们觉得是神在保护他们。”

  追问原因

  后勤军需未保障  “平远”被拖后腿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海军大校张军社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平远”号作为中国第一艘自己建造的铁甲舰,虽然没法和北洋海军中从英德进口的战舰相媲美,但在当时中国自己建造的军舰中是最先进的。

  首先,“平远”号装备了260毫米的主炮以及120毫米、57毫米、37毫米的炮,共十几门,火力比较充足;其次,和其他“蚊子船”相比,“平远”号是铁甲舰,在战争中的防护能力和生存能力都大大提高。

  而“平远”号在黄海海战中也确实表现不凡,遗憾的是出现了打出去的炮弹没有爆炸的情况。原因是炮弹老旧,已经失去了爆炸能力,这折射出从早在1861年年底开始的致力于兴办军事工业的洋务运动,并未能为北洋海军作战提供强有力的后勤军需保障。

  张军社说,北洋海军的将领早就注意到了炮弹数量不够、质量不好、煤炭劣质等问题,也向清政府反映过,但是由于清政府根本不重视海防,即便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中开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诸多兵工厂,也没有全力保障北洋海军炮弹等军需用品的意识。

  洋务运动不彻底  军工发展受牵制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专家、大校方堃告诉法晚记者,“洋务运动是在封建体制下进行的,兴办的军工企业造不出北洋海军使用的先进炮弹,主要是受科学和技术限制,但封建体制注定了它们不可能像日本一样,彻底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和技术。”

  洋务运动确实让中国在近代工业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受到顽固派的牵制,这导致了在阻力中发展的洋务运动进行得非常不彻底。

  “而在实际情况中,当时的清政府完全没有主动的规划,要建立自己的军工产业。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的些许发展也是被现实逼出来的,比如陆军买了许多枪,子弹很贵,就开设一个造子弹的工厂;海军买了好多军舰,炮弹很贵,就开设一个炮弹工厂。”陈悦说。 

  文/甲午遗证报道组  记者 蒋伊晋 

  (甲午遗证报道组 记者 蒋伊晋 )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