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去古籍复活文字是理想

2014年08月05日 14:10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前晚在央视一套结束了复赛第四场的争夺。当场上14岁选手轻松写对“剀切”(kǎi qiè)时,场上由百位观众组成的成人听写团却只有两人答出。“太难了!”不少观众质疑:“这些字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有必要从故纸堆里翻出来为难我们吗?”

  昨天,节目总导演关正文和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所长刘丹青等接受记者电话采访,一一回应热点话题。

  故纸堆里翻冷词?

  “囧和槑能流行,冰封的汉字就能被焐热”

  “剀切”的读音是kǎi qiè,意思是跟事理完全相合或切实。例句有明代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至于条列天下之事,详明凯切,可施于世。”清代李汝珍《镜花缘》:“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此剀切劝谕,奢侈之风,自可渐息。”

  这个词也是《听写大会》“焐热冰封词汇”行动发布的第四个词,前三期发布的“葳蕤”、“搴芳”、“翊赞”,总参与人次已突破5000万。

  不过,质疑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这些词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有必要吗?

  关正文的信心来源于“囧”和“槑”等字词,越多的人在键盘敲打这些字词,它们就越有结束“冬眠”的希望。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不信你用输入法打一下搴芳的首字母。”果然,这个生僻词一下就跳了出来。

  年轻人似乎更热衷参与。高二学生季加加告诉记者:“我的暑假作文用草木葳蕤代替草木茂盛,顿时觉得整篇文章‘高大上’起来了。”

  关正文说:“去古籍里复活文字本来就是我们的理想,大家早就不是文盲了。我们的母语价值观停留在对常用语的提倡上,正是扫盲时代的遗存。多认识几个字,能去看看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件快乐的事。”

  写起来难到崩溃?

  “说难的都是成人,母语知识结构有缺陷”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四场,成人听写体验团平均正确率分别是17%、10%、12%和14%。有媒体测算,难度较去年增加了3倍。

  “这个说法很荒唐,没有任何计算方式可以衡量汉字难度。”关正文说,“有关汉字的难度研究,我国并没有很好的学术支持,《规范汉字表》8000个汉字,难度才分三个级别。其实节目难度在我看来和去年差不多。”

  “是谁在说难?实际上,我们的选手并不觉得难。”关正文说:“很多字词仅有14岁的学生选手写起来很轻松,成年人却感觉难到崩溃。这只能说明成人的母语知识结构有缺陷,在语词使用上出了问题。我们的母语价值观长期被局限在简单、常用、讲求效率的单一层面上,忽略了表意的细致、语词的丰富和美感营造的价值取向。”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所长刘丹青也告诉记者:“语言分为有限语码和细分语码。过于强调了常用有限语码,就会让体现生动表意功能的细分语码萎缩,语言的生命力也会因此衰微。”

  为何没有去年火?

  “文化节目不能虚热,想做一百年”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收视率排在节目播出当晚全国三甲,但平心而论,节目热度不如去年高。

  对此,关正文表示很正常,“今年和去年的轰动性影响肯定不是一个味道。去年的节目有很强的新闻属性和话题属性,大家都觉得提笔忘字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大事,都来关注。今年我觉得是回归到节目应有的位置上去了。文化题材的节目,不能只看虚热,而在于坚持。对母语的传承和坚守,应该永远保持。”

  关正文希望这个节目能做一百年,能一代代做下去,“每年都有初二的孩子来比赛,他们一生中一直有这么一段时间特别亲近母语字词,而成年人每年有一个复习的机会,挺好的。”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