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 公布古代饭锅演变史

2014年08月06日 10:2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昨日,《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如此专业的内容,故宫的翻译显得“萌萌哒”:民以食为天,陶鬲是中国古代最普通的一款“饭锅”,这本书首次系统讲述了它上下三千年的演变历史。

  陶鬲是我国古代先民日常生活使用的一种炊具,用于煮饭。从众多文物中选择“鬲”单独解读,就好像是写了一本类似“饭锅谱系研究”。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释,没有选择高大上的青铜器,而是选择更接地气儿的鬲来单独研究,是因为这款炊具无论是王臣还是百姓都需要应用,更具有普遍性。

  其实,古代的炊具也有很多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有簋,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甑,蒸食用具。鬲脱颖而出,是因为其的多变性。单霁翔举了个例子,本书封面上就是一件陶鬲,出土于山西省太谷县白燕遗址,年代约为夏代后期偏早。它的学名叫高领袋足鬲,袋足就是空足的意思,水可以直接注入到三条空足里,用来烧水做饭。为了让鬲的容积尽可能大,空足制作得特别圆鼓。空足下面还有一段圆锥形实足跟,可以避免空足底部被磨损漏水,同时还能抬高陶鬲的高度,让下面的火燃烧得更旺。在它之前的鬲还有更早的形态,在它之后的鬲还有更多变化。“因为有变化,所以考古工作者可以通过出土文物的特点,断定年代,甚至判别这属于哪个部落。”

  专家介绍,陶鬲中国古文化中存续的时间长久,分布的地域辽阔,变化的特征鲜明,被誉为中国古文化代表性的化石。这部文集就从考古学文化的视角,揭示了陶鬲上下三千年的演变轨迹。除了了解古代“饭锅”的历史,这次研究对于追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刘冕)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