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青岩古镇美食源自明朝?玫瑰糖源自突发奇想(图)

2014年08月13日 14:17 来源:贵阳晚报 参与互动(0)

游人、食客挤满古镇  ■孙琳 摄

  青岩美食

  源自明朝?

  行走在如今的青岩古镇上,满街都是诱人的食物香气,老板娘的吆喝声充斥在空气之中,鳞次栉比的商铺让人仿佛回到驿道上商贾云集的时光。品尝一番小吃之后,再将美食带回家,成为游客每次青岩之行乐此不疲的环节。

  53岁的贵阳游客赵娟说,其实不少青岩小吃,贵阳市区里也有卖,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来自青岩的美食中总有着一种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老味道”。

  同样的,这样的味道陪伴青岩走过了百余年,成为整个小镇的骄傲。在镇上,没人能说清为何这么多种美食会同时诞生于青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制作美食。68岁的当地人简先生认为,青岩的美食是明朝时期来到这里的商旅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之后的产物,例如刺梨糯米酒就来源于当地苗族,而深受贵阳人喜爱的“双花醋”则是由汉族人发明。

  仔细观察青岩美食,所用原料都极其普通,然而在当地巧厨的手中,这些平凡的食材却能变为一道道经典的美食。

  餐厅老板孙学渊说,这就是青岩人的天赋。玫瑰糖、双花醋是古镇历史渊源最为悠久的食物,而为外人所熟知的卤猪脚、鸡辣椒,在当地人的认知中都已属于后来才有的美食。

  青岩的美食还有很多,比如蜜汁猪肘、酸汤鱼等等,当地还盛产各种山间野菜,处理后摆上饭桌也是极具特色。“但这些都算不上最好,我们认为最好的美食,还是那些依照‘古法’制作的传统食品,那是整个小镇的记忆,祖辈一代代传下来,是留给我们的财富。”一位当地人说。

  ■本报记者 李慧超

  双花醋:

  “嫁”来的美味

  青岩人说,青岩饮食要用醋的话,只能配本地产的双花醋,否则就没有青岩的味道。

  然而记者了解,在青岩诞生的明朝时期,这里从未产过醋,直到清朝年间,外地曾氏家族的女儿嫁到青岩车家,制醋手艺也一同“嫁”来青岩——曾氏老祖把从娘家带来的制醋手艺传给女儿余应之,余老太太又把手艺传自己的儿子车培新,车培新再把手艺传自己的儿子,已传了100多年。

  车培新说,其实老祖宗管它叫“双花漆醋”,一年制一次,全年的产量不过几百斤。“双”是指制醋的过程重复两次,“花”是百味中药发出的香味,“漆”是指制成的醋像生漆一样黑。

  “制作过程和工艺仍采取传统方法,没有受现代原料的污染,用时髦的词说,是环保产品。”当地人提起双花醋,纷纷表示,这“古法”制作的醋,味道很“正”。

  玫瑰糖:

  百年前的突发奇想  

  除了双花醋,在青岩,最出名的莫过于玫瑰糖——轻软香酥,玫瑰花味浓郁。

  60岁的青岩人王天明幼时最爱玫瑰糖。在王天明的描述中,那时的青岩还是一个宁静的小镇。白天,在南门城墙处,总有一位中年男子挑着箩筐售卖玫瑰糖,独特的花香味将古镇上的孩子引来,围在了男子身边。“只花5分钱,就能买上一大盒。”王天明说。

  王天明告诉记者,虽然在现在的古镇,黄记玫瑰糖几乎占据了整个市场,然而一户姓平的家族才是玫瑰糖的创始人。1874年,青岩人平正宽在街上偶遇小孩叫卖玫瑰花瓣,呼吸着浓郁的花香,平正宽产生了将玫瑰花瓣融入糖果之中的想法。于是就买一些玫瑰花来切碎,加入碗儿糖舂成蜜饯,用陶钵装上在太阳下晒干。然后用糯米和小麦制成麦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砂糖和玫瑰花蜜饯,搓匀后切成薄片或长条,这就成了香甜酥脆的有玫瑰香味的麻片糖。此糖一上市就销售一空。从此,平家以此为业。麻片糖也因花香改名为玫瑰糖。

  如今,在这些青岩传统美食大卖的同时,一些例如核桃糖、牛肉辣角等新美食也在陆续诞生。当地人吴祯祥说,美食是小镇人最大的骄傲,一个世纪后,或许还会有更多新的“百年”美食流传。 本报记者 李慧超

  吴祯祥:

  周恩来的父亲

  曾住背街1号

  青岩古镇背街1号,是一栋不大的小屋。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的父亲周懋臣正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两年时光,不过那时小镇居民并不知老先生身份。

  吴祯祥告诉记者,小屋属于一户丁姓人家。1939年,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接待了一批经桂林转移到贵阳的抗日革命家属,这其中不仅包括了周恩来的父亲,还有邓颖超的母亲、博古的女儿,一共20多人,全部居住于青岩民房中,不过那时,家属都是以难民身份来到青岩,当地居民完全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在青岩的日子里,周懋臣时常利用一些医学小单方,为当地人治病。在青岩人的印象中,这位经常穿着长衫、黑色马褂,头戴瓜皮小帽的老人格外好处。

  1941年,革命家属转移至重庆,1942年,周懋臣离世。直到1966年,政府将革命家属身份公开,青岩人才知道,那位好相处的长衫老人,是周总理的父亲。

  张硕轩:

  当年四大家族

  坐拥青岩古镇

  “赵家的顶子、刘家的谷子、吴家的房子、车家的推靶子。”这是青岩当地人所皆知的一句顺口溜,当中提及的四家人便是曾经青岩古镇里的四大家族。现今,当地人所有的房屋、田地也大都来自于这些家族。

  79岁的当地老人车善智是四大家族中车家的后人。他说,顺口溜中每家的物品其实各有所指。“赵家顶子”是指青岩赵氏一脉中的赵以炯与其父亲都曾做官,权势较大;“刘家谷子”意味刘家人田地多;“吴家的房子”简单易懂,而“车家的推靶子”便是车家人口多,大伙儿可以一起干活。

  如今,顺口溜中的格局已在悄然改变,车善智说,赵家人在赵以炯离世后,其直系子孙已离开青岩,而刘家和吴家的田地、房子也在战争期间被分给了贫困人家,当地人至今仍在使用,但四大家族中财力最弱的车家却一直得到了延续。如今,古镇之上车家人依旧居多,时代流传的族谱已被记载得密密麻麻。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