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893年汉口伙计赴俄国种茶 后赢世博金质奖章(图)

2014年08月18日 09:14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刘峻周在格鲁吉亚植茶时拍摄的全家福,居中抱小孩者为刘峻周 贾海彦 供图

  核心提示

  在今天的格鲁吉亚,当地人爱喝一种叫“刘茶”的红茶。《中俄茶叶之路》课题组专家刘晓航、贾海彦介绍,“刘茶”是1893年一位来自汉口茶坊的伙计刘峻周将茶籽、茶苗带到了黑海沿岸的巴统,在当地生活30余年,帮助俄国培育出优良茶品种。

  贾海彦说,19世纪晚期,俄国通过万里茶道,一面加强与中国的茶叶贸易,一面尝试引进中国茶树和制茶技术,在本国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1883年,俄商从湖北羊楼洞购买大量茶籽、茶苗,栽植在克里木的尼基特植物园内。由于该地气候、土壤、水质条件不适宜种茶,茶树生长不良,于是俄商开始从中国引进种茶、制茶人才,刘峻周就是其中之一。

  “刘茶”在1900年的巴黎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当地人称刘峻周为高加索的“中国茶王”。

  汉口学徒俄国种茶 “刘茶”赢世博金质奖章

  刘峻周祖籍湖南,早年逃荒到汉口,被同宗祖父辈刘氏茶坊37代传人、著名茶商刘运兴收留,在汉口刘氏茶坊做学徒。

  1888年,俄国皇家采办商波波夫来到中国选购茶叶,结识了年轻的刘峻周,经常向他询问有关茶叶种植和加工的问题。波波夫邀请刘峻周跟他去俄国发展当地茶叶生产。

  1893年,刘峻周和波波夫采购了数千公斤茶籽和数千株茶苗,带领12名茶叶技工从宁波南下广州,由广州沿南海经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再从红海经苏伊士运河至地中海,渡过爱琴海、黑海,抵达格鲁吉亚巴统港。

  刘峻周和中国茶工种植了80公顷茶树,筹建波波夫茶厂,正式开始茶叶生产。3年后,茶苗和茶籽已在当地的红土山坡上生根安家,生产出第一批红茶,品质上佳。

  1897年,刘峻周第二次带领12名技工,携带家眷,带着从国内选购的大量优质茶苗茶籽,再次来到巴统。在离巴统14公里的恰克瓦,他们辛勤劳作,试种新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茶树品种,种植面积达到150公顷,并建起第二座茶叶加工厂。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刘峻周送评的“刘茶”赢得了金质奖章。

  办公地成科研所 茶叶出口土耳其德国

  鉴于其在茶业上的杰出贡献,1901年,在农业部长叶尔莫洛夫力荐下,刘峻周担任恰克瓦皇家庄园茶厂主管。为了提高茶叶的品质,刘峻周反复进行试验,从育苗、栽种、松土、采叶到焙制的每个环节,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第一年就获丰收,此后产量逐年递增,茶园面积不断扩大,年产茶达到2000磅。此后,在他的建议下,当局创办了茶叶工艺学校,培训茶业人才。

  1909年,沙俄政府授予刘峻周“斯坦尼斯拉夫三级勋章”,这是未有俄国国籍而受勋的第一个中国人。

  1912年,在“俄罗斯亚热带职务展览会”上,刘峻周等生产的茶又获大会奖状。

  刘峻周在格鲁吉亚开辟的茶叶种植和加工业持续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拥有6.23万公顷茶园,年产量超过50万吨,占苏联地区产量的95%。除供应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外,还出口土耳其、德国等地。

  为纪念刘峻周,格鲁吉亚人习惯将当地红茶成为“刘茶”。刘峻周被誉为格鲁吉亚种茶创始人之一。如今,格鲁吉亚国家档案馆内至今保存着刘峻周当年写的报告。在恰克瓦,刘峻周办公过的地方,现在是格鲁吉亚科学院茶叶科技研究所。

  受到列宁斯大林约见 出3万卢布资助俄国革命

  贾海彦介绍,因为种茶成功,刘峻周有缘结识了列宁和斯大林。1904年夏,列宁到格鲁吉亚寻访斯大林等革命者,和斯大林一起慕名拜访了这位中国厂长。

  为支持列宁革命,后来,刘峻周请斯大林向列宁转交了3万卢布的活动经费。

  十月革命胜利后,刘峻周担任苏联政府国营茶厂经理。列宁不忘这位中国人,又两次约见刘峻周。

  列宁约见刘峻周时,曾提出苏联人自办茶厂,中断中国和苏联的茶叶贸易,并希望刘峻周加入苏联国籍。

  1924年年底,苏联发生驱逐侨民事件,所有没加入苏联国籍的侨民,都将被驱逐出境,刘峻周也在其中。斯大林亲自约见刘峻周,要求他加入苏联国籍,刘峻周没有答应。

  1925年,刘峻周回国,定居哈尔滨。回国前,刘峻周赠送格鲁吉亚八通博物馆数张照片和一个佩戴了32年的象牙小圆球。1939年,刘峻周在哈尔滨去世。

  ◎延伸阅读

  刘峻周之子刘泽荣

  共产国际里的第一位中国人

  在俄国生活、工作了30余年,刘峻周种植的是茶树,传播的却是文化和友谊。如今,他的后人们仍在继续为中俄友谊贡献力量。

  刘峻周的长子刘泽荣被带往俄国时年仅5岁,俄语说得比汉语还流利。他早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十月革命后组建“旅俄华工联合会”并任执委会主席,曾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名义先后参加共产国际第一、二次代表大会,被选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委员,是共产国际里的第一位中国人。

  1920年初,列宁召见正负责中俄边境勘测工作的刘泽荣,希望他能多做些促进中苏友谊的事。

  1940年,国民党政府任命刘泽荣为驻苏使馆参赞,1945年,他回国任外交部驻新疆特派员。新中国成立后,刘泽荣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外交部顾问。1950年,周恩来曾称赞他为“了不起的中国人”。

  1958年,65岁的刘泽荣加入商务印书馆,担任《俄汉大辞典》的主编。他的女儿刘华兰继承父业,多年来不断补充修订这本大辞典。

  刘峻周的次子刘维周是兰州大学教授,曾在中国西北创办大学俄语系和筹建中苏友协。抗日年代,当苏联志愿飞行员在汉口和兰州上空飞行时,他是地面上接待飞行员的主要人员。他精通俄语,熟知俄罗斯人的习惯和口味,志愿飞行员们都忘不了这位“刘同志”。此外,他的格鲁吉亚人妻子刘媛娜、儿子刘光杰、刘光彦都曾在大学教授俄语。

  如今,刘峻周的玄孙,即刘维周的曾孙刘浩,在莫斯科大学取得俄罗斯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后,进入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记者刘嘉 万建辉)

  链接

  万里茶道之变

  传统的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经恰克图进行贸易,再到彼得堡和欧洲腹地,恰克图因此成为中俄茶叶交易重镇。有关数据显示,到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俄国从恰克图进口的中国货物中,茶叶已超过95%。这不仅是一座造就富翁的城市,也让俄国与中国的文化实现了“不可思议的沟通”。

  而对中俄万里茶道而言,1905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全世界最长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通车,从此改变了万里茶道的走向。绵延2万多里的陆上茶路,自此被一条更新、更快的通道所代替:来自汉口的茶叶,经长江黄金水道运至上海;再由上海通过定期海轮运至海参崴;然后,经西伯利亚大铁路送到俄国全境。

  “这条路线非常重要,它使茶叶的供货周期大幅缩小,茶叶在俄罗斯的价格大幅下降,饮茶得到更大范围普及。但这也是一条短命的路线,大概只持续了12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整条万里茶道也就衰落了,”湖北省社科院《中俄茶叶之路》课题组专家刘晓航说,“有关这条路线的研究极少”。

  西伯利亚铁路开通 万里茶道渐渐冷清

  1891年4月,俄国皇太子尼古拉来汉,湖广总督张之洞设宴接待。“这趟行程,跟清政府确定的事情之一,就是未来的茶叶将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进入俄国府邸。1891年,正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始修建的年份。”刘晓航教授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后这样认为。

  1905年,随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开通,中俄茶叶之路从此绕过了恰克图。此后,虽然恰克图仍然是“走西口”中国商人的重要目的地,但它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却不断下滑,很多商号出现“人去楼空”的景象,整个城市到最后更是沦为地区级的商贸中心。昔日富甲大陆的恰克图,甚至一度变成了军事要塞。

  “俄国人一直致力于采用新的运茶路线,将汉茶至恰克图的传统北线陆路,改为江海水路。运程缩短,运费降低,利润增加。随着海运的扩大,往昔繁忙的中俄万里茶道渐渐冷清,成为历史的陈迹。”武汉大学教授、中俄关系学会理事刘再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俄商淡出汉口茶市 中国人赴巴统种茶

  因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通车而崛起的全新中俄海上茶路,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就几乎陷入了停顿,它仅运行了短短12年。

  事实上,20世纪之初,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随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两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深刻影响了维持200年的中俄茶叶贸易。刘晓航教授告诉记者:“俄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后,不仅宣布放弃沙皇俄国海外一切‘殖民特权’,并同时宣布茶叶为‘奢侈性消费’,俄商在华的茶叶生意自此由盛而衰。”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输俄茶叶贸易日趋衰落,在汉口的几家俄商茶厂相继关闭,其中新泰茶厂为英商接办,易名为太平洋砖茶厂。俄商独占汉口茶市半个多世纪的局面从此结束。”刘再起教授介绍。

  湖北省社科院徐凯希教授在《近代湖北茶叶改良述略》中记载,十月革命后,随着外销红茶渐行停止,洋行停购,又无其他销路,湖北茶业蒙受严重损失,茶叶生产逐年缩减。1918年后,茶农或置茶园荒芜于不顾,或改制内销绿茶,茶商亦纷纷歇业。几年间,茶市一片萧条。由于山西帮茶庄收缩业务,素以茶庄最多著称的羊楼洞,仅剩义兴、兴隆茂、聚兴顺、长裕川及昌生等5家砖茶庄勉强维持。直到1922年俄国恢复收购,汉口茶市复苏。到1925年,汉口几家砖茶厂复工,各行存茶才全部售完。1929年中东路事件发生,中苏断交,汉口茶市再度萧条。1934年前后,市场方重新活跃。

  俄国人喝红茶的习惯,却没有因十月革命而消失。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刘峻周家族为代表的中国茶叶种植者在高加索巴统地区种植茶树,并采用中国的制茶方式,建厂生产红茶。中俄茶叶交往,以另一种方式存续了下来。

  从莫斯科到海参崴

  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贯俄国东西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总长933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起自莫斯科,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车里雅宾斯克以西,于19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于1891年始建,1905年大部分路段运营,1916年全线通车。

  海参崴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人口70多万,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俄罗斯在远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参崴原是中国领土,“崴”是洼地的意思。100多年以前,这里盛产海参,海参崴由此得名。

  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割让给沙俄。1862年,沙俄政府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为“控制东方”。

  (记者欧阳春艳 刘嘉 实习生林偲彦)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